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脉症:身热,腹痛,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理线,肢体震颤,视物不清,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 治法:滋阴益气,清热泻结。 处方:生地黄15g 麦门冬12g 玄参15g 大黄9g 芒硝3g(冲服) 生甘草6g 人参6g 当归5g 海参2条 姜汁5ml 应用:用于习惯性便秘而体质虚弱者。 52.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病机:素体阴虚,燥热内结。 脉症:身热,腹热,大便秘结,口干唇裂,痔疮日久,小便短少,苔燥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处方:玄参18g 麦门冬15g 生地黄15g 大黄6g 芒硝3g 应用:用于习惯性便秘,复发性口腔溃疡,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53.解毒承气汤(《伤寒温疫条辨》) 病机:阳明腑实,兼有三焦火炽。 脉症:壮热,大便不通,腹部胀满,头目眩晕,谵语狂乱,吐衄发斑,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沉数有力。 治法:攻下热结,清泄三焦。 处方:僵蚕9g 蝉蜕3g 黄连3g 黄芩3g 黄柏3g 山栀子3g 枳实6g 厚朴15g 大黄12g 芒硝9g(冲服) 应用:用于急性肠梗阻及各种感染症,传染病伴有便秘者。 病机:大肠热结,小肠热盛。 脉症:身热,腹满,大便不通,小便不畅,尿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攻下热结,清泄小肠。 处方:赤芍药9g 生地黄15g 大黄9g 黄连6g 黄柏6g 芒硝3g(冲服) 应用:用于泌尿系感染等。 55.紫草承气汤(《幼科准绳》) 病机:水痘热毒壅遏。 脉症:皮肤水痘,身热,腹胀便秘,或痘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口渴,谵语不安。 治法:泄热解毒。 处方:厚朴6g 大黄12g 枳实3g 紫草3g 应用:用于水痘毒热较重者。 56.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肺有燥热,液亏肠闭。 脉症:咳嗽不爽,多痰,胸满腹胀,大便秘结,舌红而干。 治法: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处方:杏仁9g 松子仁9g 郁李仁12g 桃仁6g 柏子仁6g 橘皮6g 应用: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57.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郁蒸气分,胶结胃肠。 脉症: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或便秘或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苔黄垢腻,脉濡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处方:枳实12g 大黄12g 山楂9g 槟榔9g 厚朴9g 黄连9g 神曲15g 连翘12g 紫草9g 木通6g 炙甘草6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肠麻痹,肝硬化腹水,不完全性肠梗阻,细菌性痢疾,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 58.加味白头翁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阻滞大肠,大肠传导失职。 脉症:身热口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处方:白头翁9g 秦皮6g 黄连6g 黄柏6g 白芍药6g 黄芩9g 应用:用于肠炎,痢疾等。 59.芍药汤(《医学六书》) 病机:湿热疫毒,蕴蓄于肠。 脉症: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胸脘痞闷,苔腻微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处方:白芍药15g 当归9g 黄连9g 槟榔6g 木香6g 炙甘草5g 大黄9g 黄芩9g 肉桂3g 应用: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 病机:湿热之邪郁结肠道。 脉症:下痢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两胁胀满,胸脘痞闷,食少舌红,脉弦数。 处方:黄连12g 木香9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