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赵师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池上》,清丽明净,积极乐观,值得欣赏

 qiangk4kzk8us4 2022-03-16

写在前面:

虽是进士出身,却数年困顿一隅,升迁无期,前路渺茫,他却于此毫无怨怼之言,至少在诗词中,我们读不到他的愤世嫉俗。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既然仕途无望,那就断了封侯作宰的念想,寄情山水,归隐山林,远离俗世的纷扰,乐得悠然自在。

既耕且已种,时还读我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书只为修心,山水只为怡情,他的潇洒和豁达,终开一代'江湖派”诗风。

他,就是名冠永嘉四灵之首,并被世人称之为“鬼才”的赵师秀,那个写下了“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悠闲诗人。

他的《约客》脍炙人口,那是一份悠闲自在的人生情趣,而他作于病中的那首七言绝句《池上》,则是他的乐观豁达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你值得一读。

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并不知。

一树木樨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宋·赵师秀《池上》

简译:诗人一连病了数日,请医服药,缠绵病榻,体力衰竭,神思恍惚,实在是没有心思顾及节气的变化。

这日早饭后服过药,他感觉自己的状态还不错,就出来到池上走走,也顺带发散发散药力。

彼时,西风渐紧,落花遍地,往昔那一树树繁茂的木樨花,好像一夜之间都拱手相送给了昨夜淅沥的秋雨。

池上景物萧瑟,直到这时,诗人才恍然发觉,时节已经进入深秋了,而自己竟然病了那么长的时日,真是白白辜负了秋日的大好时光啊。

正伤感沉吟间,一缕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立刻令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循香望去,只见那岸边的秋菊正开得热闹。

全然不顾蕊寒香冷蝶难来,那一丛丛茂盛的黄菊热烈地绽放在秋光里,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秋菊摇曳在在西风里,笑意盈盈,蓬勃着无限的生机,令这个冷清寂寥的深秋早晨显得分外的明媚和温暖。

赏析:本就病体孱弱,身心俱疲,又乍遇这冷落寂寥的深秋时节,如果对于寻常人,这一缕萧瑟之情对感性的诗人该是具有多么大的冲击力。

但是,赵师秀不同于一般人,他也不是一般人,他的乐观和积极,总能令自己在衰败中看到生机:木樨花虽然败给了凄风苦雨,但还有傲霜的秋菊凌寒怒放,来日可期,秋日依旧可爱,岁月依旧悠长。

木樨暗香残留,秋菊芬芳馥郁,原来,并没有哪一个是真正的凋零,节序更迭,花事相催,总有后来者,有什么可悲戚呢,顺其自然就好了。

于残败中看到新生,于失望中引领希望,给予自己的是力量和勇气,带给他人的是乐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原来,积极的人生总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此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病程冗长,久卧病榻,不知道时节已深,错过了秋日登高远游的大好时光,是时不我待的遗憾之情;

诗的后两句写风物悠长,木樨凋零,秋菊盛开,从一种芬芳到另一种芬芳,原来秋天并未走远,还有无限风光可欣赏,从这里失去又会那里得到,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领悟。

纵观全诗,语言浅显,朴实自然,清新灵动,思维跳跃,那芬芳袭人的木樨和秋菊,在作者的笔下,都被赋予了人的特质,活泼有趣,像风儿的轻拂,有阳光的温暖。

此诗虽是作于病中,却没有丝毫的颓废之气,短短的28个字,让人读来不由得眼前一亮,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他给予读者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写在后面:

术业有专攻。失去了功名利禄,奠定了文学根基,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人非圣贤,不可能面面俱到,就算是这个宋太祖的八世孙赵师秀也不能例外。

世间事往往就是这样,你所取得的成就从来都不是刻意的强求,有时候,顺其自然倒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像抛却功名的赵师秀,最终以清丽明净、活泼自然的诗风,为自己在人才济济的文坛上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已觉夏深。大病一场后的诗人也犹如大梦一场,似有劫后余生一般,时光清浅,岁月如梭,转眼就是那年,无它,唯有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必太计较生命中的宠辱得失,纠结得愈多,失去的就越多,顺其自然,心怀美好,阳光总在风雨后,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待人事,那些本来就属于你的东西都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赵师秀这首作于病中的七言绝句,语浅情深 ,余韵悠长,饱含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定会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