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裕:人民空军机徽设计者

 哈哈狮的信箱 2022-03-14



开国大典上

人民空军机徽首次亮相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崭新设计的空军机徽伴随着空中受阅飞机编队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兴地向空中机群招手致意,地上、天空一片欢腾

当时

空军机徽诞生仅仅一个月

而它的设计者

李裕

李裕于1944年5月在中共云南地下党的指示下,考入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第21期留美班。1946年2月于美国空军鲁克高级航空学校军官班毕业,回国后于同年9月奉组织命令撤离国民党空军。1947年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官,后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航空处航行科科长,1950年至1973年任空军军训部计划处副处长,1984年从空军指挥学院研究部研究员岗位离休。

李裕曾说:“这是我参加革命以来,在党直接指挥下完成的一项最光荣、具有历史意义的使命和任务,值得终生引以为豪!

图片

△开国大典上飞越天安门上空的空军受阅机队


立志当飞行员

与机徽结缘的李裕

李裕第一次接触机徽是在7岁那年

当时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东北。除了大片国土沦丧外,东北军的大量武器装备也落入日军的手里,其中包括262架军用飞机。日军把掠夺来的飞机上的国民党青天白日机徽用红漆一涂,涂成个圆圆的太阳,就成了日军的机徽,驾驶着用来轰炸中国人。

李裕从报刊上知道这些事情后,立志要当一名飞行员杀敌报国,不要再让敌人轻易碰我们的机徽。后来,有绘画功底的李裕经常画各国的飞机,收集各国的机徽。久而久之,李裕就成了一个机徽的小专家。

1944年5月,李裕被白区地下党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航校,并到美国留学学习飞行。两年后,李裕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一名飞行军官。在此期间,李裕对机徽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原先机徽上的红五星没有角尖,李裕设计机徽时,特别把角尖画了出来。1946年4月,李裕回到解放区后又被派到东北老航校,当上了一名飞行教官,开始驾驶我军自己的飞机在蓝天上翱翔。

图片

李裕在美国留学时与同学的合影(前排右二为李裕)

不过

李裕在驾驶飞机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

当时飞机的机徽是

没有绘出角尖的红五星加“中”字机徽

这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李裕为此专门向领导详细了解了情况


最早在东北老航校的前身航空队时期,我军的飞机是用红五角星做机徽的。1945年年底,航空队的一架教练机在承德降落。驻扎在机场的苏联红军看到飞机上的红五星,以为是自己的飞机,赶忙开车来接人。当他们发现飞行员是中国人时,一位苏联军官大发雷霆,责怪
不该滥用苏军的机徽

到了东北老航校创始之际,我军飞机使用的是国民党空军的青天白日机徽。用国民党空军机徽,当时有这样一层考虑:

当时我军的飞机经常出入国民党占领区上空,可能与国民党空军遭遇,也可能遭到国民党军的地面对空射击,而我军飞机的自卫能力差,靠这个机徽可以迷惑敌人,减少一些危险。


“堂堂正正地亮出角尖”

1946年6月

我军的飞机上换成了

没有绘出角尖的红五星加“中”字机徽

“中”字表明是中国人民军队的飞机。没有角尖是因为当时国民党撕毁了停战协定,发动内战,参加老航校建设的同志们义愤填膺,有一股急于驾机杀敌的强烈愿望,但党组织考虑到航校初步建立,作战条件尚未成熟,要求大家首先应努力掌握飞行技术,不能操之过急,对外要暂不露锋芒,所以设计机徽时就没有露出角尖。

听完领导的讲述后,李裕沉默了好久。从这以后,李裕就把这个没有角尖的机徽深深地装在心里,和其他飞行教官一道认真教授飞行原理,帮助学员苦练飞行本领。李裕希望学员们可以尽快在蓝天上自由翱翔,那时就可以把角尖堂堂正正地亮出来。

图片

李裕与自己设计的机徽合影

1948年4月

东北老航校第一期学员毕业时

李裕被指派设计毕业证书上的机徽

李裕曾回忆称,当时他拿起画笔,首先把原先机徽图样上的红五星的5个角尖都画了出来。“我们的飞行员已经正式培训出来了,也开始执行作战任务了,已经到了露锋芒的时候,所以我一定要让5个角尖都冒出来。”

除了绘出角尖之外,李裕还在原先机徽图样的两边加上了带羽翼形的飞翼。据悉,加飞翼是当时国际上设计空军机徽时比较流行的做法,所以李裕很自然地就加上了。

1949年4月22日,当时中央军委领导在中南海接见并宴请由军委航空局组织的集中到北平准备随大军担任接收工作的航空人员,时任军管会航空接收办公室秘书的李裕自然也在其中。中南海的接见没过多久,为了筹建人民空军,军委航空局开始布置设计空军的军帽、军服、军徽等任务,机徽的设计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因为已经有了一次设计机徽的经历,李裕被赋予机徽方案设计的重任。

接到任务后

李裕参照毕业证书上的机徽图样

把五角星中间的“中”字改为“八一”

这是根据当时周恩来副主席说的在制定的军旗、军徽上都要标有“八一”字样,然后把“八一”和五角星都勾上黄边,铺上红底,最后把觉得不太庄严的飞翼图案抽象化,改成红底黄边的几何形

图片

空军机徽展示样图

在设计过程中,李裕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听取了周围同志们的意见,还得到了时任中央军委航空局作战处处长方槐的大力支持。初稿经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和政委王弼审定同意后,上报中央军委批准。

1949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机机徽方案,还专门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机徽说明》,对机徽的图案和标绘位置作了规范:机徽五星边框、两翼边框、“八一”两字均为金黄色,五星和两翼内部均为红色,机徽可设置在垂尾两侧和左右上下翼面。

1949年10月1日,李裕设计的这个机徽在开国大典的受阅飞机上首次启用。人民空军成立后,这个机徽便正式用做军用飞机的机徽,同时在人民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的飞机上也得到了沿用,一直到今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