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5年,印度为何冒着风险先吞并锡金,而不是面积更大的尼泊尔

 新用户3536Meiv 2022-03-10

作为南亚地区的最大的国家,印度在过去没少和邻近的国家发生冲突,这主要是因为印度人“遗传”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主义”。如果说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争还有外部因素,那么印度吞并锡金的行动完全可以说是出自于他们自己的野心。

1975年,印度为何冒着风险先吞并锡金,而不是面积更大的尼泊尔

1973年到1975年间,印度人多次武力进入到锡金王国内,接管该国的一切权力,更是操纵该国的议会“卖国”,最终依靠移民公投的方式将该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此事也一度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印度在南亚地区扩张的警惕心。

话又说回来了,印度人明知道自己的扩张行动必定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施压,为何不率先吞并面积更大,距离更近的尼泊尔,而是“舍大求小”地吞并锡金王国这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1975年,印度为何冒着风险先吞并锡金,而不是面积更大的尼泊尔

这还要说到英国殖民印度,英国人在占领了印度之后,就打起了周边国家的主意,尼泊尔这个紧靠印度的内陆国家也没有逃过英国的狩猎。在英国军队的持续攻击下,尼泊尔只能低声下气地割让了大量的土地向英国求和,而这些土地最终被划到了印度的境内。

1975年,印度为何冒着风险先吞并锡金,而不是面积更大的尼泊尔

不过即使是割让了土地,英国对尼泊尔的渗透也没有停止,最终通过扶持亲英国势力发动政变,一度把持了该国的大权,让尼泊尔国家成为了英国的傀儡国。虽然后来英国承认了尼泊尔的独立,但其实该国还是处于英国的实际控制下,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50年。

而1947年以前的印度一直处于英国人的控制下,虽然后来经过了和平独立运动,印度取得了独立地位,但是没有流血的革命就意味着根治的不彻底,这运用在印度身上最合适不过。

1975年,印度为何冒着风险先吞并锡金,而不是面积更大的尼泊尔

当时印度政府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是英国人挑选的,就算是独立了,这些人一时也没有转变思想,对于英国还是有一定的敬意和畏惧。不过印度政府也因此非常完美地“遗传”了英国人的侵略主义,对周围的国家打起了主意,不过尼泊尔因为当时还处于英国的控制,印度最初也没有要动英国人蛋糕的意思。

虽然后来尼泊尔革命后,推翻了亲英国政权,但是印度此时再想布局已经有点来不及,经历了英国控制的尼泊尔对于外国势力的抵抗情绪远远超过了印度人的想象,该国民兵和军队的作战力也出乎了预料。

1975年,印度为何冒着风险先吞并锡金,而不是面积更大的尼泊尔

与尼泊尔相比,面积更小的锡金王国则是被印度渗透得体无完肤,甚至有部分国民已经对印度有了“归属感”。再加上锡金王国的位置对于印度来说比较碍事,不利于印度对阿萨姆平原的统治,所以印度将第一个目标放在了锡金身上。

如果只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印度在拿下锡金之后还是会掉头围猎尼泊尔的,单凭该国不足以抵抗印度的入侵,为何最终还是没有动手?其实主要是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了印度在南亚扩张的野心,不再允许印度蚕食周围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