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包伯航 P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讲座的题目是“唐代医籍中的脑病医案赏析”。和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一样,我们中医学的发展,其实也跨越了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时代。对于一些上古时期的经典著作,比如像《内经》《伤寒》《金匮》这些,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对于一些近古时期的医学作品,比如像《脾胃论》《温病条辨》《医林改错》这些,研究的人也不少;但对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些,中古时期的医学著作,大多数人了解的可能就比较少了。不过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小到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温胆汤、黄连解毒汤、苏子降气汤、天王补心丹等名方,温病三宝中的紫雪散,大到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都与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今天下午,我们就通过几则晋唐时期与中医脑病相关的医案,和大家一起领略一下中古时期医学的特色与风采。 P2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个,孙思邈中风案。 P3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医案,现代著名的火神派中医的代表人李可,也在他的经验集中呢,引述过这个医案。我们看这个医案的原文,“吾尝中风”,就是说孙思邈说他自己呢,曾经得过中风病,注意这里的“中风病”是打引号的,为什么打引号?我们往下看。“言语蹇涩,四肢痑曳”,翻译成我们今天的白话就是说孙思邈出现了言语不利,四肢肌力减退的症状,当然这种言语不利既可能是构音障碍,也可能是失语。后面呢,孙思邈就为自己开出了续命煮散这个处方,每天吃4次,每次就吃那么一小勺,吃了10天,就痊愈了。好,现在这个医案看完了,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围绕这个医案,思考几个问题。 P4 问题一、孙思邈得的是什么病? P5 首先我们看一下孙思邈得的这个病对应的中医诊断是什么?根据《灵枢·热病》篇以及《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篇的观点,大致可将中风病分为风痹、偏枯、风痱、风懿四种类型。最轻的是风痹,只有肢体的麻木;稍微重一点的是偏枯,存在偏身运动障碍,但是言语功能和认知功能是正常的;再重一点的是风痱,四肢的运动都受到了影响,而且出现了轻度的言语障碍和认知障碍;最严重的是风懿,我们看它的意识状态已经是嗜睡到昏迷的这种程度了,而且出现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这种类似我们今天讲的球麻痹的症状。好,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孙思邈这个医案,他应该对应的是中风中的哪种类型呢?是的,应该是风痱。所以我们看古代中医对中风病的分型虽然没有我们现代那么精细,但是他也有着自己一套相对客观的判断轻重缓急的办法。 好,中医诊断的问题搞清楚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思考一下,孙思邈得的这个“风痱”,可能对应我们今天的哪些疾病是什么?首先从原文“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的记载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急性病的急性期,其次我们再结合他言语不利、四肢瘫而非偏瘫的发病特点粗略判断一下,这可能是一个双侧皮质或脑干部位的梗死,但是也不排除他有急性格林巴利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也就是说,古代医书中记载的中风病,可能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脑卒中,而古代医书中专门为中风病设立的处方,可能也不单单只能治疗脑卒中。例如像我们广州的经方名家,越秀区中医院的黄仕沛教授,他就认为中医的“风痱”指的就是格林巴利,而不是脑卒中,并且呢他把续命汤用到了格林巴利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P6 问题二:续命汤类方或者说外风理论的历史地位如何? P7 据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记载,续命汤最早为张仲景所作,我们学中医的都知道,仲景出品,必属精品,这张方子从张仲景笔下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名垂青史。果不其然,在仲景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续命汤这张处方备受医家推崇,应用极为广泛,并且衍生出大大小小的续命汤类方百十余首,堪称是千古中风第一方! P8 唐代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医学家崔知悌曾对此方评价到:“余昔任户部员外,忽婴风疹(唐代的疹,就是病的意思,风疹就是风病的意思,不是现在我们讲的那种皮损表现),便服此汤,三年之中,凡得四十六剂,风疾迄今不发。余曾任殿中少监(殿中少监是唐代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协助管理皇帝的生活事务),以此状说向名医,咸云此方为诸汤之最要。” 崔知悌出身于汉唐时期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清河崔氏,这个清河崔氏在东汉到唐朝末年700多年的时间里呢,都在历朝历代的核心统治集团中担任要职,即便是在唐代,清河崔氏最为没落的时期,也出了12位宰相,我们这里谈到的这个崔知悌在唐高宗年间也做到了户部尚书,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的位置。所以我们看他能接触到的名医、御医非常多,而续命汤既然能得到这些名医、御医们的一致认可,就说明它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P9 好,唐代以前的,我们知道了,续命汤在中风病方面绝对是属于统治地位,那么唐代以后续命汤的历史地位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我们看宋代,其实在宋代呢,续命汤依旧是治疗中风的第一方。例如大宋第一名医许叔微就说:“凡中风用续命、排风、风引诸汤,及神精丹、茵芋酒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我们看他这里面提到的续命汤、排风汤、风引汤、神精丹、茵芋酒这5个处方,除去神精丹,其他四个都是晋唐时期的处方,其中排风汤、风引汤这都是由续命汤加减而来的,都属于续命汤类方,可见即便是在方剂数量暴涨的宋代,续命汤还是稳坐第一把交椅,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地位仍然是无人能及的。 P10 那么到了金元时期,我们看到站出来抨击外风理论,认为内因致病的医家开始变多了。最典型的就是金元四大家。首先我们看看四大家里的第一位,刘完素是怎么说的。他说:“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者,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也就是说刘完素认为,中风的病因既不是感受外风,也不是肝风内动,而是由于肾水亏虚,心火暴盛所致。好,那按刘完素他自己提出来的这个火热致病的理论来说,他是不是应该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去治疗中风病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P11 我们看到,他虽然反对外风致病学说,提倡火热致病理论,但在他的代表性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篇中的第一首方仍然是小续命汤,并在方后注释到:“暴中风邪,宜先以加减续命汤”;那如果说第一首方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接着来看刘完素《保命集·中风》篇中的第二首方,大秦艽汤。 P12 我们可以看出,在大秦艽汤中,虽然去掉了续命汤中的代表性药物麻黄,但其药物组成仍然与大小续命汤等续命类方高度重叠(大家看我这里面用红色字体标注的药物,就是和续命类方组成成分高度重叠的药物),而且其中的独活、羌活、防风、秦艽、细辛、白芷这些药物,仍然是祛风药,说白了刘完素仍然是在用外风理论立方。所以,刘完素这种前面还否定外风致病,后面又首推小续命汤的行为,是自我矛盾的,并没有从本质上突破外风致病理论,也并没有动摇续命汤的统治地位。 P13 好,看完刘完素,我们再有请下一位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李东垣是我们大家熟知的补土派的开山鼻祖,我们可以看到,在李东垣的《医学发明》中,他明确提出“故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过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他认为中风的根本在于气衰,而与外风无关。 P14 然而在其后的治疗中,李东垣又说到,如中血脉,用小续命汤、疏风汤;中腑,用三化汤、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中脏,用至宝丹。我们看小续命汤、疏风汤、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这几个方剂,用药上仍然是以麻黄、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药为主,实际上仍是以外风理论立方,和李东垣前面自己说的“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同样是自相矛盾的。 P15 刘完素、李东垣我们都说完了,下面我们再来看朱丹溪。《丹溪心法》这本书和孔子的《论语》一样,它不是朱丹溪自己写的,而是由朱丹溪的学生根据他平时讲的东西整理出来的。《丹溪心法》里面说到:“《内经》以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惟刘守真作将息失宜,水不能制火,极是。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我们可以看出,朱丹溪的态度相对来讲是比较严谨的,他并没有完全否认外风致病学说,只是说大部分中风都是由于痰热导致的,外感风邪的也有,但是极其罕见。 P16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朱丹溪在后面讲到具体治法的时候,又指出:“风中府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如兼中脏,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其滞。初证已定,别无他变,以大药和治之。” P17 并且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续命汤的加减法上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像精神狂躁的加羚羊角,精神错乱的加茯神、远志等等。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朱丹溪虽然对外风理论不太感冒,但他对小续命汤这个方子还是非常认可的。 好,那么目前为止,金元四大家我们讲了三个,剩下的张子和由于他有关中风的论述比较少,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讲了。我们平时说要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其实要了解一个医家的学术思想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光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开什么方,怎么治病。所以总的来说,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这三位医家呢,他们虽然反对外风理论,提倡内风理论,并且针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分别提出了火、气、痰三种学说,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是把续命汤及其类方作为治疗中风病的首选方剂,也就是说在中风病的理论上,他们是以内为主,但在治疗上,仍然是以外为主的。所以在金元时期,外风理论的热度虽然有所下降,但续命汤本身仍然是当时治疗中风病的一线用药。 未完待续…… |
|
来自: goodluckcha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