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晓林:范曾先生与大师差距——书法篇

 yzhkl 2022-03-23

范曾先生书法的优劣

刘晓林

范曾先生自言能书,而且自认己书可以与前贤之书一试高低。能书如果解释为可以写字的话,易理解、易接受;自然我也不会对先生的“能书之说”,提出质疑以致要推翻其说。

中国书法之于中国之于世界较中国绘画之于中国之于世界形式当更为独特、意义当更为凸显、标志当更为精当。甲骨篆隶,汉魏碑铭、狂草逸行者可耀万古而不湮;钟张羲献、颜欧柳赵、苏黄米蔡者足撼百代而永屹。

中国书法之美堪与日月争辉,能书如孙过庭者尝留美文《书谱》记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如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美则美矣,若此之美可于“狂来轻世界, 醉里得真如。”的怀素上人笔下见,可于“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的羲之右军笔下见,可于“浑厚天成,精深博大,所以为有唐一代之冠。”的真卿鲁公笔下见----于范曾先生的笔下可见吗?我无言,谁可以子丑寅卯的告诉我!?

青藏高原高则高矣,没有人无视你的存在。然较之喜马拉雅山之珠穆朗玛峰如何?“地壳”要经过多少次变动两者方能处于同一高度!

范曾先生于书法有论:“戊寅年始悟书法用笔最忌妄生圭角,空作抖擞。读唐人碑,又感法度深严,抑性舍灵,乃幻变古规,自造家法,自信不轻让褚虞。”

戊寅年是哪一年?应该是指1998年。艺术上的感悟到是一层面,做到心手双畅时是另一层面。平心而论,他在书法上颇为忌讳的“妄生圭角,空作抖擞。”之弊存在的时间确实不短,以至现在仍然可以看的见影子的存在。尤其前期书法多波折具棱角,故意为之,欲舒而不展。

“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槎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整体而言,范曾先生偏骨气而少遒丽。

近年(60岁以后)所作则改观不少,有意削凌厉而追圆润。艺术若想至臻境莫不经过先得平正,复追险绝,终归平正之途!对于皓首穷经的范曾先生而言,他定知无疑。书画之妙,自然天趣不可少,少则艺未得全。”先生的书法一如其绘画,心追手弛,俊逸开张,已属不易!

“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此种境界他达到了吗?范先生自己应该知道。

书法当为书法,岂能少的了记文之妙。先生书法作品少字甚为可观,多字成文则失色不少。上佳的书法作品犹如上佳的文章理应做到“取一字如芙蓉出水,取一行如岸柳轻,取一篇如珠落玉盘。”

换言,如果作品的局部很美,整体更美才是。维纳斯何以断臂?“一体”之和谐、“一体”之了无挂碍远胜局部(一字或数字)之鬼斧神工。以此来衡,先生之书法较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诸位之书法是优劣当判的。

诚然艺术之道,专擅已难能。范曾先生楷书虽称之与前贤相抗衡实属溢美,但在中国当代书坛还是相当不错。而书法作为阐释宇宙变幻之妙、表述人类襟怀幽微的绝好方式,不得不提到“书法之颠”的行草书。

如果有人称自己的书法绝伦能书的话,是不是应该向世人展现一下自己的行草书呢?至少行书、草书任一也可!也许是先生故意密不示人,想做流芳之用,我无缘窥佳作之美!如此,我怎能对先生所讲自己可以与前贤做比的“能书之说”信服呢?

刘晓林:范曾先生与大师差距——书法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