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您的老朋友——藏史德云社的老布。
上期咱们讲了唐蕃国战的前两阶段,然后又讲了第三个阶段的前面一点,今天咱们接着中宗李显讲。
李显这老兄治国能力咋说呢,要说相当一般,可能都有点夸他了。
就从他坚持要把河西九曲送给吐蕃,这事上就能看得出来。
估计,他可能以为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以后,要不多送点礼物过去,别让这个养女再受了欺负。
但问题是唐蕃之间是赤裸裸的结构性矛盾,根本不是去几个公主,就能解决问题的。
金城公主出嫁四年多以后,两国再次陷入了战争泥潭。
这段时间里,唐蕃战争打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状态。
711—714年是公主入嫁后的和平时期;
714—716年战火初燃;
716—722年回归和平岁月;
722—729年战端再起;
730—736年又是和平岁月;
737—741年又变成战争年代。
之所以打出这种节奏,原因在于吐蕃作为战争的发起方,打上几年发现收益不高,就用金城公主的名义向唐朝请和,攒几年力量后再打一段。
这期间,吐蕃在从东至剑南,西至勃律,绵延数千公里的战场上反复尝试。因为打得实在是太频繁了,以至于金城公主和老公的关系差点破裂,公主甚至都有了出走克什米尔的念头。
我们上期说了,这场大舅哥和妹夫之间的争斗,让公主心里极度拧巴。
这种战和循环的状态,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终结,引爆点来自遥远的勃律。
737年,吐蕃进攻小勃律,勃律国王兵败投降,周边二十五国尽降于吐蕃。为巩固在小勃律的统治,吐蕃赞普还将公主苏玛禄嫁给了勃律国王。
吐蕃对勃律用兵时,玄宗曾置书要求罢兵,但被吐蕃拒绝。
为了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妹夫,李三郎命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奔袭两千余里,在青海西大败吐蕃,吐蕃大相乞力徐只身而逃。
崔希逸这哥们是个著名的背锅侠,等后面讲到具体案例的时候,我会仔细讲讲他。
这场大胜让李三郎很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就是王维奉旨去表扬时在途中所作。
738年6月,唐朝捣毁了立在赤岭(青海日月山)上的盟誓碑,并且禁绝了互市,由此唐蕃彻底破盟,各自调兵大打出手。
不过当时已经进入了“天宝”年间,这可是唐朝最牛逼的两段时间之一。
经济上的繁荣,让唐军跟打了鸡血一样,再加上这段时间里,唐朝咔嚓一下冒出了一票猛将。
崔希逸、杜希望、王忠嗣、皇甫惟明、王倕[chuí] 破、高仙芝、封常青、哥舒翰、王难得,随便摸一个出来,都足斤足两。
于是,唐军打出了一波碾压局,连吐蕃赞普的儿子琅支都,都挂在了战场上。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段时间唐军确实连续收复失地,重新控制了河西九曲之地,但吐蕃也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双方围绕着石堡城(吐蕃称铁刃城)的争夺,最能反映这种纠缠不休的状态。
石堡城这个战略节点,双方从咸亨元年(670年)就开始博弈,之后在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九度围攻,五度易手。
开元十七年(729),李祎攻下了石堡城,河、陇唐军声势相连,拓地一千多里。
开元二十九年(741),吐蕃以四十万人攻鄯州(青海乐都),痛击河陇节度使盖嘉运,重夺石堡城。
次年,皇甫惟明大败吐蕃三万余众,斩首五千余级。但连续三次攻石堡城都吃了瘪,还搭上了一个副将。
天宝六年(747年),唐将董延光再攻石堡城,再次失败,王忠嗣因协助不力,差点被李三郎给剁了。
两年后,哥舒翰卷土重来,双方围着石堡城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最终唐军以伤亡数万人的代价,重新拿回了控制权。
后面两次分别是安史之乱后和张义潮的归义军。
从石堡城的博弈可以看出,玄宗时的唐军夺回了战役发起权,也打出了拓地千里的战果。但吐蕃的回击也很有力,双方依旧处在僵持的局面。如果唐朝能把这种态势,保持个十几二十年,未必没有拿回吐谷浑的希望。
只不过,历史没有是如果的,因为渔阳鼙鼓已迫在眉睫。
第四阶段是赤松德赞与唐肃宗、唐代宗的博弈。
这个时间段是众多唐粉最纠结的时期,因为唐朝就是被按在地上摩擦。
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不只是打断了唐朝脊梁这么简单。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安史之乱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以后,汉族人的那股彪悍劲儿,好像一下子就给打没了。之后那两个汉族人建立的王朝,也不能说不想往西比划比划,但跟汉唐比起来,确实差了点意思。
说起安史之乱,我个人其实一直都认为,安禄山这个死胖子谈不上谋而后动,准备一举干掉唐朝,取而代之。
这场动乱烈度确实很大,但打得实在是乱七八糟,安禄山、史思明这俩货,从头到尾既没有战略规划,也没有配套政策。反正就是卯足了劲儿往西打,打到哪儿算哪!
唐朝这边呢,应对的也是乱七八糟,其实唐朝至少三次机会降低安史之乱的烈度,结果全都选错了答案。
但是不管怎么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被迫做出战略收缩,只能集中兵力固守关中,陇山以西全部放弃,就更不用说遥远的西域了。
“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白居易的诗,现在读来依旧感觉无限的悲凉。
综合各种唐史的记载,到了代宗的广德元年(763),兰州(甘肃兰州)、廓州(青海化隆)、河州(甘肃临夏)、鄯州(青海乐都)、洮州(甘肃临潭)、岷州(甘肃岷县)、秦州(甘肃秦安)、成州(甘肃西和)、渭州(甘肃陇西)等数十州相继沦没。
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吐蕃占据长安事件,也发生在这一年。
网上关于吐蕃三次打进长安的说法,我不知道依据是从哪儿来的。
反正我看到的史料就只有763年这一次,至于待了多少天,史料里倒还真是有两个说法,《唐书》记载的是十五天,《通鉴》里写的是十三天。
其实在这个著名事件之前,还有一件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儿,这就是唐朝和吐蕃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
这可比“澶渊之盟”早多了,结果网上不管是唐黑,还是蕃粉都跟那儿纠结进了几次长安,从来没人拿这个事儿出来说说。
你们这次听老布的节目算是来着了,以后可以用这次“鸿胪寺歃血”做黑材料了。
这个事儿呢,发生在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的正月,两国之间举行了一次会盟,虽然《旧唐书》上记载的是“吐蕃请和”,但大家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就当是唐朝那个怂样,谈能谈出什么好结果来,基本就是吐蕃说咋的就咋的。估计是条款实在太难看,汉地史料都很有默契地闭口不谈。
汉地史料不好意思写,吐蕃史料可写着呢,立在布达拉宫门前的《恩兰∙达扎路恭纪功碑》上清清楚楚地刻着,“唐朝每年要“岁贡”丝绸五万匹给吐蕃。”
条约签订后几个月(宝应元年五月),唐肃宗两腿一蹬死了。唐代宗李豫上来以后就赖账了,时任吐蕃大相玛祥仲巴杰,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进攻。
代宗广德元年(763)的十月,吐蕃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泾州(甘肃泾川县北)刺史高晖投降,给蕃军充当向导。李豫一溜烟跑没影了,长安陷落。
吐蕃在长安城把金城公主的兄弟李承宏扶成了傀儡皇帝。结果十几天后,吐蕃撤军,李承宏这倒霉孩子先是被李豫痛骂,然后不到一年就稀里糊涂地死了。
从这次战役上看,更像是一个惩罚性的军事行动,估计包括玛祥仲巴杰、恩兰·达扎路恭(唐史记做马重英)在内的吐蕃君臣,谁都没想到真能打进去。因为之前吐蕃围着陇山一顿打,把唐朝边将打得不敢出门,但也一直没有机会打穿陇山防线。
吐蕃可能根本就没有固守关中的计划,所以郭子仪诈称朔方军赶到,吐蕃就草草撤军了。
关于这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前因后果和背景内容,以后老布会仔细地讲一讲,现在大家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就行了。
吐蕃打进长安,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但它不是转折性的事件。
因为事件发生后,唐朝马上调整了军事部署,把最能打的朔方军和郭子仪、马璘、李抱玉这些狠人,都从东线调到了西线。
之后几十年间,两军就一直围绕着陇山打攻防战,吐蕃再也没能突入关中。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代宗,还有德宗朝的早期,一直都是躺地上挨捶的角色,吐蕃在河陇基本上予取予求的状态。
不过吐蕃也就是在河陇席卷碾压,西域唐军依旧在咬牙坚持。只可惜唐朝根本无力西顾,甚至唐朝君臣都准备放弃西域了。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以放弃安西四镇为代价请求吐蕃出兵平叛。当时诏书都写好了,结果四朝老臣李泌知道以后,气炸了肺,把德宗好顿喷,总算挡住了这事儿。
在剑南方向,吐蕃也取得不错的进展。不过这种进展不是吐蕃克服了群山的影响,而是唐朝自己玩拉跨了。
杨国忠在滇北发动的天宝战争,彻底将南诏国推到了吐蕃一边。
有了南诏这个重量级砝码的加入,整个剑南唐军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只不过,崇山峻岭的影响依旧巨大,唐军也学乖了,不管吐蕃怎么挑动,就是不出门,总算是守住了通向四川平原最后的通道。
最后一个阶段:赤祖德赞(热巴坚)与唐德宗、宪宗时期。
唐德宗是个变化特别大的皇帝,执政的前半段,他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自从受了泾原兵变的打击后,李适就妥妥地躺平了,开始任用宦官,大肆敛财。
但也就是在德宗的后半段,唐蕃的战争格局开始出现了变化。
这种变化来源于战争的双方,吐蕃这边狂攻了几十年后,终于显出了疲态。也就是说,能打下来的地方都打下来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也就意味着,吐蕃的战争收益开始摊薄了。
唐朝这边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终于缓过点劲儿来了,虽然藩镇割据的问题依旧存在,但至少东面形成了一个平衡。
而且四朝老狐狸李泌,又给德宗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
(要说李泌这个老狐狸,算得上整个唐朝数得着的战略大师。等讲到了这段,老布要好好扒扒这老哥。)
这条釜底抽薪的大战略,就是“北和回鹘、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则吐蕃自困”。
随后,李泌废了吃奶的劲儿,才算说服了德宗,同回鹘实现了和亲。和亲之后,回鹘可汗也真给老丈人面子,羞辱了吐蕃使臣以绝联络,然后还给德宗上表说:“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
这话的意思就是,“以前咱们论兄弟,现在我娶了您闺女,就是您半拉儿子,要是吐蕃那小子再揍您,我踢死他!”
而后几十年间,回鹘和吐蕃在西域展开了血腥的争夺战,双方都过大胜和惨败的战例。
在剑南方向上,唐朝也出了一位战略家,名叫韦皋。
这哥们要说上阵杀敌的能力,确实不咋厉害,但要说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在历任剑南节度使里都得排前面。
他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运作,成功的把南诏和川西羌,又拉回了唐朝身边。
贞元九年(793年)五月,南诏国王异牟寻遣使上表,正式归唐。
次年正月,南诏便大破蕃军于神川(云南丽江县境),连拔十六城,俘虏亲王五人、军队十余万。
拿回了当地人的支持,剑南唐军的态势大大缓解,开始有力量主动出击,寻求歼灭蕃军的机会。
说完了西域和剑南,我们再看河陇方向。
吐蕃在这个区域确实占据优势,围着陇山防线打了几十年,但陇山之外有个地方一直在唐军手里,这就是灵州(甘肃灵武)。
吐蕃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开始,打了十次都没打下来。灵州打不下来,倒不是因为灵州地形有多险要,而是这地方驻扎唐朝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朔方军。
啃不下来灵州,吐蕃换个一个套路,用截断灵州和关中的方式,来孤立灵州。
位于二者之间的盐州(陕西定边)成了争夺的焦点,几乎打出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味道。
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 开始,蕃军连续围攻盐州,终于在贞元二年(786年)得手,吐蕃大相尚结赞撤军时,“焚其庐舍,毁其城,驱其民而去”,盐州成了一片废墟。
德宗贞元年间,关中唐军逐渐开始反击,重新控制盐州成了重中之重的目标。
贞元九年(793年),为了重新修筑盐州城,唐军在泾原、山(陇山)南、剑南三个方向主动发起进攻,牵扯吐蕃军队的注意力。而后,令唐将领三万五千人重修盐州城,严令必须朝发而夕至。
为了跟时间赛跑,盐州唐军昼夜赶工、拼死筑城,不过二十日便将城墙修好。
筑城期间,灵州唐军、关中唐军都走出城关与蕃军野战,就是为了阻滞吐蕃对盐州的袭扰。
复筑盐州城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代表着即便是在吐蕃占优势的河陇地区,唐军从之前躺地上装死狗的状态,缓过来了。
但争夺盐州的大戏,其实才刚刚开始。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卷土重来,盐州再次反复易手。
当年七月的十八日,吐蕃大相论莽热兵围盐州,二十九日蕃军攻克麟州(陕西神木)杀刺史,毁城郭,大掠居民。
九月,盐州节度使被迫弃城,蕃军再次将盐州城焚毁。
为了缓解朔方的压力,唐朝用了“围魏救赵”之策,命剑南节度使韦皋兵发川西。
2万剑南唐军兵分9路,杀向吐蕃控制的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吐蕃称无忧城)、松州(今四川松潘)等地,维州之战爆发。
在南诏和川西诸羌的配合下,唐军先后攻取7城、5军镇,焚毁堡寨150座,斩万余人,俘六千余人,受降三千余户。
川西的局面,让赤德松赞倍感压力,他在康区发动了大料集,并让在朔方的论莽热,即刻南下解围。面对驰援的蕃军,韦皋在群山间设伏,大败论莽热的十万大军,生擒论莽热“献俘阙下”。
论莽热也有幸成了唐蕃战争史上,品级最高的吐蕃俘虏。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盐州城下风云再起。
吐蕃为报复前一年,在定远(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东南)城下之败,兴兵15万再攻盐州。
盐州刺史李文悦亲自登城据守,连续击退了蕃军的进攻。残酷的攻防持续了27天,盐州唐军终于等到了援兵。
凤翔、泾原、朔方三个方向的唐军,全都展开了救援,归属唐朝的沙陀人可带兵前来。
在唐军内外夹攻之下,吐蕃大败,唐军奏报上写的是,“杀戮不可胜纪,驱其余众于芦河,获羊马驼牛万数”。
元和十四年的盐州之战,是围绕盐州的第六次大战,也是最后一次盐州之战,同时也是唐蕃国战的终战之篇。
战争打到这里,双方都已经打得精疲力尽了,于是和平在献祭了足够多的血肉之后,再度降临。
公元821年(唐穆宗的长庆元年),两国分别在长安、拉萨、边境线上举行了三次祭天盟誓,其中拉萨盟誓立的会盟碑,现在还矗立在大昭寺门前。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唐蕃边境基本保持了平静,唐朝开始专心在河南、河北削藩,吐蕃则在崇佛之路上越走越远,直到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恢宏的吐蕃王朝猝然崩盘。
我们用了三期的篇幅,两万多字的文稿,也不过就是蜻蜓点水般的,叙述了唐蕃战争的进程。
这场举世无双的生死搏杀,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之后的节目里,我们会沿着时间线,仔细分析每一个具体战例的背景,尽量还原这场宏大战争的全貌。
这期就到这儿了,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们,希望大家帮们转发、评论、五星好评,谢谢大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