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山溪水皖河流 皖国古风留皖口

 平面居士 2022-03-23

皖口前世今生


图片 图片图片

金轮悬碧,冬日可爱,微风指面,江雾氤氲。

元月18日,我循着宜城皖河口路,经走沙漠洲码头,当靠近长江岸边时,溯江再拐向西,去寻找皖河口。

作家甲乙曾只身走过皖河口。感言:两水交汇处,有一种神秘的宁静。

人立岸边,见江水茫茫,轮船驰游;扬子北岸、皖河东西河堤,芦荻茂密,沙滩拥岸。

深冬季节,皖河与长江交汇处,水位低浅。皖河走过一段S弯临近长江时却突然挺直,两道水系,一粗一细、一横一竖,在地面上划出了一个美丽的“T”。图片

    图片

    这就是皖河口,枯水季节,它没有料想的那么弘阔壮丽,激荡澎湃,淃涟湍涛;江岸河堤也不见崩岸裂石,只有细沙绵延,轻浪拍岸;冬季中的水流温顺清冽而多情,在深岸芦荻夹持中,仿若游走的蛇蛭,曼妙蟠曲。如久不见情人故交,象是一对高雅的文人,涟漪不掀、波浪不惊;或是淑娴的名媛知交,切切私语,温文尔雅。二者如此这般或温柔或桀骜,不知相生相伴千载万年。

举目一山水,成就亿万年。皖河是猴年马月由小溪拓展为如今壮阔的水河,尚不见考据,但也不很重要。人们能知:皖河由皖水、潜水、长河三大支流组成,以发源于岳西县境黄梅尖南麓的长河为正源,湍濑流淌227千米于安庆西郊注入长江。确切地说皖河是自石牌镇普济村陶湾,即长河与潜山王河镇的潜水交汇点到长江口段,长约42千米。

日西月复东。在地图上,皖河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可她是长江在八百里皖江上最大的支流。她的水面在汛期最宽处可达数公里,变成浩渺的湖泊(在山口乡与海口镇当中,形象称为:七里湖八里湖);在冬天枯水季节则变成细长的溪流,河床最窄处只有几十米(入江口处)。

皖河入江口东岸是沙帽洲西南隅由石门湖冲积的沙滩高岸,西岸侧是海口镇红旗圩东堤(1925年筑)。

如当年长江入海口,由春秋时见史籍在扬州、镇江北一般,皖河口也长叹:我虽体量小,“也作牡丹开。”

百度百科:公元260年前后,皖河口在石牌(古称石),嗣后随着长江洪水淤积,皖河泥沙扩散,河口逐年东移,近300年间由安庆海口镇菖蒲夹(皖河对面是山口乡虎形村)向沙帽洲间延伸。

安庆市皖河北滨有古皖口,背依柏子山,北望石门湖。(百度百科)

到唐宋元朝时,皖口推移至今山口镇,距安庆市市区西8公里处。山口乡皖国故地和皖县治所,为古皖水入江口,又为因而得名。

在皖河大桥西南堍是大观区海口镇河口村。至于它的取名是否受皖河口入江口的影响,我未能进行考究了。

皖口是怀宁县古代政治重镇,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怀宁县(东晋始有怀宁县名)分为四个县:皖城、安乐、梅城、皖阳,其中皖阳县县治设在皖口,设置时间一年左右。

这是皖河口的前世今生简影。

“皖河口”或“皖口”之称谓,我能见诸文有如下史料登载。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得意时的李白,乘舟过皖口,回眸望皖山,遥看“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喟叹出“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那是安史之乱755前年的“我靠岂是蓬蒿人”的青莲剑客。然而,先生终生未能踏入皖山。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太学博士李涉路过宜城前往九江看望弟弟——江州刺史李渤(元和十年815年也就是七年前,白居易在九江做司马时,写下的千古名篇《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不料船行到皖河口,被一群强人阻截。劫匪吆喝责问与客人对答中,平素也喜弄点诗文的匪首得之被劫之人是其仰慕的李大博士,小心脏激动一跳一跳的,涨红着脸说道:偶是你老的粉丝,烦请主公为小的赐诗一首。远离乡梓在这荒郊野外能遇上自己的拥趸,李博士也来了些兴头,于是,从者纸墨侍候。“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井栏砂宿遇夜客》开笔而就,夜客头人大喜过望,不但不要李涉的一分钱财,反而送了许多财物给他。唉,有才之人到处混得腰圆肚饱。“井栏砂”这个皖河口地名,由《井栏砂宿遇夜客》在偶所见史料中第一次看见。

南唐元宗李璟也就是李煜他爸,961年被北宋赵匡胤挤压迁往豫章既为现今江西南昌。龙船过皖口,失意沮丧的李璟壁立甲板而眺西方。见一山绝崖巍峨,问跟随伶人李家明。“回首皖公山色好,日斜不到寿杯中。”这是当年汉武帝封禅祭拜天地的南岳呗。有才的人像张帝一样,能用诗词作答,既能解题又有文采。

王安石是江西抚州人。1051年至1054年在舒州任通判。上回故里,下去汴梁,半山先生该当数次进出皖口。《别皖口》、《过皖口》、《渡长安岭至皖口》等对皖山皖水吟唱过多首赞美诗词。

黄庭坚作《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山谷道人是王安石学生,同为江西老表,元丰三年1080年,首度寻访舒州,宿溪口、抵皖山,一生共为皖山皖水题诗三十余首,现今,天柱山石牛洞上仍能见其摩崖诗作。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八月二十七日,陆游自家乡山阴(绍兴)启程赴任夔州任通判,逆江而上,经皖口至赵屯,其后作《入蜀记》中有:“是日大风,至暮不止”,“乃泊夹中”。登岸皖口,伫立于当年王师破江南大将朱令赟水军处,北望正见皖山。陆游不见其到过舒州,但其父陆宰却在舒州任职十多年,并曾拜访三谷(祖)寺长老惟照。

明代的曹学全诗作《皖口阻风二首》,刘基诗作《江行,为余庭心》。清朝时汪宗周诗《舟过皖城》,施润章《李阳驿至皖口》《侯风皖口》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见网上有人具文:安庆第一井“四眼井”,是市区唯一还在使用的千年古井,是“千年古皖口、此地宜为城”的历史见证实物。四眼砂井,始建年代不详。于是说皖河口在今大观区四眼井左近。安庆城内有多座四眼水井,而今最近皖河口应当是位于沿江西路189号门前,并立有“四眼井”石碑的,人们仍然探见井中清澈井水由新筑石质围栏佑护的那座。要说此井是“井栏(阑)砂”不敢苟同,不仅称谓没见这两井为同一物件的文字;又当年的皖河水怎能流过已早于明代前已构筑了安庆城墙,更何况沿江西路四眼井与柏子山应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据此,我还是认为皖河口只少明代时前后当是在现在的山口乡柏子山南麓下石门湖岸,尽管那座“井栏砂”井早已湮没于时间的尘埃中。
图片

 图片

同马大堤由来

图片

说过皖河和皖口,下面再扯扯皖河西岸的同马大堤了。

同马大堤始建清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起筑直接原因是:随着长江从江西九江到安徽安庆段河道南移。江北出现了数段渚洲河汊,洪水期时江湖一片,遥遥连绵数百公里;枯水季节滩地空阔,茫茫接续量度万顷。这多片洼地、沼泽、河滩江水掠过后,积淀下多米深的河泥细沙,膏腴肥沃,特别适宜混合物生长。开始人们按江水进退节奏择秋冬种植,多有被洪涝侵害,后来便由政府组织集中人力挑土筑坝,连片成堤,基本保证了四时均能播种,这些围堰地域便是旱涝保收丰饶富庶之地。因而有鱼米之乡怀宁石牌,水美田肥的宿松复兴,还有岁丰年稔大观海口。

同马大堤上接湖北省黄广大堤末端段窑,下抵怀宁县官堤头,全长约175.5公里,其中长江段堤长138公里,皖河段堤长37.5公里。大堤保护区内面积2310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宿松、望江、怀宁、太湖4县,保护总耕地面积18.67万公顷。

从奠基到加筑,渐而由小到大终形成现今体量的堤埂。防洪控制水位安庆市为17.4米,段窑至皖河河口为20.89米~17.5米,官坝头至皖河河口设计水位为21.85米~17.5米。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上世纪五十至九年代,当逢岁暮年寒时,政府都要组织,临近乡镇村组庄户人挑坝固堤。我出生和初长时都在皖河与大坝之间一块小台地---上石牌。每当年未农闲时,本家和邻里每家都住着上十个青壮民工,男女都有,个别大的年纪也有,是从事后勤做饭的伙伕。那些人带着一床被絮一担粪箕或是一把铁锹,再就是一副碗筷。那个时期生活条件都差,他们多是吃从家里带来的装在一节竹筒内煿好的腌菜。叫我好奇的是这个盛装咸菜的粗竹筒子,用一毛竹段(有:上竿环、节内和下箨环二环),刮去竹青,在上竿环下适当位置切开做成卯榫状,穿上麻绳手拎着,时间用长了成古铜色,据说内里的菜吃上一周十天不会坏。我喜欢吃他们的大锅饭,蓬松松的、一粒粒的,散发着稻米的香味,那煮饭中舀出的饮汤,泡上黄脆的厚厚的锅巴,那种香脆妙不可言,没菜也能㧚几碗。最好的吃是很少见的大锅红烧肉,方方的,一层素的一层肥的,栗枣色,进口爽口香糯,入腹油润馥郁,真乃美味,想来都淋口水!今个儿想起口内生津。晚夜收工,女人们做女工打鞋底,男人们抽黄烟说着浑段子。那时融乐无拘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犹如昨天。

皖河哪年战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石牛山石牛洞。石牛洞里一洞人,不要我癞痢进洞门,嫌我癞痢又腥又臭。”这首我至记忆犹新的“儿歌”,约是1859年9月福州副都统多隆阿率军夜袭石牌镇时,“长毛”躲进现今怀宁县平山镇石牛村石牛洞时,被洞内的太平军赶出来时吟唱的。那个石牛洞不大也不深,1977年我曾与好友一起进入过。在石牛洞西南面不边的猫山上,有一段战壕,据说是太平军开挖的,我们也曾在里面捡拾到过生锈的箭簇。正是石牌镇被清军攻克,湘军胡林翼、鲍超才得以进攻太湖,从而拖拉了陈玉成,困战不胜后而败退潜山。继后,随着潜山、枞阳失陷,进占桐城失利,1961年9月日湘军攻下安徽省会---安庆府,为清军1864年7月19最后夺取江宁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次封建帝制时皖河段石牌镇与战争的交往打斗史。太平天国时,湘军围攻安庆至解救南京,曾数度屯兵于皖口附近。
图片

图片

有人罗列清朝以前皖河流载几次重大的军事争战。

公元228年,吴国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术诱敌曹将曹休(皖亳州人)。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现潜山)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山口乡),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桐城境)。斩俘魏军1万余人。

诸葛恪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聪慧体腴。约在237到238年诸葛恪屯兵与曹魏水战。请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他到皖口后,派轻兵袭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然后回军。

公元550年,梁朝叛臣侯景(围台城饿死“菩萨”皇帝86岁的梁武帝萧衍那货)派手下将领伍约、卢景晖杀鄱阳王世子萧嗣,梁将王僧、徐文盛出兵讨伐,侯景亲自率军至皖口,在皖口一带对峙达三个月。

公元903年,宣州节度使田君与吴王杨行密(皖长丰人)有怨,勾结朱全忠(朱温被亲儿子朱友珪砍了头的后梁太祖,皖砀山人)对杨进攻,杨调李神福应战。

据高天流云《这就是宋史》载: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下旨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统军十万,战船数千艘,在石牌造浮桥。南唐洪州节使朱令斌率众15万援金陵,至皖口为宋师阻击,战舰被烧,朱令斌大败被执。11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攻打南唐。攻取后又迅速撤离,其落脚点就在今日安徽怀宁石牌镇。

皖河皖国风情

图片

   “三山”中南岳今为湖南省的衡山。而隋朝文帝前,中土大地上南岳是指如今的皖山天柱山,且是由由汉武帝刘彻赐名。元封五年即西元前106年冬,刘彻南巡封禅,自浔江顺水而下,入皖河口,高船大舮,逆流而上。经石牌,循潜水,莅(公)皖山(天柱山)祭南岳,陟(母)皖山-明堂山而拜明堂。秋风客也曾伫立安庆北岸盛塘山登云坡和枞阳射蛟台。领导一兴奋,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笔墨侍候,武帝洒洒洋洋《盛塘枞阳之歌》一挥而就,于是有了现今的枞阳县名和安庆之前的盛塘的名称。之后,东晋堪舆家诗人郭璞寻圣人足迹,驻足于登云坡,见扬子江壮阔雄浑、吉云瑞风,仍为七宝福地,连声赞叹“此地宜人。”安庆---宜城叫响了1700多年(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和绍兴十七年两说,即1117年或1147年,2017年安庆市曾举办过一系列纪念建城800周年活动)图片

图片
图片

   石牌旧名宜塘,又名石牌口,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南唐,为长江阻隔,后来纳儒生樊若水浮梁渡军计,“先试舟石牌口,三日而成,移采石,不差尺寸”。此样算来,石牌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在皖南地区称得上是古老集镇。(安庆晚报2008年2月18日)。

至于石牌那时是否形成集镇,不能用揣测或望文生义为据。成为古老集镇应具备一定客观条件:如,人口地域规模、市井交易状况;古建碑刻、陈年传闻,风采人物,以及古意年头的地名。最好发生的情事和建造物件与皇家宰府联系上更妙。而这些,仍未见诸记载或发现,可惜的是肥美的土壤,没能寻找到有文物意义上的构筑物,相反地表水很浅的沙土,表明此地曾经是沼泽水乡。没发现不代表没有。石牌也有其活着的文物和传承:其首,当应是“贡面”,它在历史中的出现是宋朝初年赵匡胤时。说是石牌有人在京城做官,古稀年其弟将家乡石牌“长寿面”送进汴梁,其兄又将此面孝顺宋太祖赵匡胤做“御膳”。太祖入口称誉此物美味珍馐,传旨进贡,故称“龙凤贡面”。二是,北宋时由王安石从石牌带到开封敬奉神宗皇帝,赵顼品尝后龙颜大悦,交口称誉,并下诣称谓“顶雪糕”的“贡糕”。
图片
图片
图片

皖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曾在春夏丰水期行驶过小轮,我这代人不仅见过也曾承坐过。小轮上可达潜山的黄泥港、王河,停靠上石牌鲶鱼头,下至江家嘴(江镇)、洪镇,止于安庆港。如不错当时从石牌到安庆“那张旧船票”只需6角钱。黄泥港因有了轮船,商贸兴隆,时称“小上海”。也由此因,上石牌比下石牌热闹和兴旺。沿着四平、北闸两条街道,青石街面,二层门脸,木板铺门、木质柜架,小瓦青砖马头墙,好个江北的小江南。商铺架肩接踵,各色物品应有尽有。  

怀宁县政府曾坐落于作为省会安庆市中,称为首府首县。石牌老人说去安庆是下省里。安庆西门至今还有修新如旧县政府遗址。1949年4月下旬怀宁县委政府暂迁洪镇陈氏祠堂(《怀宁县志P33》),10月3日,县委、县政府迁驻石牌。

    皖国。安徽简称皖的来由因是商朝至春秋时的位于今天潜山市的古皖国的缘故,此地有北宋前称之为南岳的皖山(皖公山、天柱山,石牌一带的年大的人都称其“万山”),这一般人都晓得,而如今潜山市黄梅镇曾是皖国的都城一般二般人并不一定知道,如此,皖公就是安徽人土著的先祖了。皖国皖山皖水皖河皖城,安徽简称“皖”由此而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至于得名谁前那个在后,见仁见智,只能是专家学者们探明了。图片

山口乡是怀宁县古代政治重镇,前些年曾有此地为古皖国的考证。也曾先后两次作为怀宁县县府所在地。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怀宁县分为四个县:皖城、安乐、梅城、皖阳,其中皖阳县县治设在皖口,设置时间一年左右。第二次是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到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设置县治时间43年。此地还有一座城隍庙,建庙距今约有7百年。

山口乡沿皖河东岸遗存着大量文物胜迹,距岸十多米的河床上有古城墙遗址,枯水期可见古城墙基脚。当地百姓早年曾挖起的古城墙砖上刻有“怀宁县”“太湖县”“桐城县”“潜山县”等县捐制字样,有的城墙砖上,还刻着人名。镇西塔岭上可见古时战壕,还有宋代房屋遗址,古钱制造厂,清代古井。镇西百子山上有清康熙进士杨汝谷夫妇合葬墓,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百子山区委旧址,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杀尽汉 ”石刻。

皖口,背临百子山,面对石门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百子晴岚”“石门秋泛”为旧时怀宁十二景中著名二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石刻或称碑刻在中国是留存古时时事史料的最可靠不宜遗失、损毁的载体。在皖河河流下游左岸,怀宁县洪镇镇就有这样的具有文物价值的三通石碑。第一块“金鸡碑”它落坐于洪镇镇金鸡村018县道洪镇法庭后身,旁依皖河的杨家湖北岸。碑高1.1米,宽0.75米,由白色石料刻成,立于明清之际。“金鸡”是旧时社戏所祀之神,金鸡碑是戏神碑,我国电影“金鸡奖”名称来源之处,如此,这是块有着身价的牛逼石碑。第二面就是与“金鸡碑”比肩而立的“五猖神庙碑。”两碑均属于道教文化的产物。“五猖神庙碑”为供奉神鬼“五猖”。祭祀时民众跳神唱鬼,以仿生夸张的动作以取悦娱乐五猖,以祈百姓免遭灾祸。该碑高0.9米宽0.6米,清嘉庆年间竖立。第三座“道光水文碑”位于石库村,它是道光二十九年安庆大水灾,长江皖河水位的不可多得的物证。碑高宽各50、33厘米。低矮而残缺石碑碑面阴刻“道光二十九年潮水至止”,左下方落款“裴辅仁立”,共十四个字。(第一二通碑“金鸡碑”和“五猖神庙碑”我是2019.11.21观见,“道光水文碑”于2020.12.18日拜会)
图片

图片

黄梅戏《小辞店》就是发生在皖河流域中的乡间故事。上游潜水河边的小市镇,是《孔雀东南飞》之发生地,有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合葬墓冢,国内影视基地之一。京剧鼻祖程长庚,杨月楼、韩再芬等一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出生在皖河岸边。

河流哺育滋润着大地万物生灵,也孕育催生着人类和社会文明。皖河像位勤劳而慈爱的母亲一样,千万年抚育呵护着两岸千万民众,安详安逸,无私无怨,千代万载。

我爱皖山皖水,它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