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欣欣(226):人民的长城续

 金晓哲 2022-03-10
继续向前,在南5楼处,我发现了一块高约1米的青石碑,没有署名,碑上用标准的楷书写着“贵州修复”四个大字,旁注“一九八七年”。在这块简约的石碑上找不到任何额外信息。我只好借助于万能的百度,查找资料。这才得知,在1984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多家报社组织了一次全国募捐,全社会积极参与。最终在1985至1987年,由贵州工人对长城南坡九座敌楼及1869米城墙进行了修复。为表感谢,这就有了这块“贵州修复”石碑。

我突然恍悟,从积极捐款的社会各界人士,到未留下姓名,只知籍贯的贵州工人,他们岂不也是人民?长城从来都是和人民离不开的。从两千年前,最初修建它的无数双因大量从事劳动而粗糙的手,到捐躯在它脚下的战士。从无数张来自祖国各地的陌生面孔,和他们伸向捐款箱的爱心之手,到千年后贵州工人洒在长城古老城墙上的辛勤汗水。到如今,它更是作为精神象征,与人民深深地融为一体。
“把我们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声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不知多少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艰苦奋斗。洪水灾害中,解放军战士抢险救灾;疫情形势危急,白衣天使挺身而出……他们用血肉之躯,构筑了我们生命的防线,建设着新的万里长城。他们是人民,无名,面孔在时间的长河中模糊。他们更是英雄,伟大,拥有着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灵魂。

那节历史课上的内容忽然变得清晰。历史老师为我们讲述近代史上的大事变。最后,课件上显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老师带我们分析了碑文,告诉我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回望长城,它在陡峭的山岭间穿梭,像巨龙,不如说更像一块丰碑。我凝视着它,凝视着他们,禁不住脱口而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欣欣   

                                                                             2022年2月27日


作者简介:王欣欣,2007年11月生,八年级美丽女生,《小小少年说》周四专栏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