分享

我眼中的欧阳中石

 齐彦国 2022-03-09


文/李优良

最近有几家媒体邀我写一篇关于欧阳中石先生的文章,其实我写过多篇有关先生的文章只是写某一方面的,或是书法或是教学,但很少写关于先生的日常琐事。先生对于我来说是师如父,写起来还真的不容易,屈指数来,忝列门墙二十余载,如果有心可以写一本大书了,只是空负雨露,挥霍了时光,如今想起来,甚是惭愧。

图片

《中国民族博览》本期封面该文在内页刊发

先生山东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山东大汉,可惜先生身材并不高,与师母张茝京先生还低了一头,就这不高的身材,却是篮球运动员,而且先生说是有本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我说您这身高打篮球太没优势了吧。先生说你不知道吧,我虽然身高没优势,但我的弹跳力特别的好,我问先生为什么后来不打球了,先生说是因为在西单为了救一个小孩儿被车轧了脚,受伤了,后来就不能打了,先生是运动员大概好多人都不知道。先生身材不高,但声腔很好,动作利索,他是京剧大师奚啸伯的弟子,好多人以为先生是票友只不过是喜好业余而已。其实这是大概太不了解先生了,先生戏曲的学习与研究,早在他青少年时期,他在唱念、声腔音韵还是用功勤苦,他是扮相登台唱全场戏的,中国唱片总公司曾为其出版过很多专辑诸如《乌龙院》《珠帘寨》《孔明求寿》《中石唱念自娱》。先生扮相庄重,声腔高亢嘹亮,吐字清晰,被誉为有洞箫之音,有奚啸伯先生遗韵。当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曾想专门开设京剧戏曲研究的硕博专业,意欲请先生执教,先生因教务太忙无暇顾及乃推辞,其实先生确实是很传奇的人,他教小学一直到大学,基本上每一个级都教过,从语文到数学主要课程一门没落下,他是北大哲学系毕业,学的是逻辑,是金岳霖先生的弟子。可阴转阳差,竟在书法教育方面开花结果,且做出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先生的努力,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并且成为系统的教育体系在高校设立,由是先生为我国培养出第一位书法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先生从来不以书法家自居,更讨厌别人称他为艺术家,听见别人称他为大师尤为反感,他说自己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只是为高等书法教育做出了一些具体的事情而已,而这些事情也是有很多先生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自己只是顺势而为罢了。比如说成立首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又改为研究院)书法硕士、博士教育点的设立等等。谈到自己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先生有这么几句话叫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无家可归。”仔细想来,还真是这么回事。

图片

李优良与恩师欧阳中石

其实在我看来,先生一点儿也不神圣,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幽默可爱,德学可敬老头。这些年有幸亲近先生,我不仅学到的是书法与治学,更是做人的一种品德,而这种学习都不是先生用口说给我的,而是我从先生的无言之教中感受到的,一些点滴的小事,看到先生的高度,胸襟和学养。有一次先生应邀在央视做节目,等到先生要上场时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下面掌声有请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上场,于是台下鼓掌四起,这时先生走到台上举双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先生说刚才主持人介绍错了,我不是大师我是老师,比大师资格还老。说完后,全场再次响起掌声,为老师这种幽默而严谨的态度叫好。前些年我家乡河南一地方,请先生题字写的是李白的一句诗,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句诗是李白当时想见韩荆州的心情,希望时任荆州长吏的韩朝宗能举荐自己,韩荆州是社会号称的官称而非人名。其本人名为韩朝宗先生题字时误写成字荆州,名朝宗,显然不准确后来先生发现笔误并托人要求将此碑重刻,而且费用由他自己出,对方单位说名和字错一个,况且此碑确实写的很好,毁掉着实可惜,于是征得先生同意新碑重刻旧碑不毁,让大家看到一代学人的严谨和知错必改的态度今件事也成了一个文坛佳话。当下某位书坛领导题字经常错讹百出,还到处题字,在社会饱受垢病,但先生题字可能也会有,但极少。这些年先生应酬很多,有一些事物我会帮先生处理,比如题字,我们就要帮先生做前期工作,这些内容是不是合适,命题的内容,我们要找到出处,说明原意,再把准确的繁体字转换过来,打出来交给先生,这样基本上杜绝错别字的发生。况且先生素不喜与人当面挥毫,基本上都是写好后通知去取,以避免促勿忙中出错。先生说写字是文化,一定要敬畏之心,严谨之态,你的字被挂出去,别人不会说谁挂的、挂的不是地方,内容不恰当,人家只会说写的人写的不好,所以先生要求我们写字,一定要“择人而书,择时而书,事而书,择地而书。”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妙在其中,起到文化之用,艺术之美。

图片


先生之名,书者多,盛名之下,着实很累,但先生始终都是笑容满面,我们有时也会当一次黑脸为他老人家解围,但先生的原则性也是很强的,大凡题字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收藏,一种是各地单位或活动题字的,这些还分为公益的和单位机关公用的名称,当然商业的除外。但凡公益的活动主管单位的文件经校实后先生都是全力支持,单位题名称兼顾,市场收藏的那就看心情了。先生对于教育事业几乎倾尽心血,从全国各地看到先生所题的校名校训,可窥见一斑,而且对有关支持贫困地区及贫困学生的活动和事情,先生更是全力支持,他几次获得诸如华文奖,终身成就奖等大奖,其奖金当场都捐给了相关的教育及慈善单位和基金会,先生告诉我说人一生的成就是你成就了多少人。先生为了教育及公益事业一分不取,但对于商业不可靠的单位,多少钱也不写有一次有位朋友想请先生题一个拍卖行的名称,按先生的润格支付报酬,我带着对方到先生家,他一看说现在大多的拍卖行拍假、假拍,我们就不给他们招揽生意了。我说老师他们按我们公布的润格带着钱来了,先生看了我一眼,对客人说我都这把年龄了,现在是要命,不要钱了我一看这是没戏了,只好和来人告辞了有一天早上先生刚起床不久,就听到有人敲门先生诧异这么早谁过来,开开门,一个中年妇女看见先生问了一声,您就是欧阳老师吧”,说完扑通一声跪倒地上,说请先生救命,先生说你赶紧起来,我一个教书老师怎么救命?原来她老公通过人买了一张先生的作品,送了领导,这个领导不知怎么觉得作品可疑,说是近几日来京想让先生看一下真伪,你想呀如果作品有问题,她老公这不糊弄领导吗,这不工作不想干了,于是这位妇女打听到先生家请先生帮忙,听完后先生说你走吧,我知道了,不然几天后这位领导借拜访之名来到先生家,先生看作品后,说这字是我写的,但不是给你写的,这张写的不好,你把这张放这里,我再给你写一张来人顿时非常开心,此事就结束了。后来我问先生,这张字到底是不是真的?先生说是不是我都要说是,要不然不砸了一家人的生计,况且是我写的课徒示范之用让他们处理的,不知怎么流出去的。这就是先生的仁厚和博爱先生说给我们说利益是让社会更和谐,而不是衡量人成功和追求的目标。

图片

欧阳中石为李优良夫妇新婚之贺

图片

欧阳中石为李优良书房所题

图片

欧阳中石为李优良夫人的题字

这些年没事都想往先生家跑,幸亏先生家没有门槛,否则早踏平了,我在想别人都是交学费听老师课,我这也不用学费,还近距离一对一的讲,这种待遇哪里有呀。我去多了夫人当然也少不了,先生和师母看见我俩也像孩子一样,有一天先生对我说,婚姻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经营,把家庭搞好是所有一切的前提,他说小陈是个好姑娘,你一定要好好的待她。作为男人,要有胸怀,包容她,珍惜她,为她避风遮风,这即是你们两个人,也是你们家族,也是我们希望的。先生的话如三春的暖风让我沐浴着温暖,这也让夫人有了尚方宝剑,只要我稍不随其意就说要到老师哪去告状。我们结婚的时候先生写一幅作品内文是:规矩方圆,惟优而良,伉俪和谐者皆得此机'。把他对我们的祝福和期望都寄托在这劲健的笔墨之中,而且在这幅作品上,他盖了一方引首章,而这方盖的印文:'有始无终'是啊,夫妻的感情和相伴是有开始而无终点的,这幅作品还把我的良字和夫人的小名圆字藏于其中,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我们家小孩还没出生之前有一次去先生家,我先生给小孩起个名字,先生说起什么样的名字,我脱口而出说男孩的名字,老师和师母白了我一眼,说你怎么知道是男孩呀明显的是重男轻女思想。我笑了说,我感觉是呀,于是先生想了片刻说叫李承梁吧,李为木,承和成相协相通,梁为栋梁之意,希望将来继承你俩的优秀品质,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但因民俗不同,这个名字与长辈相重,为避名讳,没有用,但这个名字会成为激励儿子努力学习的动力,不辜负先生对他的殷切厚爱。

图片


我在北京饭店和北京大学举办过两次书法展,其中在北京饭店先生亲自到达现场,其他地方虽然没有去,但先生还是给我写了贺词,并且打印的贺词上写下这样的字虽非手迹,却是我文。欧阳中石我在北京饭店的展,我提前给先生说过,希望先生能到场,先生专门为我指定了日子,他说这一天只要没有什么重要政治活动,他一定到现场。我和先生提前四十多天定下来具体的日期,然而到了展览前两天的下午先生打电话给我,说后天的展览是我去接,还是让学校派车他到现场,我说我本身今天去给你汇报一下展览的具体情况,先生说不用了,办展览很多事,不用来回跑了,你就说怎么过去吧,我说我一定去接您,先生说好,那就八点钟在楼下等我。一个多月前说的事情,老师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老师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可见先生对于这件事的用惦记和关心,每每想起都无限的感动,在这次开幕式上,我向老师深深的三鞠躬,表达我内心的感恩,老师的脸上也泛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说实话,这么多年我还真没有专门举行一个拜师仪式,我提议几次先生都说有实质,何必拘泥于形式呢,这次开幕式也算是一次正式公开的师生之礼吧。

图片

欧阳中石为李优良的范字

先生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他的书法教育成就可以说奠定了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基础,他是拓荒者,他又是实践者,而他又从不把这些功劳看在眼里,总是希望更多的学生能有更大的建树,尽管他很幽默,也很可爱,但对于学生们还是非常严厉的,我的记忆中先生好像很少表扬我,并且对我们的教学学习近于苛刻,他给我们几个入室弟子每人写了一个字,要求我们回家临写,写的要分毫不差,给我写的是泰山的,他先示范我们看然后回家写,我们交作业时带着原字进行对比,他的打圆心理论就是这样的。他要求临帖就那么两三行,一定要的神形合一,且不说什么遍临诸帖而自欺欺人,他说临帖无我,创作无他,书法贵在法法是规范法则,我们的书法创你要,来处有所自,去创任其由。这样才能来去自由,并且每次在先生的书案上让我们写给他看,有几个学生不敢写,我傻大胆写过几次,当然老师也有表扬的时候,我记得是中央外宣办在央视中国报道我的访谈中老师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并且以老师的身份感谢社会各界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希望大家都能鞭策,以期我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个片子我时常看,尤其是近几年先生年岁己高,且经常在医院康复治疗,不能经常向先生请益求教,每每看见这些镜头,心中总有一些酸楚,岁月不饶人,真心希望老师能再年轻一些,让我们得到更多机会亲近他得到更的教诲,记得有一次电视台要采访他,他说我的事大家都知道,也没什么新东西,你们要采访就采访我的学生们,把机会给他们,给他们机会,让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老了,希望学生们有所作为记者问先生,你认为你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老师笑了笑说我满意的作品就是我的这些学生们,希望他们能为社会国家多做贡献,让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美好

不觉时间已到夜里十二点多了,但我觉得还能写很多有关先生的印象和事情,岂是这几页字能写完的,限于篇幅考虑版面,只能说几个小事来呈现我眼中的恩师欧阳中石先生,这篇简短的文字虽然不很全面,但也具体,虽然我写的文笔不好,但情是真挚的。

二零年金秋于北京良园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