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螺顶,以山名命寺,五台山中心区海拔最高的寺庙,海拔1925米。从山脚步行到山顶约500余米,相当于爬170层的摩天高楼,需要不少的体力,颇为不易。目前有两条路可以步行上山,一条为古道,在左侧,是土石路,坡度较为平缓,但路程较长;一条为新路,1991年修建,为石砌台阶,在右侧,共有1080级台阶,除此之外也有缆车可以登寺。 黛螺顶坐东朝西,占地约19000平方米,有殿堂房屋50余间,中轴线上四重殿宇,天王殿(山门)、旃(zhān)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左右各有配殿,北侧院落内有僧舍、五观堂等。 沿着黛螺顶1080级的台阶攀登,两侧树木依依,风景颇为雅致,该路称之为“大智路”,由赵朴初命名,取自于“大智文殊”,时时提醒着访客,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什么用1080?佛教中,佛陀手里拿的念珠有108颗,108代表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一般108代表佛教认为的108中烦恼,我们熟悉的西游记,也是经历了108难才取得真经。佛珠中,1080粒,是最上品的佛珠,这种佛珠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路是台湾高雄宏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款50万元人民币修建的。 登上台阶之后,正面是木质牌楼,上书“大螺顶”三个字,右侧为一汉白玉石亭,名曰:“望景亭”,在此,可远眺五台山风光。 穿过牌楼即是山门,也是天王殿,是寺庙的第一重殿宇,面阔三间,硬山顶,当心间开门,两侧有钟鼓楼,殿内供弥勒佛、四大天王及韦陀。 进入寺庙,是一个狭长的院落,东西长、南北窄,首先看到的是第二重殿宇,旃檀殿。 旃檀殿是一座六角重檐攒(cuán)尖顶建筑,下有六角形台基。上檐悬挂匾额“调御大夫”,下层匾额题“旃檀殿”。“调御大夫”比较陌生,实则调御大夫也是佛陀的称呼之一,意指已经解决自己、也能帮助别人解决身心烦恼痛苦的人,在著名的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同样悬挂“调御大夫”匾额。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上悬挂“调御大夫” 王狰摄 旃檀殿四周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立佛——旃檀佛。这是五台山独特的一尊佛像,该殿也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旃檀殿。旃檀佛是释迦牟尼佛,本指用旃檀木所雕的佛。《西游记》中,唐僧取得真经后成佛,为“旃檀功德佛”,所以佛教中,旃檀佛并不全是指旃檀木所雕的佛。据佛经载,佛成道以后思报母恩,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数月未还,优填王(又称邬陀衍那)思念佛,乃请目犍连主持用旃檀木雕刻了佛像,佛从忉利天复降人间,王率臣民往迎佛,旃檀佛像升空谒佛,佛为之摩顶授记说:我灭度千年后,汝往震旦,广利人天。这个故事出自《增一阿含经》卷28和《报恩经》,是佛教大小乘共认的。3世纪这尊旃檀佛从天竺传入龟兹,4世纪时鸠摩罗什携至凉州,后又辗转流传长安、江南、汴京、上京、北京等各处享受奉祀,元代程钜夫撰《旃檀佛像记》记载了其详细的流传经过。到后来,凡造有这种站姿的释迦牟尼像,不管用什么材料,一律称之为旃檀佛。 旃檀殿外围四周依次有16幅立体画,绘制16幅佛传故事:上托兜率,选择父母,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九龙灌浴,仙人占相,逾城出家,落发贸衣,魔军害佛,菩萨降魔,成等正觉,初转法轮,佛陀说法,双林入灭,三昧火焚,舍利宝塔。殿内四周有16幅上党堆锦,是2004年住持昌善法师与他的弟子们新添的装饰。旃檀殿之后是五方文殊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殿内供奉五台山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五方文殊均为铜铸,高约2米。殿前左侧立有一通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1750年,乾隆第二次西巡)写的黛螺顶碑记,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乾隆登黛螺顶御笔题诗。 该殿是五台山不多的几处可以朝拜五方文殊的地方。到五台山拜文殊,去五个台顶称之为“大朝台”,到黛螺顶称之为“小朝台”,到显通寺称之为“方便朝台”,这些地方都供奉有五方文殊。盛夏时节,到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的佛教信众络绎不绝。 关于该殿的五方文殊,很多人会津津乐道,说该殿的五方文殊是一个聪明的小和尚为了满足乾隆皇帝不登台顶就可以朝拜五方文殊的愿望而塑,还说什么乾隆皇帝再次来到五台山看到该五方文殊龙心大悦,等等。 我们且看事实,该殿的五方文殊塑造于乾隆年间,应该不假。乾隆皇帝咏黛螺顶的诗共有三首,可见至少三次登过黛螺顶,第一次是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皇帝第三次西巡五台山时所作,题《跋(bá)马至黛螺顶》,诗云: 螺顶不为高,积雪路颇滑。 策我云锦骓,遂至金轮刹。 狮王坐堂堂,黛髻足底齾。 莫作颠倒会,十六本二八。 “齾”,读yà,缺齿,缺损。 这时乾隆皇帝51岁,尚且骑马登黛螺顶,可见身体很好。此诗中没有提到黛螺顶有五方文殊像,很可能这时黛螺顶还没有五方文殊。 第二次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第五次西巡,作《登黛螺顶》: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 该诗勒于五方文殊殿前石碑之上,这是乾隆皇帝第五次朝台,已76岁高龄。 最后一次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登黛螺顶》,是乾隆第六次至五台山,也是最后一次: 黛螺不比叶斗高,东顶峰之降冈也。 北望东可复罢乎,笋舆乘暇言登者。 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许乘轻马。 更东望海峰实近,廓然真足小天下。 五台文殊智与号,殿中真容肖非假。 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刚六如写。 此时,乾隆皇帝已经82岁高龄了。 从以上三首诗,我可以看到乾隆后面两次都提到五方文殊,而第一次没有提,可能第一次黛螺顶并没有五方文殊,那么五方文殊很可能塑造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之间。但是,是不是为了方便乾隆不去五个台顶而塑,任何资料均没有记载,我不敢胡说,至于大家津津乐道的小和尚之事,只是民间的演义罢了! 最后一重大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前出廊。殿内供奉五台山常见的“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两侧有迦叶、阿难,三世佛前还有大梵天、帝释天,两山为脱纱十八罗汉,这些脱纱塑像为2005年新塑。 大雄宝殿前有一松一柏两颗古树,树干笔直,高大挺拔。据记载,1937年以前,黛螺顶上是一片松林,寺内古松更是苍劲挺拔,1937年之后,将松林砍伐殆尽,仅剩寺内这两棵了。明代镇澄《清凉山志》卷第七记载:“唐释法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风雨。法念尝坐其间,若昧不昧,见僧作老比丘形,说苦空法。”镇澄所谓的青峰就是现在的黛螺顶,这两棵古树,或许就是那棵“大松若舍,可蔽风雨”的古树,谁知道呢? 黛螺顶历史沿革: 镇澄撰写的《清凉山志》,志书卷七“异众感通”中“松说苦空”条载:“唐释法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风雨。法念尝坐其间,若昧不昧,见僧作老比丘形,说苦空法。既寤,乃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蘽(lěi),古碑犹存。” 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 镇澄法师的《清凉山志》,成书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那么镇澄采用的资料,或许和这通碑是一致的,镇澄说“古碑犹存”,既然是古碑,那肯定不是万历二十年立的这一块碑,或许当时有更古的碑。那么,早至唐代,黛螺顶上就有庵,庵,小草屋,这里只是佛教徒静修的一个草庐而已。 黛螺顶山门后有两块石碑: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另一块立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通过碑文,我们可知,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均有过重修。 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一次重修。 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清时期,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为黛螺顶至今。 1991年,台湾宏法寺开证法师捐资50万元,从善财洞背后修建了通往黛螺顶的一条条石路,计1080台阶,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路取路名为:“大智路”,全长508米,宽2.2米, 全部用青石铺成。 1995年, 由五台山索道公司投资,修建了668米长的空中索道, 上下往返仅需十几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