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大明:我一个东南渔民的生活

 烛下青史 2022-03-20

引言:

明朝作为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朝代,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这样的条件下无论是各行各业也一定会呈良好态势向上发展的,但是明朝的海上捕鱼业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甚至几度百姓都缴纳不起赋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祖辈捕鱼

我家祖祖辈辈一直住在江浙地区沿海的小村庄里,世世代代以捕鱼为业,海上常遇风浪,因此,每每出海捕鱼都是九死一生,在老天爷的嘴里讨吃的,小打小闹的捕一些鱼,那么老天爷也就不留你,但是,如果将鱼捕多了,那么老天爷也不会同意的,因此,现在我们每家每户捕鱼往往都是适可而止,在禁捕的时候那可真的是"寸板不可下海",要不然不要说老天爷了,就连官府也不会放过你,要抓回去吃几天牢饭。

渔民

似乎自古以来我们这样的打渔人交的税就要比内陆的人种地交的税要高,明明都是靠天吃饭,甚至我们这群打渔人还有随时船毁人亡的危险,而且内陆的人可以在江面上打渔,可是随随便便再种地,可是我们也只能在海上捕鱼,为什么交的税还要高,这个原因也是让我一直参不透。

近海无鱼

说起捕鱼,你看现在虽然在近海能捕到鱼了,但是当年据说近海连一条鱼都打不到。

由于明朝初年,一直施行海禁计划,但是江浙闽地区还需要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海鱼,因此,所谓的"海禁",只是不让商人出海做贸易,并不能阻止像我家一样的渔民打渔。当年还是我爷爷的时候,那时候在近海打渔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一只稍稍坚固一点的小船,再有一些大一点的渔网,找到鱼儿经常运动的地方,撒下网,剩下的就是时间了,稍稍有耐心的等一会,那么就能捕上不少的鱼来。交一些鱼税,剩下的鱼或者是卖掉或者是自己吃都是足够的,因此,在那个时候,家中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是吃穿不愁还是能做到了。

渔船

可是当时的人们只知道多捕鱼,多挣钱,因此家家户户都下海捕鱼。但是渔人早出晚归,每个人都能捕上不少鱼,但是渐渐下海的人多了,近海的捕鱼船也就很难再捕到鱼了,在难捕到鱼之后,渔民们就像是不是大鱼都捕光了,那么小鱼也是可以的,因此渔网上面的眼就越来越小,最终,近海之地再也捕不上鱼了。但是就这样渔民之间的竞争也还是十分激烈,毕竟万一能捕上鱼呢,哪怕这个几率很小。因此,渔民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有运气不好的船只甚至十数年都捕不上一条鱼,虽然空船回港,但是还是要照样支付鱼资,因此,那些捕鱼的大户往往就会面临破产的风险。而我家在这个时候既要缴纳固定的鱼税,还要承担相应的海关税,我家也渐渐的没落起来。

远海渔业

直到村中的一家说是要出远海大鱼,这个消息传来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当头棒喝,给了我们这些靠近海打渔的人一个思路,但是谁都知道远海打渔一定会能捕到鱼但是远海的风浪也很大,现在在近海打渔的船肯定不能经受远海的打击,更何况去远海打渔,最起码要在海上待近一个月,时间很长,因此许多人就退缩了,当然这里面包括我的父亲。

可是那户人家说干就干,也就在水师那里报备之后就出海了,那时候似乎大家都想听到他们捕鱼成功的消息,因为这样自己也能按照他的那套装备去捕鱼了,可是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没有消息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已经在海上遇难了,一只渔船,整整8个人,那是他家中所有的男丁,就这样没了,家中只剩下老弱女子,我们这群乡里没有别的办法帮他们,只能有什么送点什么。但是那一户人家的遇难似乎并没有将他们出海的心浇灭,反而开始研究上渔船改造的事情,我的父亲是木工高手,这样的事情是少不了他的。

出海捕鱼

他们一起研究对渔船也做了相应的改进,要不然难以承受风浪的袭击。不过朝廷为了禁止百姓出海经商,因此特意颁布了关于造船的命令,那就是:官民人等,不得擅造二桅以上大船。但是渔民要到远海捕鱼,没有二桅以上时候难以经受海上的风浪,什么困难也抵挡不知劳动人民的思想,既然不让造二桅以上大船,那么还是造一桅船,不过还要有两个可以自动的桅杆,出海时只有一只桅杆,但是一旦离开了水师的视线之后就将剩下的自动桅杆全部竖起,当然回航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样水师看不见也就不算违法。他们也就按照 这个样子造出了一艘船,船造好了,出海的人手也得确定下来,我爷爷是村里的长辈,因此,村里大多数人也都听他的,于是已经近十年没有捕鱼的爷爷也再次登船出海了,随行的自然有其他家的老人和几个壮年,按照爷爷的意思是如果这条船能捕上鱼,那么他们这次去就算是开个航线,但是捕不到,甚至船毁人亡,我们这几个没有用的老头子死也不可惜。自从爷爷他们出海之后村子里也开始没有声息了,有的只有鸡叫狗吠的声音和妈祖庙的诵拜之声,都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回来。

改进后的渔船

可能是妈祖庙的灵验或者是造船技术好,爷爷他们在一个月之后也终于回来了,这次回来虽然遭遇到风浪,好在船比较坚固,没有受什么影响,也打了不少鱼回来,这次的鱼缴了鱼税,还剩下不少,给参与捕鱼的各户分了不少。其他没有跟着出海的人看到捕上来这么多鱼,也开始纷纷几家合起伙来造大船,这样远海的捕鱼业也就逐渐发展起来了,当然能够去远海捕鱼的也一定是这边的大户,要不然也修不起这样的大船,剩下的没有修船的人家也就到别人的船上做船工,好歹能够有所收益。

倭寇横行

抗击倭寇

可是好景不长,海面上开始有倭寇作乱了,每一次出海捕鱼都有遇到海上倭寇的可能,而只要被倭寇遇见,那结果只有一个:船毁人亡。因此,现在好多渔民都不敢到远海捕鱼了,而近海这块虽然这几年有所恢复,但是鱼还是相对较少,渔民也知道不能有太细的网,所以近海也一直有鱼。但是远海倭寇的存在一直是渔民的心腹大患,而附近的水师每次出海剿匪都会被人打败,而且最近那些倭寇们似乎越来越嚣张,甚至是跑到近海来袭击小型渔船了,而水师却毫无作为,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在这四年的时间中,倭寇也从近海到达了小镇,烧杀劫掠,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官府虽然也派兵,但是往往都是马后炮,压根连倭寇的影子都见不到。我们虽然有倭寇的威胁,但是依旧还是要下海捕鱼,毕竟我们是依靠打渔为生的,还要缴纳更多的鱼税,最近的鱼税又涨了,这还让我们怎么活下去。

抗击倭寇

为了不交纳朝廷的赋税,我们小镇里有不少人已经不打鱼了,转而投奔倭寇,加入他们的阵营,毕竟这样能吃饱饭,虽然他们也是被迫的,但是我还是以他们为耻。我知道有了他们的带路,镇里的大户基本上都被他们劫掠一空,但是我家还好,没有受到侵扰,我知道这是他们在报我爷爷父亲带他们远海捕鱼的恩,但是我不领情。

而后来,这沿海作乱的已经不是倭寇了,已经变成百姓雇佣倭寇进行作乱,这样的民暴一起,就再难以压制住,而我也已经年老体衰了,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回头,只能期望朝廷有官兵能来,镇压他们的反叛。

总结:

在明朝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示例在前,但是后世皇帝依然高调施行禁海,但是依然不能阻止靠海吃饭的渔民下海捕鱼,而且在当时渔业税收甚至能够占到当时国家税赋的二成左右,可见当时渔业发展相对比较迅速的。但是由于海上倭寇作乱,但是渔业税收大量减少,甚至官府坐视动乱不理,导致东南沿海近五十年的荒乱,也严重影响了大明王朝的经济以及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明史》

《福建通志》

《明太祖实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