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错觉”书法史是“倒退”还是是“前进”!

 白逸 2022-03-10

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柏拉图

  



不只文脉!

宇宙时间不止,环境在变,人与之观同变!  

万事万物都在流变,或者说是在飘变,

所有事物都与生存结构密切相关

旧石器时代,


也就能画个符号

新石器时代,


在岩石壁画个简图,画个很抽象的画儿(这就是象形文字的起源)

青铜器时代,


在甲(龟甲,或兽骨,铜铁器物,简牍上刻字)

     甲骨文、金文直至战国以后秦国统一,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改大篆,而后成小篆。

话已至此,是秦实现了统一地理版图和文字,按理说我们应该叫,秦人,秦字!

何谓汉字,汉族?

以下释解


汉:许慎《说文解字》记录嬴政统一文字后,秦短短十五载覆灭!(其中因战乱和焚书坑儒大量典籍遗失,好在秦国只有十五年,先秦的老文人还没有死绝,汉朝又重新召集回来,复兴和发掘传统典籍

    汉隶的隶书起源,有一个故事。

在秦还未覆灭之时,有个负责文件的抄写官员叫程邈。


每天要将大量的文章或奏疏,以大篆或小篆的字体刻在竹木简上,很费时间。

后来,程邈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还是得罪了谁!他被关在狱中,由于被关的时间太长,他为了打发时间,就在狱中坚持不懈地练字。在练字的过程中,他觉得篆体字特别繁杂,于是就想改变一下字体。

就这样,程邈开始日夜琢磨字体,花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把篆体字简化了,由原来的圆转的篆书笔画变成了方形,字的结构也由原来的像画画一样的象形结构变成了横直有矩的笔画,非常容易学习和书写。等他成功地创造了三千多个日常用字

之前说过改隶又是一大转变

诞生了王羲之直至今时

    由于人类的社会形态,它的生存结构中利益纠葛变得越来越复杂。

由于文明发展的过程,是个信息量暴增的过程。

因此蒸汽工业时代,网络时代必然出现,直至未来什么虚拟“元宇宙”......


社会结构是自然结构的继续,社会结构复杂化,就是一个人类无法阻断的进程,结构越复杂,信息量就一定越大,因而结构的内在的关系就越繁复,因为文脉包含所有事物一定跟生存结构是匹配的。 

    人类的生存结构越来繁复,利益纠葛也就是物能,能量输送的结构导致人类必须用一种更快捷的,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换和能量交换。

凡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方方面面都会流逝在历史中,同时会产生新的事物...譬如文字与笔,繁杂的随时代更迭必须流向简便

最开始就是个棍儿,/:kn笔,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甚至到今天都可以不用笔!

任何文化文明,早期是维护效应,晚期是戕害效应,保守一个文明它一定会没落,士农工商农业文明的中国社会一路衰败,最终滑向鸦片战争,


不得不改革不得不西化!

人类没有退路,因为世界是单向度演化的,尽管文明进程是一个恶化进程,身处结构中没有退路可走。因为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