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国爱家,也要爱家乡话

 吴语资料馆 2022-03-22

三门湾乡音

从读音及变调习惯上来看,广义三门话的区域远远大于今之三门县域。宁海、象山的南部区域,临海东部诸镇及椒北地区,甚至天台东乡区域,这么一大片范围内的语言相似度极高,这也是本公众号名为“三门湾乡音”的原因。

爱国爱家,也要爱家乡话

又是一年国庆长假。每年国庆,总能激发大家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国首先要爱家乡,深爱着家乡的人也一定是坚定的爱国者。同样,当深爱家乡的人于他乡听到一声家乡话时,也一定会令他激动万分——方言,是萦绕在游子心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是母亲的呢喃,是故乡记忆的依托。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就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是我们根之所在。当我们身处异乡,却连和自己家人都必须要用普通话交流、想听一口乡音而不得时,我们的乡愁又该何处安放?

可惜,当前的语言政策却让我们的方言面临迅速消失的悲惨局面。

20年前的学校里,普通话几乎只在课堂上使用,甚至不少老师也用本地话授课;而今,幼儿园里找不出几个会说本地话的小孩了。

从小说着一口流利而又地道方言长大的70后、80后们,当他们飞出家门,工作十几二十几年后,普通话已比方言还流利。他们中很多人的思维逻辑都换成了普通话,讲起方言来反倒磕磕绊绊,而且还是满口“地方普通话”——乍一听是乡音,却尽是普通话的语序和词汇;很多字也不知方言里怎么念,干脆比照普通话的发音来乱读。曾有大学生回乡作方言调查,说着同样的乡音,他和80岁的老人竟然无法沟通。

而当前肩负着让方言传承下去的最重要的群体——初为人父人母的80后、90后们,却几乎都没有意识到要保护自己从小就在说的母语:他们不知道方言是维系地方文化的纽带,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语言不过是交流工具而已。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普通话作为孩子的第一母语,逼得他们的父母都不得不操着蹩脚的普通话与孙辈交流。

或许,传统乡音的消失,就是我们最大的乡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一个语种的死亡和消失,都是不可替代的,等于我们永远失去了对这一部分人类思想的认知和理解。”今年919日,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开幕,大会发布了旨在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岳麓宣言》,这是世界语言资源保护的里程碑,它首次阐述了保护语言多样性对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倡议并号召国际社会就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而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方言保护的重要性,终有一天会推动社会进行实质性的方言传承和保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录音、摄像的形式来保存。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广播台和电视台都开办了本地话栏目,有的成名已久,当地已是家户喻晓,连主持人都成了地方明星,如阿六头、阿福等。然而,纵观周边各地的方言栏目,发现里面“地方普通话”的问题还是很严重,错音、白字也很普遍,尤其是年轻记者的本地话,简直不堪入耳。

一开始听说三门电视台也要开办本地话栏目,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希望我们的主持人和记者能经常下乡和几乎一辈子只在本地务农的老头们多多交流(当过村干部的老头都不行),一定会让你们受益匪浅。本人也大言不惭地毛遂自荐,建议你们多听听、多看看本人发表在本公众号里的本地话文章译读,如《母亲与三毛》、《春》、《揭榜》、《鬼节讲鬼》、《咬文嚼字》系列、《真实的朱元璋》系列等等,培养方言语感,稳固方言逻辑,尽量在节目中不说或少说三门普通话,尽量做到音准字对。

总之,对个人也好,群体也罢,保护好方言,就是保护好个体赖以维系的立身之本,也是给自己留下一方记忆里的美丽乡音与动人乡愁。

作者简介:
晨风,俗姓王,本姓许,80后,中年小叔,喜欢本地语言,不务正业的电梯销售工程师。


记录方言老话,

守望吴语乡音。

传承历史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