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五章 不明智
2022-03-22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五章不明智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天下乱术的根源,就是民众思想不正,社会共识不正。按韩非子
的话说就是既认可于尧舜汤武式的贤能,又认定烈士的刚烈。我们知道韩非子在之前几章已经说明尧舜汤武式的贤能只不过是“弑君曲父,危君非亲
”,而烈士的刚烈也只不过是“进不臣君,退不为家”,世人尊崇这样的人社会能不乱吗?尧舜汤武与烈士是一世之人,而他们所宣扬的思想却是传
世之学,可见其危害性有多大。这是韩非子反对儒家孔学的实质原因。韩非子认为人们所称颂的古代烈士“进不臣君,退不为家”,其实就是进则反
对君主、退则反对亲长的人,而且这就是乱世绝后的行为。韩非子界定的忠臣是不使君主陷入危险之境,孝子是不背判亲人,而孔子所尊崇的尧舜汤
武显然不是,世人所尊崇的烈士更不是。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韩非子的论说依据是《竹书纪年》这本书的记载,具体内容请参阅前章。其实,抛开
韩非子所讲的“尧舜汤武”与“烈士”,单就“进不臣君,退不为家”的行为看,就是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都是有背于中国传统的道德
观与思想价值。抛开所谓的封建标签,我们自古讲“忠孝”,进朝为官要臣服君主,不让君主处于危境之中,这本身就是为国为民的体现,退家为子
要富家乐父,改变家境让父母开心。现代社会我们依然讲忠孝,要忠于祖国,要孝顺父母。既是在市场经济讲个人主义的时代,我们也讲消费忠诚度
,也讲员工忠诚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忠孝都是社会关系中为至高的表现,臣忠诚于君,子孝顺于父,这既是自然关系的表现,也是人文精神
的体现。韩非子讲完了“天下乱术”后,依然没有放过舜与其父瞽瞍,继续深挖其恶。韩非子讲道“瞽瞍为舜父而舜放之,象为舜弟而杀之。”意思
是:瞽瞍是舜的父亲,却被舜流放了;象是舜的弟弟,却被舜杀死了。而现在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帝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
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韩非子的说法只是其中极不寻常的一种,他据此而论“放父杀弟,不可
谓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谓义。”意思是:舜流放父亲、杀害弟弟,不能称为仁;把君主的两个女儿娶来做妻子,从而取得天下,不能称为义
。关于娶尧的两个女儿为妻的事,正式的说法是《尚书·尧典》记,舜“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历史的真想
是什么我们可从证实,关键是我们能从历史的记载中获得什么,用于指导当下的我们。我们就按韩非子的依据而说,就是按现在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看
,舜确实不仁不义,既囚禁了尧,使其避位于己,还霸占了尧的两个女儿为妻,放在现在也是让人发指的事,人神共愤,得而诛之。可就是这么一个
不仁不义的人却被世人“为是而法”,真正是“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韩非子彻底提穿了舜的真面貌,打碎了世人所尊崇的对象,这就是前文
所讲要想打倒一种学说与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到这种学说与思想所树立的榜样。韩非子最后的结论是“仁义无有,不可谓明。”意思是:仁、义
全然没有,不能称为明智。反过来说,明智的人都是有仁有义的人。明智者,必是世俗者,既正视现实,又期许未来,既是实事求是者,又是理想主
义者,他们基于现实而努力改变,只为实现美好而崇高的理想。【瞽瞍为舜父而舜放之,象为舜弟而杀之。放父杀弟,不可谓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
,不可谓义。仁义无有,不可谓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加之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俗世界里,人之常情要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事要做,为了
生存适应不同的环境的心要有,总之,明智者必是环境的适应者,问题的解决者,人情的实践者,社会准则的执行者。完全按“礼制”去机械的执行,这不是仁义之举。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