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痿(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壹亩莳 2022-03-20
Image

中医内科学

考点精要

肺痿:即肺叶痿弱不用,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虚损性疾患,多由其他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耗伤肺气、灼伤肺津所致。

 概述 

Image
Image

1.历史沿革

Image

历史沿革(点击看大图)

2.预后转归:肺痈、肺痨、久嗽、喘哮等慢性肺系疾病均可转归为肺痿。

  病因病机  

Image
Image

肺痿是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外感六淫、情志失调及药食失宜等,耗伤肺气、灼伤肺津,致使肺叶痿弱不用而发病。

1.病因:

久病损肺(最常见);

误治津伤(滥用汗吐下等治法肺津大亏,肺失濡养);

外感六淫(邪气入里犯肺,伤津耗气,肺失濡养);

情志失调(内伤七情则气机逆乱,肺络失调;悲忧日久,则肺络失充)。

2.病位: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与五脏均相关)。

3.基本病机:津亏气耗,肺失濡养。

属虚实夹杂,以本虚为主——

本虚-气津不足,肺失所养;邪实-痰瘀阻络。

  辨证论治  

Image
Image

1.辨证论治

Image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2.治疗时需重视调补脾胃不可妄投燥热、苦寒、滋腻之品,慎用祛痰峻剂

  必背经典  

Image
Image

1.肺痿吐诞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诞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Image

2.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

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目中反有浊唾诞沫者何?

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

/

本文PDF

关注公众号

/ 公众号 / 青笋医社 /

/ 中医大学生成长平台 /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