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中医” 导语:在讲到桂枝汤证时,涉及到了自汗出一症,在这里对于汗症需要深入探讨,因为汗症对于中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问诊的十问歌中,第二个就是问汗,那么汗证究竟有哪些呢?自汗都是气虚吗?盗汗都是阴虚吗?临床应怎么治疗? 01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审辨汗症,着眼于阴阳虚实,精气与邪气的盛衰,《素问·评热论》说:“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表明精气与邪气胜衰与汗出的影响。 又如《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灵枢·经脉篇》说:“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 《灵枢·热病论》说:“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等等,由此可见,汗液的异常是脏腑阴阳功能失调的表现。 汉·张仲景将六经病汗出的见症分为挚挚汗出、自汗出、大汗出、手足濈然汗出,额汗、头汗出、汗出而喘、盗汗、黄汗等等。并根据出汗的性质、程度,部位来推断疾病的病机。如六经病的汗证可有在表、在里、为寒、为热、属实、属虚等不同,大大丰富了汗症的辩证内容。《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一章,详细论述了黄汗的证因脉治,对后世认识和治疗汗症也很有启发意义。 《诸病源候论》有“虚劳汗候”、“虚劳盗汗候”、“风虚汗出候”等记载。认为汗证多属阳虚、卫阳不固所致。 宋《类证活人书》说:“伤寒……自汗者九证,卫不和、伤风、风湿、中湿、中暑、阳明病、亡阳、柔痉、霍乱皆自汗”。 金·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将自汗、盗汗的病机归纳为“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虚寒之异焉。”“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金元医家论述汗证多从杂病着眼。 《丹溪心法·自汗·四十九》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对盗汗则认为“盗汗属血虚、气虚”。 明·李中梓《医家必读》将汗证按杂病与伤寒分别论述,眉目清晰,很有参考价值。张景岳《景岳全书·汗症》总结前人经验,提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将伤寒、杂病、自汗、盗汗等汗证统一起来,进行辩证论治,很有特色。 《伤寒论》关于汗证条文 一: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二:伤风自汗: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自发热,阴弱者自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三:风温自汗: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四:风湿自汗: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 五:中暑自汗: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太阳夏月感冒,而中暑热,其名曰暍。 六:亡阳自汗: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七:柔痓自汗: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一作柔痉)。 八:霍乱自汗:霍乱,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九:阳明自汗: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夜,大便因硬也。 十:误下出汗: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 十一:阳明潮热盗汗: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十二:在经盗汗,在脏盗汗:里未实而经有热.经热则盗汗出.盖杂病盗汗.为热在脏.外感盗汗.为邪在经。 十三:阳微结:伤寒七八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坚.其脉细.此为阳微结.有表复有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 02 后世关于汗证的辨证论治 1.营卫不和 证候: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或微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卫不固护于外,荣阴失守,则汗自出;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腠理不固,筋脉失养则恶风,周身酸楚;头痛、微发热、脉浮缓为风邪在表之征。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桂枝汤。药用桂枝、生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2)加减阳虚者,加附子、人参;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汗出多,伴失眠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酸枣仁;骨节楚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 (3)临证参考服桂枝汤后,宜啜热稀粥借谷气助药力,临床验之效较好。对汗出偏身者,为气血运行偏颇所致,治疗时应据病情酌加益气、养血、通络之品。 2.里热郁蒸 证候:蒸蒸汗出,或头额汗出,或手足汗出,伴面赤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苔糙,脉滑数。 证候分析,好饮多食,过食辛辣炙博厚昧,积滞酿热或里热素盛,致里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见蒸蒸汗出,面赤气粗或身热烦躁;津液为热邪耗劫故口渴引饮;胃肠积热,灼津耗液,肠燥津亏故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糙,脉滑数为里热内盛之征象。 治法:清热泄里。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玉女煎加减。药用生石膏、生地黄、知母、麦冬、竹叶、生大黄、枳实。 (2)加减大便秘结者,可增加大黄用量,或加厚朴;无大便干结者,可去生大黄、枳实;汗多神疲乏力,脉弱者,可加人参;食滞腹胀者,加莱菔子、焦三仙;烦渴者,加天花粉、麦冬、石斛。 (3)临证参考 清热泻下之药当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本证汗出虽多,但收敛药物必须慎用,以免留邪。本证常兼见胃阴不足症,治疗时应详细辨证。 3.肝脾湿热 证候:汗出而粘,色黄如柏汁,或染衣着色,发热,口苦,渴不欲饮,或脘痞纳呆,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酒浆,酿湿生热,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司,胆汁随汗液外泄则汗出色黄;胆热上扰则口苦、心烦;湿热蒸腾,外阻于肌表,则汗出而粘;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脾为湿困,则见脘痞纳呆等症;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皆湿热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薏苡仁、生地黄、柴胡。 (2)加减 口干喜饮者,加天花粉,重用生地黄;湿重而见食少,脘痞,手足心汗出甚者,加苍术、茯苓、陈皮、苏梗;汗出色黄染衣者,加茵陈、秦艽;阴囊汗多者,加黄柏、苍术。 (3)临证参考本证为肝经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复合证。辨证时,既要详审其主次而治之,又要同理脾胃,以绝内湿产生之源。对于热伤阴津者,更应仔细辨治,避免伤阴、助湿之弊。 此外,临床因外感湿邪。或内湿复感表邪而致自汗,汗出不畅,绵绵不绝者,治疗可据病情分别予健脾化湿,祛风胜湿,或淡渗利湿等治法,有热者兼以清热,常可选羌活胜湿汤、湿郁汤、黄芩滑石汤、五苓散等加减。 4.肺脾气虚 证候:汗出畏风,动则加重,伴呼吸气短,咳喘乏力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 证候分析: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久病咳喘,年老体弱,肺脾气虚,则皮毛不固,肌表不实,腠理疏松,气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则汗出畏风;气虚不耐劳作,故动则加剧;呼吸气短,咳喘乏力为肺气不足之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为脾气虚弱见症;舌质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玉屏风散加味。药用生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防风、麻黄根。 (2)加减气虚重者,增加黄芪、白术用量,或加党参、五味子;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恶寒,脉缓者,加桂枝、白芍;头重肢困者,去黄芪、麻黄根,加薏苡仁、厚朴、苍术、白芷;兼阴虚者,加生地、麦冬、五味子;兼纳呆,脘痞者,加谷芽、陈皮以助脾运。 (3)临证参考气虚自汗,疲劳感较甚者,一般可用黄芪六一汤(黄芪6份,甘草1份,生姜3片,大枣10枚)煮汁当茶饮;气虚自汗较重者,选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五味子。此外,桂枝汤亦可用于气虚自汗的轻、中型,无论是否夹有风邪均可选用。阳虚自汗,每易由气虚自汗发展而来,阳虚自汗临床特点常以面色咣白,畏寒,汗冷,舌润为主,治疗以益气温阳固表为法,常选用黄芪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5.心脾两虚 证候:盗汗或自汗,心悸眠差,气短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劳倦、忧思过度,伤气耗血,心脾两虚。气虚气不摄津固表则自汗;营血不足;入夜神气浮越则睡中汗出致盗汗;气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则心悸眠差;血虚气弱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无华;脾气虚则纳少,气短,神倦乏力;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健脾养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养心汤合归脾汤加减。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陈皮。 (2)加减兼咽干、舌红少津者,加麦冬、生地,减川芎、黄芪用量;眠差甚且梦多易惊者,加珍珠母或生龙骨、生牡蛎;汗出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先煎);形寒肢冷者,加肉桂或附子。 (3)临证参考心脾不足致汗出者,临床常以心悸失眠,神倦乏力为特征。此类患者病程多较长,兼夹症可较多。对于心脾气血两亏,兼阴虚、气滞、虚火,甚则痰浊、瘀血者,治疗时宜多方兼顾。 临证除辨证治疗外,尚可选用桑叶、天冬、麦冬、茯苓、山药、麦芽、百合、生地制膏制丸剂,或入粥煮(冬桑叶末另拌吞服),以养心脾,安神止汗。 6.阴虚火旺 证候: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腰膝酸软,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亡血失精,肺痨久咳,素体阴虚,热病后期均可致阴精亏耗,阴津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可致汗出,入夜尤甚;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精亏不能濡养腰府四肢则腰膝酸软;虚热内蒸则见五心烦热,颧红,潮热;虚火上灼肺金,肺失肃降,肺络受损则可见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当归六黄汤加减。药用当归、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 (2)加减汗出多者,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潮热甚者,加地骨皮、鳖甲、知母;耳鸣或目涩者,加枸杞子、女贞子、龟甲、菊花;干咳,咯血甚者,加白茅根、玄参、川贝母等。 (3)临证参考阴虚火旺之盗汗证,临床首选当归六黄汤。然本证又有阴虚阳亢及阴虚夹实火之不同。阴虚实火者每兼口渴喜饮,饮不解渴,尿赤,大便干结,舌苔多为薄黄乏津,脉细滑带数或脉滑有力,治疗时又可依所夹实火侧重于上、中、下三焦之不同,而加重黄芩或黄连、黄柏用量;阴虚阳亢者则以口舌干燥,腰膝酸软为特点,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加重生地、熟地用量;并可加玄参、石斛、白芍、百合等以加强养阴作用。对于阴虚盗汗,热象不著者,用白芍汤加百合、生地、玄参、淮小麦、酸枣仁、白薇、龙齿;盗汗量多者,可选用五味子汤,药如五味子、山萸肉、龙骨、牡蛎、首乌、远志、五倍子、地骨皮,以补肝肾之阴,宁心神之乱,益阴收敛止汗。 单验方 (1)冬桑叶末6g,温米饮调空腹服用。用治汗出较多者。 (2)麦冬、乌梅、五味子各10~15g,大枣10~20枚,水煎服,日1~2剂,分次服。用于阴虚盗汗。 (3)柴胡、胡黄连各等分,研末冲服。用于阴虚盗汗。 (4)仙鹤草30g,红枣15g,煎服。用治盗汗。 03 后世医家总结五病汗代参考 木热流脂之“油汗” 《柳州医话》:“木热则流脂,断无肝火而无痰者。”王孟英赞曰:“此语未经人道,余每以雪羹、龙荟治痰,殊与魏君暗合。”素体湿盛之人,土气旺而侮木。木气不畅,其人情志多不遂,久之则木郁而热生,炼津为痰。痰聚于内,其体局部津少而脂多,火无津制,其势更甚,直烤其脂,脂受火烤而油或出于面,而或流于背,只因痰聚之处不同,实乃痰火互结为患。是脂为汗也,治此王孟英尤专。 火灼气腾之“气汗” 火灼气腾之汗见于温病火热之邪充斥于气分、血分之证。唐容川《血证论·汗血》曰:“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气分、血分火热之邪,以津血为载体奔溢于外,发为气汗,即唐容川所谓阳乘阴者也,故其证气分见大汗出,血分见汗血即肌衄。其人内无痰食瘀之阻,里气畅达,但火邪独盛。热势甚而深,部分津液被火直化为气,腾溢于外。是气为汗也,治此气分用白虎汤,血分用清热凉血之法。 土郁湿蒸之“黏汗” 土气壅滞,运化失常。而湿淫于内,弥漫肌腠,如尤怡言:“人气之湿,属太阴所化,在气交之分。土兼四气,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备在其中,当分上下中外而治,以兼化四气,淫佚上下中外,无处不到也。”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久之湿郁化热而逼湿外渗于肤表,其性黏腻,故曰黏汗。是湿为汗也,治此三仁汤之属可为。 金迫水结之“凉汗” 金迫水结之“凉汗”即人常谓之“冷汗”。张景岳曰:“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能致汗。所谓寒者非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金凉而水冷,水顿结而随气脱出,遂见魄汗淋漓。其人身常清,数栗而寒,肤必冷如冰。是水为汗也,微者,扶正气,玉屏风散敛之,甚者,芪附汤之任。 水泄精夺之“精汗” 水泄精夺者,其人怠惰不振,疲乏无力,懒于言语,多思睡眠,时汗濈然由皮肤而泄。此因水失封藏,致阳气之精随水而夺也。是精为汗也。治此精汗,桂枝最善。 日常自我保健 出汗部位看健康,身体这8个部位出汗要当心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