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道亨堂 2022-03-11

一、用乐如用药!

一份发表于瑞士《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日本研究发现,人在听钢琴、小提琴演奏的音乐时,疲劳感会降低,负面情绪也会随之消除。

无独有偶,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健康专题会议上提出:“一致推崇经科学验证有效的音乐疗法,其效果远远高于传统医疗的4~8倍!”

音乐已不再只是放松手段,能够疗养疾病的它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中,调节大众身体问题!

二、音乐疗法的来源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常见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开始探索和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疗法的体系逐渐成熟,于很多国家开始盛行。

但事实上,音乐疗法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

《黄帝内经》云: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

《吕氏春秋▪适音》中载:“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

音乐疗法,于古代已十分常见,古人们根据经验所得铸就了独有的音乐养生疗法——“中医五音疗法”。
 

三、中医五音疗法

古代的音乐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中医利用五行学说的指导,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用于五脏,达到改善健康,平衡阴阳的目的,故而称为“中医五音疗法”。

有学者指出,“宫为脾之音,......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音乐引起人的身体器官的共振,通过音乐的频率、节奏,可引起内心变化,除却适度的感情变化外,又能相应地调节对应的脏腑功能,比如养肝。

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要想肝顺就需要木气练达。名曲《胡笳十八拍》有较重的属金商音,对体内过多的木气有抑制作用,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水的羽音,从而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

其他亦如是,利用乐曲中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以适应脏腑属性,进行疗愈,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生活处处皆养生,只有将道家养生智慧寓于生活中,融会贯通,方能受益无穷。道亨堂,传承道家养生文化,授生活之道,匠心守护国人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