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驼铃与元代瓷器的关系

 允默斋 2022-03-17

驼铃与元代瓷器的关系

首先祝贺内蒙古乌兰察布丝绸之路艺术精品展顺利开幕!

继2014年8月8日《丝路蓝光》首届中国元上都元青花精品展一周年后,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令藏家欢欣鼓舞。一波又一波的元青花精品面世,深刻说明,元青花在中国,精品在中国。话语权毕竟也属于中国!

十三世纪初。元帝国北上。西进,南伐。统一了中国。扩大了版图。但,一个草原游牧民族。物质是极端匮乏的。对于美好物质和生活用品的追求。元代的统治者提出了一个明智的法令。“即每占一地,手艺人和工匠不可杀。集中留用。于是官办手工业迅猛发展。官营手工业的发达源自于大元帝国对外扩张,民族迁徙和掳掠工匠有直接的关系。史料记载,元帝国的三次西征,从欧亚地区移民和掳掠了大批的手艺精湛的工匠和技师,分赐给王公贵族。征服中原,窝阔台灭金后,通过检括得民匠七十二万户,忽必烈灭南宋后,三次检括得民匠四十二万户,并严令世代相传不得脱籍。1281年元设官办提举司并在南方设"浮梁瓷局”。(即今景德镇)三百余座瓷窑开工徭役劳动,每座瓷窑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日夜不停窑火百年。除了官家自用国内消费外,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这就是始于唐代的古丝绸之路的延续。

古丝绸之路分为南北,水旱两路。水运量大平稳。旱路量小颠簸。不管怎样,为了发展。贸易是主要的。

水路行船。旱路行舟--即沙漠之舟。骆驼。

北线源头以元大都为起点。(今北京)西行由宁夏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途径夏宫辗转北上。旱路则经张家口到达桓州(今内蒙正蓝旗)境内向东北蒙古帝国都城哈喇和林继续向北。乌兰察布正蓝旗既是中转站。

驼队每批不得少于六十匹,为安全起见,可相聚为屯,防止抢劫。载着北方窑口和南方窑口的大批陶瓷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山野荒漠中。唯能听到的就是驼铃声。

1991年7月,辽宁省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拖网捕鱼作业中,偶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绥中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其中的585件瓷器,有白釉、白釉褐花、黑釉等类,碗、罐、瓶、盆、碟等器,初步推定为元代磁州窑的产品,这就是北方窑口,在内蒙地区均有发现。还有待考证的北方元青花窑口。也就是大批出土窖藏的精美的元青花《博陵第》。初步考证应在河北的安平县,古称博陵郡。在内蒙也有大批发现。青花原料有国产有进口,纹饰精美。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考证,主要东北亚的海上沉船所出水的文物有韩国新安和山东菏泽沉船,结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彭善国的研究文章《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及相关问题》一文。让我们对南北,水旱两路各个窑口所发现的瓷器集中在内蒙古出现,绝非偶然。

瓷器由于价格低廉、经久耐用、外观华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最主要的生活器皿。庞大的使用量带来了广阔的国内和国外市场,使瓷器贸易得以持久繁荣,尤以元青花雄浑的气质,高大的器型,潇洒豪放和流畅的画工征服了人心。元人崇尚蓝天白云,故高档次的元瓷多用进口的苏麻蓠青料,发色艳丽蓝中透紫纹饰在灰白或青灰白胎秞的衬托下更加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大蒙古国时期的征战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蒙古草原逐渐成为蒙古人、汉人、色目人共同的家园。在这一时期,不仅草原畜牧业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而且出现了农耕经济,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官办的手工业和窑厂由于自用和贸易的需要,严格管理择优而用。使南北陶瓷业迅猛的发展。

中国中央王朝传统邮驿制度,对大蒙古国驿站建立起了极好的作用致使取消了小铺马而改用官驿站。官驿站是不为商人服务的,但驿站的建立使商旅能够在食物的补给等解决很大的问题,往来商旅,多以回鹘人,汉人,色目人居多。驼铃声声,满载着大批的丝绸和陶瓷从桓州(正蓝旗)交易中转。 元青花也由此遍布内蒙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一个游牧民族。在很短的时间统一了中国,完成了蒙汉文化的融合。并迅速的得以发展。令世人瞩目,尤其以元青花的贸易,征服了世界。更以萦绕在天际的驼铃声把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传遍了世界。清脆悦耳的驼铃声回响在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它与元青花形成了天作之和,为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艺术和精神财富。

北京《惠峰堂主人》沈照启。2015年7月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