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医药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河南奇兵 2022-03-23
方剂学教材解释不了《伤寒论》中的用药,仿佛是两个体系的东西。直到后来看到了《神农本草经》才恍然大悟。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物学典籍之一,要早于《伤寒杂病论》,是伤寒论的用药依据。可以说,不读本经,难解伤寒。
举例来说:
《本经》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观《金匮》治“妇人腹中诸疾痛”的当归芍药散,治“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癥痼害”的桂枝茯苓丸,治“寒疝腹中痛”的乌头桂枝汤,治“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诸方俱用芍药。尤其值得提的是,后世一些本草书记载芍药能“敛阴”,故一般不用于小便不利之证;而《本经》却言芍药“利小便”。
观《伤寒论》太阳篇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少阴篇有真武汤,俱用芍药,用治“小便不利者”。
如薯蓣一药,《本经》载其“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仲景《金匮要略》即重用薯蓣为君,制薯蓣丸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本经》载麦门冬主“胃络脉绝,羸瘦短气”。《金匮要略》亦重用麦门冬为君,制麦门冬汤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此证乃胃中津液枯燥,肺失濡润所致,麦门冬汤为培土生金之法。
《本经》谓泽泻能“消水”,“久服耳目聪明”。《金匮要略》即重用泽泻为君,制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取其消水之功,水气一去,则耳目聪明,冒眩自除。
仲景方多用茯苓,《本经》载其“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恶……烦满咳逆……利小便'。故《金匮要略》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的苓桂术甘汤、治“脐下悸者,欲作奔豚”的苓桂甘枣汤,均重用茯苓为君药。《金匮要略》又有苓甘五味姜辛汤“治其咳满”;五苓散、猪苓汤皆用茯苓以利小便。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一样,确为探求中医本质的津梁之书。熟读本经、伤寒,何愁不能登堂入室。普通中医爱好者,也可以从本经中领悟养生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