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之五)创之不易 守之更难~雁门关周边的边墙古堡

 晋见人文 2022-03-24

雁门关一带的白草口-广武长城  王狰摄

白草口堡东侧沿山而上就是明代的内长城了,白草口村东边是二广高速,为了保护长城二广高速在长城下方修建60米长的隧道穿过,隧道上方向东大约两百多米墙体,外侧包砖大部分脱落,露出夯土,但是墙顶的地砖却基本保留。从山腰向上就是猴儿岭锯齿长城了,这一段墙体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十分险要,人们形容只有猴子可以攀爬,而垛口远远望去犹如锯齿一般故而得名。墙体前便是数十米的深谷,正是因为这样的天险,所这一段的墙体并不是厚实包砖夯土墙体,而是只有一砖之厚的用白灰浆垒砌墙体,厚度只有五十公分左右。

白草口至新广武明长城走势解析图1   

 注释:1—8为敌楼 9为猴儿岭锯齿长城

注释1—8的敌楼   郭静摄

白草口隧道顶部长城墙体残损严重   郭静摄


墙体顶部铺设地砖   郭静摄

猴儿岭锯齿长城   郭静摄

猴儿岭锯齿长城   郭静摄

猴儿岭锯齿长城   郭静摄

猴儿岭锯齿长城   郭静摄

白草口直到新广武城全长12里左右,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0 年),重建于万历三年(1575年),包砖墙体,白灰掺细砂浆粘砌条砖垒墙面,内夹砂石土方夯筑,墙顶平铺地砖,由于年久失修风蚀等作用,部分墙体坍塌较为严重,外侧包砖大多还在,内测包砖则脱落较多,有些地方的墙体因为坍塌,厚度只有一至两米,全段共有22座空心敌楼,有4座保存完整的敌楼门额上还保留有题字石匾5块,分别题写“天山”“雄皋”“壮橹”“控阨”“阪扃”。头尾题记全部为:“万历丙午中秋之吉,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兵备副使李茂春,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嘉輪立”。“万历丙午”为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这一年中秋山西镇抚院最高文职长官巡抚都御史李景元,以及镇城次一级文职兵备道副使李茂春,来到广武站巡视边防,陪同者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嘉輪立,左参将陈天爵是山西镇下辖五大防区中的一处,雁平道辖东路的最高军事武官,这里就是他直接负责防区,平日路城驻地在雁门关下的代州城,此时来到这里也应当是陪同两位上司,至于管粮通判蒲嘉輪,则是代州府城的副职长官,并具体管理粮务屯田等事物,属于地方官员。

白草口至新广武明长城走势解析图2  郭静制图

注释:1—4分别为“天山”“雄皋”(壮橹)“控阨”“阪扃”敌楼   5—7为长城敌台

注1  敌楼门额石匾题写 “天山” 二字   郭静摄

注1  “天山”楼远观   郭静摄

注2  这座敌楼有南北两座门  南门额石匾题写 ”雄皋" 二字   郭静摄

注2  敌楼南门角度远观   郭静摄

注2  敌楼北门门额石匾题写 “壮橹”二字   郭静摄

注2  敌楼北门角度远观   郭静摄

注2  “雄皋”楼(壮橹楼)内景   郭静摄

注3  敌楼门额石匾题写 “控阨”二字   郭静摄

注3  “控阨”楼远观   郭静摄

注3  “控阨”楼内部的楼顶   郭静摄

注4  敌楼门额石匾题写 “阪扃”二字   郭静摄

注4   “阪扃”楼外观   郭静摄

注4  “阪扃”楼内景   郭静摄

长城敌台   郭静摄

长城敌台   郭静摄

坍塌之前的“月亮门”     郭静摄
注:“月亮门”正式称呼是新广武3段长城10号敌台,2016年国庆小长假坍塌

修复后的“月亮门”   郭静摄

远观长城   郭静摄

寻访长城雁门纪行活动  王狰摄

寻访猴儿岭锯齿长城  王狰摄

夕阳下的骑墙空心地楼  王狰摄

图文提供:王狰

图文提供:郭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