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教育叫“兰会云”

 第八号教室 2022-03-25

     他不是什么教育名师,他更不是什么教育家,他没有什么响当当的头衔和荣誉,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我的同仁,我的校友!                                他平凡的如同“教师”本身一样,听起来也不过如此,沧海一粟罢了。如果不是媒体的刻意报道,他几乎不被人知,更不会被人竞相报道。他没有提出过什么高深莫测的教育理念,也没发明什么伟大的教育理论,他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他只是做了比别人更多的事,他只是坚持了别人不能坚持的,他只是在用心做教育,切切实实的教育。什么是教育梦,什么是教育初心,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我看到了!                                              我不是要在这里鼓吹我的校友有多厉害,我也不是要借他的名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更不是要来吹捧和宣传他的教育方法有多好,有多牛。其实,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对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有着不同的做法,我不能说谁的对,谁的错,我只想把他的故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共勉之,共进之!                          兰会云老师所带的633班是他们学校的普通班,也是学校最差的班,没有之一。考大学本不是他们班的任务,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班,一个差的不能再差的班,在高考结束后,却有一半以上人的学生考上了二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尽管这和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新闻相比,的确算不得什么,也不值得有啥骄傲的。可在我看来,能让一些原本就不能考上大学的孩子考上大学,并不比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意义小,考上了大学,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和命运,这就是兰老师的伟大之处。他们班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除了学生本身的努力之外,更离不开兰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位只有31岁的年轻教师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以至于他的班级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以至于他的做法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点赞和认同,更以至于引起部分教师的反思和思考。                                               6月12日,高考结束4天,兰会云带着他的11名底子弟子,从山西朔州一路骑行到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6月28日,骑行第17日,在历经24次爆胎和1800余公里的艰苦跋涉后,兰会云和他的11名弟子最终抵达上海;                       春天下雨,兰会云组织学生到操场雨中跑步,感受半干旱地区的好雨知时节。秋日大风,他让学生聆听感受大风裂帛之声。冬季飘雪,就组织学生打雪仗,享受时令之乐;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兰会云买来丙烯颜料,带着学生把全校的170个井盖进行了“涂鸦”。有人描线,有人上色,一下午的时间,一个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井盖儿秒变一件件鲜活的艺术品。穿了衣服的井盖儿不仅有了生命,更让学校增添了几分美感和独特,瞬间成了学校最美的风景线;                                                他在意照顾学生的自尊,在讲桌上放了一本英汉辞典,辞典里夹了300块钱,他告诉学生们,谁缺钱花了,需要多少就拿上一张,谁也别说,等到钱宽裕了,再把拿的钱还上。“三年时间,三张百元钞票来来回回,还在那里。”兰会云笑着说;                                                    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学生丢在教室里的垃圾,兰会云会自己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学生丢一次,他捡一次,“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批评。”慢慢地,学生发现这个老师很特别,不再乱丢垃圾;                                学校只有一个窗口充饭卡,长时间的排队让一些学生耽误吃饭,兰会云就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提前给孩子们去充钱。晚上10点半晚自习回宿舍,女生排队打热水要用半小时,兰会云每个月给宿管大妈100元,让大妈提前帮女生的水壶打满。月考成绩进步最大的,兰会云把自己的饭卡给学生,奖励学生30元随便花;             兰会云不会玩王者荣耀,为了能跟“网瘾少年们”搭上话,他下载了游戏,向他们请教,“貂蝉怎么用能爆发高输出?”后来他偷偷建了一个小号,加了学生好友,凌晨两点进入游戏,看看哪些学生还在线。他在高一时向学生许诺,如果高中三年不浪费上课时间,少去网吧,少打游戏,“等高考结束,全市最好的网吧,我请同学们通宵。”用了两年时间,打游戏的风气才被止住。6月9日,高考结束第一天,兰会云兑现承诺,他选了全市最好的一家网吧,包场请学生们通宵;       包场,对于633班的学生来说习以为常。2017年兰会云包场请学生看电影《战狼2》,2018年又点映看了一部学生们强烈推荐的喜剧《快把我哥带走》。今年3月份,高考前体检,兰会云包下火锅店请两个班的学生吃串串,“很多农村的学生没吃过,要吃就吃个印象深刻的。”这一顿总共花了5000多块,正好他一个月工资;                                       ……                                              像这样的事,他还做了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这名31岁的老师相信,高考只是人生的驿站,绝不是终点。整个高中,兰会云都试图教授给孩子们,如何赞赏美,表达爱,“努力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他在做,他的学生也在做。               和学生一起骑行,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在拿职业生涯作赌注。万一骑行过程中有一点点闪失,万一出一点安全问题,那不仅仅是他的一个人的事,更是学校和整个教育的事。我很佩服他的精神和勇气以及那份担当与责任,没有几个老师敢想敢为,更没有几人敢拿自己的工作开玩笑!      兰老师明知风险,明知责任重大,可为什么扔坚持这样做?扔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想,那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因为有些学习永远不能在课堂,永远不能在学校。骑行不只是简单的骑行,骑行更能曾长见识,磨练意志,挑战惰性。骑行的意义不仅在于飞速旋转的车轮,不仅在于一路上的鲜花美景,落日长河;不仅在于一路上好友相伴,诗酒年华,纵情放歌;也不仅在于一路上波澜坎坷,跌跌撞撞;也不仅在于一路上风餐露宿,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可以骑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骑得很远”  ,这才是骑行最大的意义。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兰会云喜欢用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善意总能得到回馈,只要自己不停的做,不断的做,总会被学生看到。老师做到了,学生就会做到,一个学生做到了,二个学生就会做到,二个学生做到了,一片学生就会做到,当一片学生到了,教育也就有了意义。                       教育是条很长很长的路,异常艰辛,任重而道远。兰会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现实中中的“为人师表”,他的行动不是否定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更应该理解为创新型的突破。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一个改变和继承的园丁。其实,兰会云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可我不希望大家盲目去复制,去模仿,我也不希望我的身边尽是“兰老师”。我只想通过兰老师的故事,让大家去思考,去变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把教育真正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不只是当作一份挣钱的工作。                          大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小到学生的个人发展,都和我们的教育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而教育的发展又和我们每一位老师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推脱不掉的,这不是职业捆绑,更不是道德绑架。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只因我们是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