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8年,横空出世的“曾侯乙国君墓”让世人震惊!在出土的150

 衆妙之門 2022-03-20
1978年,横空出世的“曾侯乙国君墓”让世人震惊!在出土的15000多件文物中,却有这么一件“穿越”之物,直到今天也无人知道其用途!

它就是被称为“金弹簧”的神秘物件:黄金质地却用途成谜……

湖北随县擂鼓墩的这座东周大墓,一经发掘立刻震惊世界!这位生活在战国早期,距今2400多年的曾国国君,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无比炫目的地下幽冥世界。

大墓的墓室分为中、东、北、西的四个墓室。墓主人的巨型棺椁就放置于东室,说明这里是墓葬的最核心位置。

而今天我们要讲到的这件“匪夷所思”的穿越怪物,正是摆放在东室,出土之时它们平放在一件雕琢华丽的长方形漆案板上。

无论考古经验多么丰富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东西时,都会惊讶得目瞪口呆!

因为它的造型实在太过“超前”,横看竖看都不可能是两千多年前该有的东西!大伙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是不是“穿越”了?

没错,他们看到了二十多个圆木坨桩子,上面一圈又一圈缠绕着——弹簧!

木坨通体髹红漆,为纺锤状。在底部位置居然缠绕着无数圈形如弹簧的东西。经过进一步研究,这东西被确认为两种质地:一种是黄金的,一种是锡铅合金的。

其中,“金弹簧”有两坨,锡铅弹簧十八坨。金弹簧一共分为462段,并非完全是一个整体,而是一小段一小段串联而成。

每一段“弹簧”的重量在1.3-1.5克之间,因此金弹簧的总重量为490.6克。

而且,“弹簧”的名字其实并不确切。因为这东西,只是长得像弹簧,却一点没有弹簧的延展性。

无论是金弹簧还是锡铅弹簧,质地都偏软,根本没有弹性,不可能具备现代弹簧的功能。

时至今日,湖北省博物馆中对于“金弹簧”的介绍文字,也只有12个字:出自东周,形式弹簧,用途不明!

确实,这东西实在是太过古怪,任谁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拥有巨额财富的“曾侯”,为何死后要随葬一坨坨的“弹簧”?

它到底是一种现代人还不曾知晓的东周实用器物?还是从未见过的神秘丧葬习俗?亦或是更古怪的“天外来客”?

这问题不能细想,一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不过,正是由于这令人无法理解的神秘感,才使得这件“金弹簧”在曾侯乙墓一万多件珍贵出土文物中,显得格外特别!

多少年以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考古爱好者们,从未停止对其用途的探究讨论。

全国其他地方的战国古墓中,陆续也有发现一些类似的东西,比如1976年,湖北襄阳蔡坡战国墓也发现了“形似弹簧”的东西。这些东西为中空圆管状,不过质地非金非银,而是青铜制造。

河南光山的春秋时期黄季佗父墓中,也发现了110件小段锡铅合金“弹簧”。它们被置于陪葬箱位置,和一团丝线以及28支箭镞放在一起。

那么,“金弹簧”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目前的观点中,有两种较为集中,但是并无定论!

第一种:当时的贵族们用来“射大雁”的一种娱乐工具。

古代贵族王公们有一种田猎游戏【弋射】,也就是古人在弓箭后面系一根绳子射大雁的时候,防止射中之后大雁逃脱的东西。

当然,这种【弋射】游戏在已经出土的许多文物上有展现,比如成都出土的战国铜壶上,就描绘有这种游戏场面。

第二种:金弹簧整体的样子形如“蚕茧”,寄托贵族死后破茧而出超脱升仙的寓意。
前秦时期的墓葬中,也时常会出现“蚕”型器物,多为古人的一种丧葬观念。

当然,还有人认为形状像蚕茧,是代表古代非常重要的养蚕纺织活动。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推测,都有其漏洞无法自圆其说!于是,这件两千多年前的“东周金弹簧”,注定将成为曾侯留给后人的一道“思考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