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写作?

 醒来 wake up 2022-03-18

我为什么要写作?

早饭打开《十三邀》看到对话黄灯的那一期,迅速被带回当时看《我的二本学生》时的那种虚妄感,真实的让人不知所措。抛开书的内容不谈,仅仅是看到黄灯在对话中剖析自我的一些观点,就让我无比的动容,甚至有那么一刻击中了我。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那句话还是黄灯老师自述说“我写作是为了构建自我”。

说白了,谁又不是呢?只是一直没能这么勇敢的用这种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也只敢在心里模糊的过一下意义,没敢表达。我很怕给一件事情赋予很大的意义,譬如“写作=构建自我”,那当我不写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自我就消失了呢?后来想想,倒是没这么必要反推自己,当自己不再写作的时候,自然会有其他构建自我的事情出现,我能做的,就是慢慢随着生活往下流动就是了。

但我也不得不在心里重新询问自己一次,我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以前的我其实蛮明晰自己的答案的,从小到大写作都是自我生活的一个出口,那些成长过程中我无法安放的沉痛抑或只是简单的经历,我都通过写作将之释放出来,用这种释放来治愈自我;后来又开始分享一些快乐,一些徒步、旅行的快乐经历,写下就是记录,写下就是放下,是一种清零自我的方式,轻装上阵迎接明天。甚至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到了一些额外的东西,得到了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读者们“文笔好”的赞美,得到了梳理写作过程中的逻辑愈加清晰的馈赠,甚至还无意间链接了很多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色彩。

但,最近半年写的真的越来越少了。我自己也有关注几个学生时代就开始写作的作者,发现他们工作之后写作频率也明显降低了很多,甚至让我有那么一丝丝的安慰,大家工作之后都变“忙”了,输出少了很正常。但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我又一次逼问我自己,工作之后真的变得更加忙碌了吗?

答案是并没有。进一步提问:那我为什么输出越来越少了呢?

要真的如此深入的逼问我自己吗?自己看到这个问题都会感受到一丝害怕,大概是潜意识里藏着一些一点都不想面对的恐惧吧。我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半年以来自己的写作欲望降低了很多很多,大多数时候有零星的几个想法之后过了也就是过了,并没有真的记录。那写作欲望降低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之前的写作欲望就很旺盛呢?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好像有一些害怕在里面,我怕我写的东西不好,我怕我写的东西展现了当下这个我的无知,我还怕我写的东西展现出来我当下的生活并不好。不得不说刚毕业的半年生活是有点混乱,甚至很多时候都在摸索,在寻找一些自我的部分,给人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现在很迷茫”,我的潜意识其实是在遮盖这部分的我的存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个状态是一个“不好”的状态,只有“稳定”“确定”和“光鲜亮丽”才是值得拿出来讲的东西。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跟很多人都聊过,刚刚进入社会这半年其实大家都很困惑,乍一来到一个新环境,谁不都给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况且“迷茫”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就是一个很normal的状态,不应该被归类“好”或者“不好”,就是一个客观事实,需要去认识而不做评价。本质上来讲当我状态很好,生活的很自信的时候,我的写作欲望会更多一些;当我生活状态不够好,认为自己比较糟糕的时候,基本上也没有了写作欲望。所以矫正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矫正自我认知的过程,我需要让我自己变得平和,对自我的评判比较稳定。

但人就是很表里不一,即使现在通过不断的逼问矫正了我的一些意识,但是潜意识里的一些东西还是没办法一瞬间改变的,只能通过一些行为的不断强化才可以。如是十三邀的一句口号:道阻且长,唯行可至。

我想写到现在,为什么写作这件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因为写东西这件事已经逐渐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我写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人看,但也不影响它成为我生活中一部分的事实。生活中写什么,怎么写,低谷高峰时是否还要坚持写,为什么突然不想写,为什么又想写……这一系列的问题也都变成了另外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是探索生活的方式。

我通过写作,探索我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