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路,武昌区交通大动脉,曾是武汉市首个城市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中叶,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企业在这里一字排开,延绵近3公里,中北路成为武汉知名的“工业一条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中北路“星光”逐渐黯淡。至90年代,这里变成“亏损一条街”。 腾龙换鸟、退二进三。近20年来,中北路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培育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业态,迎来发展新阶段。 如今的中北路沿线,商务楼宇鳞次栉比,300多家金融机构落户其间。曾经的工业“锈带”正蝶变为金融“绣带”。 从盛极一时到令人唏嘘 中北路曾是武汉重要的工业聚集区,武重、国营6803厂、湖北建机、武汉电视机厂、无线电二厂等老字号国企均坐落于此。 其中武汉电视机厂连续4年跻身全国电子企业百强,累计上缴国税1.1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其生产的莺歌牌电视机,成为一代武汉人的记忆。 进入90年代,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北路沿线的国企疲态渐显,货难卖、人难养成为共性问题。 中北路从盛极一时的“工业一条街”,变成令人唏嘘的“亏损一条街”,不过十余年。 地处武昌腹地,又是交通动脉,人们对中北路的“衰败”扼腕叹息。如何振兴中北路,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必答题。 新世纪伊始,武昌着手对中北路的产业功能进行调整,提出建设高档写字楼群,引进公司总部、研发机构、销售服务机构,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 为什么是现代金融服务业?武昌区华中金融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武昌是省府所在地,中北路、中南路沿线当时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入驻,具备产业发展的底子,“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高度聚集,有头部企业、机构牵引拉动,就有形成产业规模的潜力”。 “很难想象中北路在20年间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老武重退休职工江汉生在中北路青鱼嘴居住近40年,见证了这条城市主干道从兴盛到衰败再到重生的全过程。在他看来,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一幢幢高楼大厦,是中北路焕新发展的最好注脚。 楚河汉街按下中北路蝶变加速键 在不少人看来,中北路重回区域发展主赛道的标志,是楚河汉街的建成投用。 2006年,坐落于中北路147号的老武重启动外迁,腾出一片“黄金地段”。 这里地处武昌徐东商圈和中南商圈之间,北邻沙湖、南望东湖,地理位置优越。 工业企业“出清”后,如何规划片区发展?武昌区提出,在这里发展商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最大程度释放其经济社会综合效应。 经过多轮规划、数年建设,2011年9月30日,楚河汉街开街迎客。 近年来,楚河汉街年均客流量在3000万人次上下,节假日日均客流量可达20万人次,成为与汉正街、江汉路齐名的城市地标,赋能中北路新一轮发展。 站在楚汉路与中北路交汇处,环视周边,可见汉街总部国际、长城汇、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知音广场等多座高端商务楼宇。 这条“黄金十字轴”,为武昌区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形成规模打下基础。 武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南洋商业银行武汉分行、友邦人寿湖北分公司、“中碳登”等企业和机构,均选择中北路沿线的商务楼宇作为“大本营”。截至目前,中北路沿线已建成和在建的百米以上高端商务楼宇超过40栋,30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分布其间。 绿色金融将为区域发展提档再升级 如果说“退二进三”是中北路蝶变的1.0版,那么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北路将迎来蝶变2.0版。 当前,位于中北路青鱼嘴的铁投·碳汇大厦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投用后,“中碳登”、湖北铁路集团等企业和机构将入驻办公。 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铁投·碳汇大厦将着力引进和培育碳金融产业链企业,计划打造成全国首个碳金融聚集示范楼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红玲建议,大力支持湖北建设碳金融中心。在她看来,武汉已经形成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的雏形,具有成为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的领先优势。 上述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武昌区将以碳金融为引领,构建碳金融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碳金融市场规模,打造碳金融人才集聚交流高地,打造全国碳金融集聚示范区。 “作为承载'中碳登’发展的重要平台,铁投·碳汇大厦乃至中北路沿线的金融产业聚集区都将成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也意味着中北路在新的历史阶段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吴迪 方霄 李寓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