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小史(八)|明代的酒政和酒令文化 文:枯木 上文谈过,元朝统治者由于实行等级制度,蔑视汉人,从而使得社会民族对立现象严重。到了元朝末年,统治者内部争斗不断,分崩离析,对外更是横征暴敛,残酷掠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再加上连年灾荒,使得很多百姓走投无路,不得不揭竿而起。天怒人怨,离心离德,元蒙统治,迅速瓦解。 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出身贫苦,知人善用,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因而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不但相继击败其他对手,而且还将元朝残余彻底清除,是历史上唯一一次真正北伐战争的大胜利,从而建立了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 朱元璋深谙时弊,体贴民情,因而针对元朝的诸多弊端进行革新和废除,减轻百姓负担,从而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护。其中,关于酒政制度采取从源头进行适当限制,同时废除前朝榷酤专卖制度,将酒税并入商业税,实行低税赋政策,从而促使了明朝酒业和酒文化的极大发展。 一、明朝的酒政制度 相比宋朝酒税占到全年总收入约十分之一,和元代酒税占到总收入七分之一之强,明朝的酒税税赋相当低,其总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在《明史·食货志》中竟然没有收录,史料中的记载也是非常少,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明朝历代酒税制度。 1、明初严令禁酒 明初由于战火兵燹,粮食短缺,因而朱元璋陆续下令禁酒措施。《明太祖实录·卷六》记载,戊戌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下令禁酒。丙午年(1366)二月下令禁种糯。诏令:“余自创业江左十有二年,德薄才菲,惧弗胜任。但以军国之费,不免科徵于民,而吾民效顺,乐于输赋,固为可喜。然竭力畎亩,所出有限,而取之过重,心甚悯焉。故凡有益于民者,必力行而又申告之。曩以民间造酒醴,糜费米麦,故行禁酒之令。今春米麦价稍平,予以为颇有益于民。然不塞其源而欲遏其流不可也。其令农民今岁无得种糯,以塞造酒之源,欲使五谷丰积而价平,吾民得所养,以乐其生,庶几养民之实也”。 我国传统酿酒是“以曲定酒”,酒曲是酿酒的关键。前代朝廷大多采取对酒曲进行控制,或者官方制曲,或者对曲榷酤征税。而朱元璋则从源头控制,限制种糯米,这样使得酒曲缺少,从而限制了大量酿酒而浪费粮食的行为。 朱元璋在禁酒的同时,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诸如清代嵇璜、曹仁虎纂修的《續文獻通考·卷二十二·征榷考》“榷酤”条有:“洪武六年(1373年)令太原勿复进葡萄酒”。并且针对违反禁酒制度的行为进行严惩,不惜亲自斩杀名将胡大海之子,以儆效尤。 《明史·列传·卷二十一·胡大海传》记载:“初,太祖克婺州,禁酿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时大海方征越,都事王恺请勿诛,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关住复被杀,大海遂无后。”当然,这段历史不少学者怀疑其真实性,这当另说。不过,可以从中看出朱元璋当时禁酒之坚决。 2、很快放开酒禁征酒税 在明朝局势稳定,经济向好之后,粮食丰足,考虑到民风民俗,于是朱元璋便放开酒禁,允许百姓酿酒,同时废除前朝榷酤制和买扑制等专营制度,对酒征税。《大明会典》洪武初年大明令:“凡诸色人等,踏造酒曲货卖者,需要赴务投税,方许货卖,违者并依匿税科断。其自行造酒家用者,曲货不在投税之限”;“如卖酒之家,自无曲货者,须要收买曾经投税曲货造酒货卖,依例分纳酒课;若系自行造曲,亦需赴务投税。” 如果逃税,则予以严惩。《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八·征榷考·杂征中·课钞》:“凡客商匿税及卖酒醋之家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酒醋一半入官,于入官物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充赏。”另外“其造酒醋自用者不在此限”。 3、明朝酒税税额 关于酒税税额,《明史·志·卷五十七·食货志五》:“太祖初,征酒醋之税,收官店钱。即吴王位,减收官店钱,改在京官店为宣课司,府县官店为通课司。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意思是酒税并入商税,税率为1/30。 《續文獻通考·卷二十二·征榷考》记载:“(洪武)十八年(1385年)命酒醋课金银钱钞著为令” ;“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命各处酒课州县收贮以备用”;“(宪宗时期)令送光禄寺准塌房条税课钞,每岁所送十五万斤,如有存余留支用”。因而从明英宗时期酒税变成地方税,不再上缴朝廷。 《續文獻通考·卷二十二·征榷考》记载:“景帝景泰三年(1451年),定酒曲每十块收税钞、牙钱钞、塌房钞各三百四十文”;“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命张家湾宣课司,并在京都税司,凡遇客商,淮曲投税每百分取二”。其中“牙钱税”是对牙商(中介)征收的税,“塌房钞”是朝廷建设的交易场所的税收(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四年八月辛巳条:“上知其然,遂令工部,……为屋数十楹,名曰塌坊,商人至者,俾悉贮货其中,既纳税,从其自相贸易,驵侩无所与。”)。 5、小结 从上可知,明朝在创业之初,由于粮食紧缺,因而采取禁酒禁种糯米政策。随着政局稳定,又开放酒禁。并且吸取元代课税较重导致覆灭的教训,采取低税收鼓励经济发展。对于酒政,不但取消榷酤和专卖,而且不专设管理机构,正如明代大学士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道:“我朝不立酒曲务,而惟摊其课于税务之中”。 而且明朝对于酒的征税也非常低,对酒成品征税税额为三十分之一,对酒曲征税大致为百分之二,每块酒曲大致征收才100文。这样的酒政制度,极大地促进了酒业蓬勃发展,也使得酒令文化更为繁荣兴盛。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所言:“至今代,则既不榷缗,而亦无禁令,民间遂以酒为日用之需,比于饔飧之不可阙,若水之流,滔滔皆是,而厚生正德之论莫有起而持之者矣。” 二、明朝酒业繁荣 明代酒业极为发达,京都省城,酒楼酒肆林立,乡镇村落,酿酒作坊和烧锅遍布。诸如明朝沈德符编写《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畿辅》“建酒楼”条记载:“洪武二十七年,上以海内太平,思与民偕乐,命工部建十酒楼于江东门外,有鹤鸣、醉仙、讴歌、鼓腹、来宾、重译等名。既而又增作五楼,至是皆成。诏赐文武百官钞,命宴于醉仙楼。而五楼则专以处侑酒歌妓者,盖仿宋故事,但不设官酝,以收榷课,最为清朝佳事。” 自从元代蒸馏技术得以普及到酿酒上来以后,明代酿酒工艺更加完善,制曲和蒸馏技术日臻成熟,酒的种类非常庞杂,出现了青稞酒,而且果酒也不仅仅是葡萄酒,还出现了枣酒、桑葚酒、荔枝酒等,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编撰的《五杂组》记载了诸多酒类:“北方有葡萄酒、梨酒、枣酒、马奶酒,南方有蜜酒、树汁酒、椰浆酒”。 而当时名酒辈出,其中尤其以山西的烧酒和江浙一带的黄酒最具代表性。《五杂组·卷十一·物部三》点评当时天下名酒,有京师薏酒、烧刀酒,(河北)易州酒、南和之刁氏,(山西)襄陵酒、潞酒、葡萄酒,(山东)济上之露,(河南)东郡之桑落,江南吴兴之三白酒等。而明代号称第一的酒为平阳襄陵酒,明代刘龙《诗注》中载:“襄陵酒美,人皆知之,第以山路险阻,难以达于京师,古缙绅非宦游晋中者,鲜得尝其风味。正德初,西涯(李东阳)当国,邃老、柄铨二公尝评此酒为天下第一。”拙文《明代天下第一的襄陵酒为何现在默默无闻》曾论及,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 明代不但酒类繁多,而且酒器具更加庞杂,据明代徐会瀛编辑的《明本大字应用碎金》下卷记载,明初酒器就有23种:“尊、榼、欙、罍子、果合、泛供、劝杯、劝盏、劝盘、台盏、散盏、注子、偏提、盂、杓、酒经、急须、酒罂、马盂、屈卮、觥、觞、太白。”而这些,都是酒文化繁荣之表现。 三、明朝酒令 明达酒业高度发达,促使酒令文化更加繁荣,不但前代的传统酒令得以延续传承,而且酒令种类演变的更加花样百出,千变万化,尤其是以雅令最为复杂。关于酒文化酒令的书籍记载更是非常之多,诸如袁宏道《觞政》,谢肇淛《五杂组》,陶宗仪《说郛》,王征福《拇战谱》,潘埙《楮记室》,田艺蘅《醉乡律令》,许自昌《《捧腹编》,屠本畯《文字饮》,周履靖《狂夫酒语》等等。 明代小说传记流行,在大量的文学著作中都记载或反映了明代的酒令文化,其中以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最具代表性,文中有大量的酒令描写,非常详细。另外明末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沈榜的《宛署杂记》,陆容的《菽园杂记 》,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以及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两拍》中多有涉及,尤其以雅令颇为盛行。我们就从中撷取一些酒令趣事,以窥明代酒令文化。 1、苏乐壶投壶绝技 明代投壶酒令依然盛行,《五杂组·卷六·人部二》:“投壶视诸戏最为古雅。今之投壶名最多,有春睡、听琴、倒插、卷帘、雁衔、芦翻、蝴蝶等项,不下三十余种。惟习之至熟,自可心手相应。大率急则反,缓则斜,过急则倒,过缓则睡。又有天壶高八尺余,宾主坐地,上仰投之。西北士夫,多习此戏。” 咏叹投壶诗文非常多,诸如元末明初史学家王祎《赵将军歌》有:“月夜投壶翠竹下,风晨垂钓红莲滨”,宋禧《留题张德言书舍》有:“雨中春剪韭,饭后夜投壶”,高启《送人出镇》有:“如今四海无征战,雅咏投壶乐太平”,沈彬《元夜宴集》有:“灯月照中齐引白,笙歌声里重投壶”,史鉴《行台燕别歌》:“兴来投壶明月下,有行其觞庆多马”吗,王廷陈《别墅邀宾》:“投壶按鲁鼓,弄笛㨿胡床”, 谢缙《次陈景中会友诗韵》:“座上投壶客,应知有祭遵”等等。 而且明代投壶还出现了名家。据《宛署杂记·卷二十·都城八绝》记载明代嘉靖年间京城八绝之一“苏乐壶投壶绝”:“苏讳宣,某卫百户。自幼工投壶,高下左右,手无所不便。又能以己意创出新奇诡名异法至数十种,皆古所无。其尤难者,双飞倒卷数折而同入者曰'卷帘’;三矢并投而分中三孔者曰'写字’;背身投矢命中不失者曰'仙人背剑’。盖其工巧独得,非人所可及者。” 2、顶真续麻 顶真续麻是酒令雅令的一种,顶真和续麻是两种形式。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要求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而续麻,就是“接续麻韵”的意思,顶真的变化方式,只需要上句的结尾和下句的开头字词韵脚相同即可。因为古代汉语音韵中“麻韵”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所以用麻韵替代韵脚,简称“续麻”。 顶真修辞方式起源非常古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诸如《诗经·大雅·下武》有:“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木兰诗》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有描写“顶真”酒令。西门庆新铺面开张,请客吃酒。沈姨夫说:“请大舅上席,还行个令儿──或掷骰,或猜枚,或看牌,不拘诗词歌赋、顶真续麻、急口令,说不过来吃酒。这个庶几均匀,彼此不乱。”于是吴大舅行酒令:“顺着数去,遇点要个花名,花名下要顶真,不拘诗词歌赋说一句。说不来,罚一大杯。”吴大舅先起摇骰子,从一起,说:“一掷一点红,红梅花对白梅花”,沈姨夫说道:“二掷并头莲,莲漪戏彩鸳”,韩姨夫说:“三掷三春李,李下不整冠”等等,这就是顶真酒令。 在《醒世姻缘传》中则有描写“续麻”酒令,第五十八回,相于廷和表哥狄希陈等吃酒行酒令,狄希陈猜谜玩不过表弟,提议玩“顶真续麻”,每人说一句话,下一个人用他最后一个字开头,接着说,如此循环,说不上罚酒。先从相于廷开始,他说的是“两好合一好。”狄希陈接道:“好教贤圣打。”相于廷接道:“打翁骂婆。”其实是故意讽刺狄希陈那个凶悍的老婆。狄希陈认为这句话是相于廷胡编的,罚了他一杯。相于廷于是改成一句:“打了牙,肚里咽。”狄希陈接一句:“验实放行。” 相于廷认为“验” “咽”不同字,要罚酒。狄于陈辩解说:“咱说过也许续麻,音同字不同的,也算罢了。” 3、文字令 文字令是酒令雅令的一种,玩的文字游戏和文学功底,采用拆字或合字以及诗词行令,也是传统酒令之一。《菽园杂记·卷六》记载,明代祭酒(教育部部长)陈询性格直爽,在作翰林的时候得罪权贵,出为安陆知州。同寮饯行,行酒令,要求“各用二字分合,以韵相协,以诗书一句终之”。 学士陈循云:“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学士高谷云:“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陈云:“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陈询应该是有所感叹,酒令说出自己因为直爽被贬黜,可谓应景。 又如《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吴大舅的酒令,摇骰子,遇点饮酒,这个文字令非常巧妙,如下: 一)百万军中卷白旗(“百”字卷去“白”,为“一”); 二)天下豪杰少人知(“天”字少了“人”,为“二”); 三)秦王斩了余元帅(“秦”字斩掉“余”,为“三”); 四)骂(繁体“罵”)得/将军无马骑(“罵”字无“马”,为“四”); 五)唬得吾今/无口应(“吾”字无“口”,为“五”); 六)衮衮街头脱去衣;(“衮”字脱去“衣”,为“六”。衮:礼服) 七)皂人头上无白发(“皂”字无“白”,为“三”。皂人:养马官吏); 八)分尸不得带刀归(“分”字少了“刀”,为“八”); 九)一丸好药无人点;(“丸”字少了“丶”,为“九”); 十)千载终须一撇离(“千”字去“丿”,为“十”)。 可以看出,兰陵笑笑生水平要多高?不但小说精彩,就是连酒令都借着吴大舅的口,制作的如此巧妙! 4、江湖令 《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傅自新出的酒令:“小人行个江湖令,遇点饮酒,先一后二”,“一舟二橹,三人摇出四川河;五音六律,七人齐唱八仙歌。九十春光齐赏翫,十一十二庆元和。”所谓江湖令,就是酒令中嵌入四季、五行、八景、十二时辰等,遇点饮酒。 5、骨牌令 骨牌令是雅令之一,用摇骰子或摸骨牌,结合文字语言,点数或骨牌相投喝酒。如《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韩道国出的酒令:“头—句要天上飞禽,第二句要果名,第三句要骨牌名,第四句要一官名,俱要贯串,遇点照席饮酒。说:“天上飞来一仙鹤,落在园中吃鲜桃,却被'孤红’拿住了,将去献与一提学。”其余人依次掷骰子,如“天上飞来一鹞莺,落在园中吃朱樱,却被'二姑’拏住了,将去献与一公卿。”等等,其中“孤红”、“二姑”、“四红”、“五岳”、“绿暗”都是骨牌名。 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一回,月娘出令道:“既要我行令,照依牌谱上饮酒。一个牌儿名,两个骨牌,合西厢一句。”月娘先说个:“掷个六娘子醉杨妃,落了八珠环,游丝儿抓住荼蘪架。”不犯(未拿到所说的骨牌,同“不遇”)。该西门庆掷:“我虞美人见楚汉争锋,伤了正马军,只听见耳边金鼓连天震。”果然是个正马军,吃了一杯。该李娇儿,说:“水仙因二士入桃源,惊散了花开蝶满枝,只做了落红满地,胭脂冷。”不遇。…… 6、隐语 隐语,即猜谜语,同样为传统酒令雅令之一,在明代酒筵上比较流行。诸如《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八回狄希陈出了一个“鸡屁股拴线”,打常用的两个字,相于廷一下子就猜出来是“扯淡(蛋)”。轮到相于廷出谜,是“惧内掌团营”,打七个字的一种人。狄希陈猜不出,喝酒认罚,相于廷说出谜底是“怕老婆的都元帅”,其实是在暗讽狄希陈。 再如《捧腹编》收录元人编撰的《平江记事》一卷,其中有“两字隐语”一则,说达鲁花赤八刺脱国公,一日同寅后堂会饮,僚佐愿求一令劝酬,公曰:“吾不读书,弗能为令,但有两字隐语,请众贤商之,解者免,弗解者请一巨觞。”众曰如命。公曰:“一字有四个口字,一个十字。又一字有四个十字,一个口字。”在座者皆不能解,悉就饮。饮竟问之,公以箸画案上,乃“图(圖)”、“毕(畢)”二字也。 7、对对子 对对子也叫对诗或对联,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酒令雅令,上一人说出上联,下面对出下联,形式多样,变幻莫测,要求形式、内容或者其他文字方面的限制,诸如要求含有某些文字,或者谐音之类,对不出罚酒。 1)风花雪月对子 关于这类酒令记载颇多,以《金瓶梅》为例,第五十四回,西门庆为喝酒行令定下了“风花雪月”的酒令规则,即四个参与者每人说一句话,其中要依次包含“风”、“花”、“雪”、“月”四个字,说不出的要罚酒一杯,还要讲十个笑话。令官西门庆先来,拿起令钟,将酒一饮而尽,说道:“云淡风轻近午天”。然后常峙节接过酒来喝了道:“傍花随柳过前川”。应伯爵呆了半天讲不出来,本来要被罚酒,却又不甘,使劲憋出了一句“泄漏春光有几分。”由于说了别字,被罚讲了个笑话。 2)官职称谓对子 清代褚人获编笔记小说集《坚瓠集》中记载了一则酒令,说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在苏州做官时,一次一孝廉从江右来看他任部郎的弟弟,与宏道有同年之谊,袁宏道雇船备酒待客,并邀请长邑县令江盈科同饮。袁宏道出酒令说:“酒令要说一物,并暗合一位亲戚的称呼,以及与官衔符合。”首先指着船头水桶道:“此水桶,非水桶,乃是木员外的箍箍(谐音哥哥)。”其意指孝廉的弟弟现在是部郎(员外郎)。 这位孝廉见一船工手拿苕帚,便说:“此苕帚,非苕帚,乃是竹编修的扫扫(谐音嫂嫂)。”这时袁宏道的哥哥宗道、弟弟中道,都担任编修。江盈科正在沉思间,忽然看到岸上有人在捆稻草,便立即念道:“此稻草,非稻草,乃是柴把总的束束(谐声叔叔)。”孝廉本属军籍,侄子在军中效力。于是三人相顾大笑。 3)姓名典籍对子 相传明代还有互相拿姓名开玩笑的酒令。张更生、李千里二人同饮相谑,李千里先说酒令道:“古有刘更生,今有张更生,手中一本《金刚经》,不知是胎生?是卵生?是湿生?是化生?”张更生则反唇相讥,说令道:“古有赵千里,今有李千里,手中一本《刑法志》,不知是二千里?是二千五百里?是三千里?”。 8、急口令、说笑话 急口令,即绕口令,为酒令的一种;说笑话也是酒令一种,为插科打诨调节饮酒气氛的手段。如《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应伯爵不识字,不会玩“顶真续麻”,于是用“急口令”来应付:“一个急急脚脚的老小,左手拿着一个黄豆巴斗,右手拿着一条绵花叉口,望前只管跑走。一个黄白花狗,咬着那绵花叉口,那急急脚脚的老小,放下那左手提的那黄豆巴斗,走向前去打那黄白花狗。不知手斗过那狗,狗斗过那手。” 至于说笑话的例子,《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四回应伯爵讲的笑话:一秀才上京,泊船在扬子江,到晚叫稍公:“泊别处罢,这里有贼。”稍公道:“怎的便见得有贼?”秀才道:“兀那碑上写的,不是江心贼?”稍公笑道:“莫不是江心赋,怎便识差了。”秀才道:“赋便赋,有些贼形。” 四、结语 以上就是明代酒政制度和酒令文化的简单介绍,关于明代酒令文化,我们只是列举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事实上,明代酒令五花八门,非常庞杂,就如《金瓶梅词话》里面就有太多的描写,然而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介绍。不过可以从中了解,明代由于废除榷酤制度,允许民间自由酿酒,而且只需要上很少的酒税,因而使得明朝酒令文化异常繁荣,远远超过了以往历朝历代。关于清代酒令文化,我们下文详谈。 (未完待续) 2022/03/20榆木斋 主要参考书目: 《大明会典》明代官方编制 《明太祖实录》明代 董伦、解缙、胡广等修撰 《万历野获编》明代沈德符编写 《五杂组》明代谢肇淛编撰 《明本大字应用碎金》明代徐会瀛编辑 《金瓶梅》明代兰陵笑笑生著 《醒世姻缘传》明代西周生著 《宛署杂记》明代沈榜编撰 《菽园杂记 》明代陆容编撰 《觞政》明代袁宏道编撰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撰 《明史》清朝官方编纂 《續文獻通考》清代嵇璜、曹仁虎纂修 《坚瓠集》清代褚人获编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