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岩白菜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2-03-16
中药古今研究:岩白菜

一、典籍摘要

1.《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白菜甘、微涩,凉。清热解毒,止血,调经。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肠炎,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月经不调;外用治黄水疮。”

2.《中药大辞典》:“岩白菜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

3.《中华本草》:“岩白菜味甘、涩,性凉,归肝、肺、脾经。滋补强壮,止咳止血。主虚弱头晕;劳伤咯血;虚弱头晕;吐血;咯血;淋浊;白带。”

4.《植物名实图考》:“岩白菜治吐血。”

5.《分类草药性》:“岩白菜化痰止咳。治一切内伤吐血,气喘,淋症。”

6.《峨嵋药植》:“岩白菜治头晕虚弱,为治痨要药。”

7.《四川中药志》:“岩白菜性平,味甘,无毒。入肝、脾二经。滋补强壮,止血,止咳。治肝脾虚弱,劳伤吐血,内伤咯血,肺病咳喘,妇女白带及男子淋浊;外敷无名肿毒。”

中药古今研究:岩白菜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岩白菜全草全草含岩白菜素。另含6-O-没食子酰熊果酚甙,4,6-二-O-没食子酰熊果酚甙,2,4,6-三-O-没食子酰熊果酚甙,2,3,4,6,-四-O-没食子酰熊果酚甙

2.作用:抗菌、消炎等作用。

3.药理:厚叶岩白菜根含熊果酚甙,故有抗菌、消炎作用;含鞣质,故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症,亦有用于子宫颈糜烂者。

又有报道含总鞣质19.4%。其浸剂在试管中1:320~480浓度能抑制痢疾杆菌。还含维生素P样物质。水提取物给大鼠长期口服,可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很大剂量长期口服也不出现毒性反应,既不影响大鼠的全身状态,也不引起消化道或实质性器官的病理改变。

中药古今研究:岩白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