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讲到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回想到2020届高三时,看到一则材料这样说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小农经济的母体中”,深深记住了这句话。在思考本书导言及第一单元线索时,决定以这句话为中心思想。 首先,我提问学生:人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学生答:“生存”。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离不开农业及畜牧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 接着追问:提到“土地”,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和大家的生活经验,与土地有关的知识有哪些? 学生答到如:土地所有制、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耕作模式等。 那么这就对应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要学习的知识。 【图来源 网络】 人们首先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当有剩余的物质资料时可以进行适当加工及交换买卖,一部分在土地上的劳动者从土地上脱离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当这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一定地区形成聚集区,商品货物的集散地,交通通讯条件较为便利,逐渐形成城市。对应第一单元的《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所以,手工业和商业是农耕经济的补充或者说农耕经济是二者的母体。顺着这一思路接着往下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下产生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面对资本主义萌芽,中西方不同的选择和处理方式,决定中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走向。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之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社会面临转型和危机的抉择。引出《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西方在14-15世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壮大,逐步取代传统农畜牧经济形态,推动社会迈入近代,从而逐渐地主导近代世界的发展方向。从农耕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经历漫长时间,更体现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 【图来源 网络】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横纵所跨经纬度比较宽,因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北方长期作为经济中心和重心,随着北方战乱的频发,朝代更迭,而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较好,统治者政策重视,引发经济重心的南移,过渡至《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图来源 作者】 总的来看整个单元,贯穿核心“农耕经济”,由此发展衍生的土地制度、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重心、水利设施、国家政策、面对“近代”中西的抉择等。从核心素养目标的培育看: 1.时空观念:让学生知道、梳理从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的成就、意义等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史料,向学生证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历程、成就、重大影响等,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3.历史解释:让学生对农耕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史实进行阐述、表达观念、评价等,锻炼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农耕经济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复习必修一政治史对应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等,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观念。 5.家国情怀:让学生列举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外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增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耕文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青年读书|新年首发·李王辉|读《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随笔(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