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文学大家云集的民国时代, 有这样一位既精通文史又擅长甲骨文的全能人才,他既是新文化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又被中国科学院任命为院长,这位才高八斗的民国才子便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才子——郭沫若。 纵观其一生,虽然在文史方面惊才艳艳,但是他的情感生活却被世人诟病至今。尤其是对于发妻张琼华的绝情冷血,即便时过境迁,依然令人无法接受。 不过人性往往都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郭沫若也是如此。在人们对他的情感生活品头论足的同时,也不要遗忘他对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不幸的婚姻 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是没落官宦人家的女儿,这样的家庭背景在民国时期已经算是不错的家庭,因此其他贫苦孩子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时候,他已经在学堂就读。 1914年,22岁的郭沫若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下和20岁的张琼华结婚。 当时虽处于清朝末年,但是随着西方新思想的引入,很多青年男女都开始倡导婚恋自由,思想先进的郭沫若当然尤为抵制这种包办婚姻。 再加之张琼华既没有沉鱼落雁的美貌,也没有令郭沫若钦佩的才情,原本就抵制封建婚姻的郭沫若失望极了,婚后五天他就留下新娘离家出走了。 日本妻子 离家后的郭沫若先是去了成都,后又留学到日本,留学期间他结识了日本姑娘佐藤富子。 当时郭沫若是去日本学医的,这个日本姑娘是一名护士。与其貌不扬的张琼华相比,佐藤富子体态丰盈、皮肤白皙,容貌也清秀大气。郭沫若对这个日本姑娘动心了。 佐藤富子钦羡于郭沫若的才情,不顾家人的反对深深地爱上了他,二人坠入爱河不久后就结婚了,此时的郭沫若早已经将那个还在四川老家等他回去的张琼华忘得一干二净。 结婚后,郭沫若佐藤富子过了几年幸福平静的生活,二人先后生育了5个子女,郭沫若还给这个日本姑娘取了个美丽的中国名字——安娜。如此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戛然而止。 1937年9月18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无耻地日本帝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时间国内生灵涂炭。 当时正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听闻这个消息后归心似箭,为了回国,他冒着生命危险躲过日本军警的层层监视,一心只想回到此时正处于刀枪火海的祖国,并发出“沫若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的豪言壮志。 郭沫若回国后,他尚在日本的妻子和五个孩子受尽了日本相关部门的严刑拷打。即便这样,面对郭沫若的不辞而别,佐藤富子依然满心期待着与他重逢。 多年后新中国成立,得知消息后的佐藤富子带着孩子们来中国找到郭沫若,希望能跟他再续前缘。然而此时的郭沫若早已经是别人的丈夫了,就像当年抛弃张琼华一样将这个日本姑娘抛于脑后。 姐妹花 大概是在那个战乱年代,时局动荡,郭沫若以为生离即是死别,与妻儿再无重逢可能,于是归国后不久,郭沫若就与别人有了感情。 他先是和大公报的记者于立忱心生爱意,无疾而终后经人介绍又认识了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 于立群出身大户人家,有品位有修养,性格也十分文静淡雅,而且又擅长书法,跟酷爱文史的郭沫若在一起有聊不完的共同语言。就这样,年龄相差24岁的两个人在周总理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共同养育了6个子女,携手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 令世人至今不解的是,于立群在郭沫若去世半年后突然自缢身亡,听闻此消息后的媒体开始各种猜测,各种声音都有。再结合之前抛弃张琼华和佐藤富子的事情,郭沫若一时间声名狼藉。 生前虽逃过了战争的枪林弹雨,死后却没有逃过世人的口诛笔伐。即便被媒体诟病至此,有一人依然对他念念不忘。这便是他的发妻张琼华。 苦等一生,初心不忘 当年新婚5天的郭沫若离家后,很快就忘记了张琼华,先后跟两任妻子养育子女11人,而张琼华却一直在老家为他照顾双亲,终身没有再嫁。 相传郭沫若走后,张琼华时常去峨眉山万年寺烧香拜佛,祈祷远在他乡的郭沫若平安健康,公婆十分喜欢这个善良懂事的儿媳妇,也希望有一天郭沫若可以回心转意,跟她好好生活。 自知文化程度不高,为了有朝一日能跟丈夫琴瑟和鸣,张琼华刻苦学习认字。慢慢地,她可以看懂白话文了,再后来她可以亲自写信了。满心欢喜的张琼华给郭沫若寄出去很多信件,都像石沉大海般没有回复。 1978年郭沫若病逝,不少人曾去四川探望张琼华。这位老人身着农妇装束,过着安贫乐道的简单生活。两年后,90岁高龄的张琼华在孤寂中辞世,一生无儿无女。 郭沫若不爱张琼华,即便她做得再多都于事无补。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让张琼华回归自由。只是面对父母的严厉拒绝,郭沫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1939年7月,郭父在老家乐山病逝,郭沫若带着新婚妻子于立群回家奔丧。此时距离他抛弃张琼华已经是整整26年。 长年累月的奔波操劳加之夜以继日的思念,年仅40出头的张琼华就已经斑斑白发。家乡的亲戚都在围着功成名就的郭沫若嘘寒问暖时,站在人群后的他,只能远远地注视着这个陌生的丈夫,和他旁边年轻漂亮的老婆。 为了表达当年的歉疚,也为了感激26年来张琼华对自己父母的照顾,郭沫若当着众亲戚和妻子于立群的面,给张琼华深深地鞠了一躬,并为她写了两首诗,特意写上了“书付琼华”四个字。 丧事办完后,郭沫若便离开了乐山,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他在丧事期间曾写下一篇《家祭文》,张琼华把这篇七八千字的文章背得滚瓜烂熟,时常热泪盈眶。 老年后的张琼华在亲戚们的鼓动下去了一趟北京,郭沫若盛情款待了她,这是她此生第三次见到丈夫,也是最后一次。 1978年郭沫若病逝,不少人曾去四川探望张琼华。这位老人身着农妇装束,过着安贫乐道的简单生活。两年后,90岁高龄的张琼华在孤寂中辞世,一生无儿无女。 郭沫若思想先进,痛恨封建思想,抵制包办婚姻,但是张琼华却沦为了最终的牺牲品,奉献了一生、也孤独落寞了一生。 新文学奠基人 对发妻冷漠68年不闻不问、抛弃日本妻儿回国另娶他人、去世仅半年后携手40年的妻子突然自缢身亡,种种负面消息在郭沫若去世后纷纷袭来,一时间人们对他的认知似乎全部停留在情感世界里,从而忽略了他一生造诣。 实际上抛开私生活不谈,郭沫若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位大文豪。他少年成名,代表诗集《女神》充斥着新文化文风,为当时满是悲怆忧郁的文学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奠定了新文学基础。 他明知道这篇文章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但是实在不愿再看到蒋介石滥杀无辜,义愤填膺的郭沫若写完此篇文章就被国民党追杀,只能逃亡于日本。 原本此时的郭沫若已经官居少将了,一篇檄文,一时间使得他在国内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如此大气凛然之士,我们也没有必要揪着他的私生活不放。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很多文人墨客不满家里包办婚姻,弃发妻于不顾。像鲁迅对朱安,像徐志摩对张幼仪,只能说是时代造就了这些女人婚姻的悲哀,不能因此否定这些男人在文史学中的造诣。 我们应该感恩生活在男女平等的新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像张琼华、朱安、张幼仪等人一生并无过错,却只能沦为男人的附属品。 纵观郭沫若一生,虽然在情感生活中确实有令人愤慨的事情,但是他对于革命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却是任谁也不能否定的。 张琼华一生孤寂,既是郭沫若绝情所致,更是旧社会的封建思想所致,在那个一个万恶的封建统治下,任何人都可能是时代的牺牲品。 活在新中国无比幸福的我们,应该时刻感谢那些为了给我们创造新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历史的车轮虽然不断前行,但是只有吾辈青年铭记历史,才能走得很远,飞得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