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行偶记(十八):密林深深 惊现红唇

 二班毛豆 2022-03-24

来维西,主要是看滇金丝猴。

当地人告诉我们,须于早上8:30~9:00进公园。否则错过工作人员投喂时间,就很难看到。

滇金丝猴胆子很小,十分机警,几公里以外就能觉察人的到来,遂闻风而逃,藏进密林。

七点多天微微亮。收拾好出门。

国家公园离其宗村十几公里,开车20分钟。8:00到达公园门口。工作人员说8:30开门,可去售票大厅休息,看金丝猴纪录片。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滇金丝猴为我国特有物种,只生活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云岭山脉这个狭小地域,且海拔在3000米以上。

当地的傈僳族奉滇金丝猴为祖先,称滇金丝猴为“扎米”,即父母亲的意思。

等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告知我们买票上车。

车开始进山,顺山路越爬越高。山中薄雾渐稀,空气湿润清冽。恰似王维《山中》所云: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车在滇金丝猴专家别苑客栈门口停下,下车跟随工作人员沿山路向前。

幼猴先出现

远处有哨音。一位老者拎一长袋走到路边一处停下,口中发出呼唤之声,宏亮悠远。

不多一会儿,只见远处密林中悉悉索索树梢晃动,由远至近,几只幼猴从各树梢跳跃到靠近老者的树上。

幼猴四肢与头顶毛色浅灰,脸与身上白色泛着淡黄与粉色的毛,像欧美有些女子的金发,不是纯粹的金黄;唇为粉红色,淡淡的少女粉。

吃松萝的幼猴

老者从袋中抓出一把植物,抛向幼猴。有的欢快接住,有的跃下地面捡起,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

植物名曰松萝,是金丝猴最爱的食物。

松萝附生于云杉及冷杉上,垂挂其上,是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有时也吃树的嫩叶及花果,从不吃村民的庄稼。这大概是它长期以来能够与人类和谐相处,被当地村民奉为"神灵"的缘故。

松萝是种古老植物,具抗菌抗原虫的作用,有清肝,化痰,解毒之效。魏晋陶弘景编撰的《名医别录》载:“松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细看松萝,原来就是在普达措国家公园见到的松树上挂的藤草。

最美精灵

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不要太靠近幼猴,否则大猴会紧张。

果然大猴陆续来到,周围一数,大大小小共二十多只。一只雌猴走到幼猴不远处坐下,四肢与头顶毛是黑色。走到近处,一抬脸,一下被惊艳了。

这张脸太像人的脸了,脸庞白里透红,亮晶晶的黑色双眸,性感的玫粉红唇。难怪被称为世间最美的动物之一。

有只体形更大且壮的公猴走过来,像是猴王。毛色更加分明,四肢与头顶黑色,整个脸都是淡金色毛,披到肩膀,唇红艳艳的。它接过老者抛去的食物,看了游人一眼,便背过身坐下享用早餐了。

疑似猴王

吃饱的猴攀上树枝跳跃玩耍去了,另有一群又从远处过来。

游人中有个阿姨想拿自己的零食投喂。众人怒目而视,正要阻止,工作人员已跑过来制止。

“一再强调不能自己投喂,金丝猴吃了会生病,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国宝,你们要爱护啊。”

那阿姨讪笑着走开,也不知她听懂了没。

一个上午看金丝猴用餐玩耍,过足了瘾。

九十年代初滇金丝猴不超过1000只,濒临灭绝。后随着国家的号召及人们保护意识的加强,2013年中法生物学家联合考察,分析研究后透露,中国的滇金丝猴数量已增至3000多只。

国家公园里现有500多只滇金丝猴。希望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永远快乐地生活下去。

看滇金丝猴用餐,竟然看饿了。

出去找了一家清真餐厅。一坐下,陈同学点了红烧牛肉、炒茨菇、凉拌折耳根。

又是红烧牛肉。喜好如此专一,跟滇金丝猴之爱松萝有的一拼了。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文推荐

滇行偶记(十七):其宗村,金沙江畔一个美醉了的小村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