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云青||书让我守住本心

 晨雨声工作室 2022-03-18


2022年第013期||总第759期

艺海风│759期

  

  书让我守住本心

董云青

    至今也搞不清楚怎么对祖先发明的这种方块游戏感上的兴趣。我只能说,与书的缘份,冥冥中早已注定。

    少不更事的混沌之初,那年头没有什么学前教育。是偶然闯入生命的一本配图的《幼儿故事》和《木偶奇遇记》在母亲的讲解下让我初次领略了书的神奇,我惊讶地睁大眼睛,瞅着这些排成行又摞起来的一个个小方块,里面竟然能够隐藏起这么奇妙的一个世界!

     于是小学一年级以前,我就“读”了两年书了,正式读书的“读龄”应该是伴随着上学的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那时书少,每一本印着字的东西便都成了我的稀罕物。不管是当时出版的、“封资修”的,只要能到手里,一概都一字不漏地从头看到尾。一开始生字满篇,每句都要问,到后来渐渐识字多了,不认识的字和繁体字便能根据前后意思的连贯而意会,问人也少了。“人生识字糊涂始”。

     当时小学生的法定读物只有一本《红小兵》,这远远不能满足我蓬勃疯长的求知欲望。从上了一年级,跟随《小布头奇遇记》里的小布头怯生生地历险开始,我幼小的心灵中便有了善恶之分。伴随着读过的一本本书我也渐渐地长大,《金光大道》、《艳阳天》等脸谱分明的作品辨别起好人坏人自不待说;高尔基的三部曲让我知道了一个穷孩子修成正果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历程和诚实善良天真的人为什么却常常为世俗所不容;《安徒生童话集》和《悲惨世界》以一个个凄婉悲凉又温馨如天国梦幻的故事融入基督无私为世人赎罪、圣徒殉道般的浪漫情调和理想主义的献身精神而使我心灵震撼,热泪盈眶;《水浒传》、《西游记》等令我叹服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想象;《十万个为什么》则告诉了我大千世界无穷奥秘的所以然;《雷锋的故事》让那位永远二十二岁的叔叔的追求成了我至今仍坚信不疑的理想……

     现在我仍保留着童年时养成的一个毛病:端起饭碗就急巴巴地四处张望,一俟找到一张有字的东西边看边吃心中才觉踏实。原因是童年时父母见我用功,放学后便不让我做端碗拿筷之事,吃饭的时候我仍边吃边看,久而成习,如条件反射,如今想来真是惭愧。

     光阴荏苒,转瞬已进入九十年代。在当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物质文明大幅度提高的时候,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幽灵般游荡,物质的发达与精神的滞后形成很大反差,由此导致了富人堆里一系列“金色幽默”的产生——

    “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还算诚实。

    “鲁迅是一种点心”;“为人民币服务”……恐怕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悲哀吧。

     某企业独辟蹊径,生产了一种仿精装书的工艺品,供人装点书橱,价格不菲,居然畅销,赢得了不少“大款”的青睐。

      ……

     并非说富人全不读书,“儒商”如今俯拾皆是。我之所以列举了这么多“款爷”的笑话,盖因这是一种泛滥的绝非个别的现象。当然也有靠“码字”一不留神成了“款”的,那另当别论。说到这里,另一类“畅销书”作家的一则轶闻不能不提:

    ——儿子,今天挺用功,看的啥书呀?

    ——爸爸,您写的书。

    ——(啪)妈的,谁让你看这个的!

 其内容不言而喻。

     说句实在话,我也非常想富,党的富民政策非常正确,无可非议。只是,书和良知告诉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不是不择手段,每个人得到财富的多寡,和他的天赋、机遇、所处环境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是分不开的。所以,当财富未曾垂青于我时,我甘心只得我应得的本份。在商潮汹涌人心浮躁世界充满光怪陆离的诱惑时,是书,是先贤的睿语,今人的哲思所揭示的人生真谛让我守住本心,使我身在金融部门供职长年累月面对着花花绿绿成捆成摞的一般等价物而心地坦然不为所动,兢兢业业,诚心诚意,尽最大可能地做好“为人民币服务”这件事,就是做到了我自身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

     书让我冷静。它告诉我,即使拥有亿万财富,你也无论站着还是躺下只能占据一方不足六尺的空间,吃加上夜宵也一天不过四顿的饭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的同时自己也富起来是件大好事,然而那些靠豪夺巧取暴富而后便为富不仁欺男霸女肆虐乡里者的传闻令人心寒;阔了就脸一变抛弃结发泡上“小蜜”为非作歹者更比比皆是……

     书告诉我,这样不对。书中说,人之为人,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外,还应拥有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人应当在短暂的一生中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痕迹,而对于这个痕迹价值高低的评定标准,就是看他的一生是奉献了多少还是索取了多少。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做些什么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司马迁说的“重于泰山”和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都是指奉献大于索取的那种,“轻于鸿毛”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则是指相反的一种情形。

     在物欲横流,一些人争先恐后地睁着血红的眼睛四处寻找金子的时候,是书让我清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爱书读书,我乐此不疲。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从书中得到黄金和如玉之颜,但起码它让我在一般水平的物质生活中拥有无比富足的精神世界,不为争名逐利而自寻烦恼,宠辱不惊,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这份快乐是一些无止境地积累存款和收集乌纱的同代人永远无法体验的。所谓“有失必有得”,这是一种吧。我也曾遭遇过落在每个人头上都不会比我表现更强的打击,生活和心情都陷入低谷,也曾万念俱灰过,那时,总是书,总是这些陌生的朋友把我从灰烬中托起,告诉我为了一个理想的实现,要付出多大的牺牲,要经过多么漫长的跋涉。

     只有书,只有文字,洞察我灵魂的书和倾吐我心声的文字,才是我的神灵。如一盏冥冥中主宰我人生欢乐与苦难的航标灯,又如那无比朴拙纯洁的自性之光,令我获得奋进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旗动,不是风动,是你的心在动,是书让我守住本心,不为身外的诱惑所动。终生摆脱不了书的羁绊,但我永生永世甘心沉浸其中,如信徒皈心。

此文写于19975月(参加《城市金融报》“我爱读书”征文并获奖)

   编者按:云青兄去世已经十多年了,他生前将所有的文稿都交给我,我想通过微信公众号把这些作品逐渐发布出来,让读者通过这些文字,了解他出众的才华,优美的文笔,以及多舛的人生。让这些美好的文字,留在喜欢他的朋友们的记忆之中。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编      委: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