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市县党校学科建设效能徐志伟 

 大盗宝库 2022-03-21
学科建设是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建设。《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强调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规定了学科建设的重点和目标,同时对党校系统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科建设的要求。目前,市县党校开展学科建设的基础还相对薄弱,普遍存在学科团队尚未形成、学科方向不够集中、缺乏经费与政策支持等问题。提高市县党校学科建设效能,必须立足基层地域特点和党校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在加强学科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收获明显成效。
  学科布局要适应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学科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教学布局的稳定性,教学布局则由课程类型和结构来呈现。尽管党校课程体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但是与主业主课相关的基础性核心课程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首先要适应和满足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使得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要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为原则,以核心课程体系为基础和依据,对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培植新兴学科等进行系统谋划,形成既与学科发展趋势相衔接又具有党校和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增强教研机构、人员岗位和学科方向的匹配度。学科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载体。要根据党校的职能定位理顺教学和科研机构设置,根据每位教师所学专业、教研领域和学科方向配置适合的岗位,使得人尽其才,进入相应的学术研究团队,引导每位教师择定学科主攻方向。以学科为纽带、以团队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塑造有学科支撑的教研成果。部分教师入职党校后或许还要跨越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对这些教师的转型发展尤其要加以关注。
  以教研结合、课题带动和政策激励推动学科建设。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扎实推进学科建设,把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以课题带动科研、以科研助推学科建设。教师申报教学讲题和科研课题,必须体现个人的学科方向和专业基础。加强精品课程培育和高端课题孵化,组织学术沙龙活动,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打好科研“阵地战”,力争取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激发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和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学术评价体系,营造风清气正、求真务实、崇尚创新的学术环境和开放包容的教研氛围,实行效率优先、优绩优酬的分配政策,形成促进和保障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
  立足实际凝练学科方向彰显比较优势。从学科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看,市县党校在宏观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不够明显,而“接地气”的区域特色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极有可能成为学科生长点。例如,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市委党校把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红船精神作为党史党建学科的聚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很有影响力。又如,绍兴是“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市委党校组织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研人员聚焦“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与此同时,市县党校要密切关注事关本地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持续调研和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成长为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智库。
  加强党校系统合作形成研究合力。发挥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系统优势,上级党校要加强对下级党校的业务指导,帮助下级党校提高师资水平。由市级党校牵头面向全市党校系统组建若干个大学科组,以大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主题调研、新课试讲等学术教研活动,推动同一学术领域的学者群体形成学术研究团队。加强与兄弟党校、高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的联系,在学术交流、课题研究、基地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采取柔性方式引进人才智力,灵活聘用著名学者和党校系统名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党校学科建设。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副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