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皇帝龙袍不能水洗,那穿臭了怎么办?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838528296 2022-03-25

在古代,君权神授的观念下,皇帝坐拥天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俗话还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皇帝的衣着,自然与常人不同,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也时常能够看到剧中皇帝身披龙袍,威风无比的场面。

龙袍也被称为“龙衮”、“黄袍”,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便代表着御宇天下,可见,龙袍象征着权力。而皇帝身穿龙袍,也被认为是一种礼制的需要,龙袍的制作,主要以彰显霸气和端庄为主,注重外形,自然就牺牲了穿着的舒适度。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龙袍就像·古代皇帝的皇冠,会有十二排垂珠,戴在头上,虽然影响视线,极不舒服,但是避免了摇头晃脑,保持了端庄威严。

古代的龙袍,绝大情况之下,会纹有九条精美的五爪神龙,寓意着易经“乾”卦中的九五,九五代表飞龙在天,也代表着“九五之尊”,除此之外,龙袍的颜色,也曾经有过改变,例如秦朝为水德,崇尚玄黑色,秦朝的龙袍为黑色系,而汉朝为火德,崇尚玄色,龙袍为红色系,到了隋文帝时期,以黄色为最尊贵的颜色,为皇家的专享颜色,龙袍开始固定为黄色系。

黄色也代表着中央集权,权力的集中,黄色的五行属性为土,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各执西东北南一方,唯独五行中的土位于中央。

当然,制作龙袍并不简单,其制作工艺、制作程序之复杂,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对于制作龙袍的能工巧匠而言,这也是一门在“刀尖上舔血”的工作,因为稍有不慎,一旦出现制作上的错误,便可能受到处罚,甚至会因此而掉脑袋。

古代龙袍的制作工艺中,运用到一种非常复杂纺织技艺,也就是传说中的“连经断纬”,很可惜,这门独特的手艺,已经失传了,今人无法复制。

可想而知,龙袍这门精美、高贵的服饰,是不可以如寻常衣物般拿去洗的,因为龙袍一经洗,便会变形、失去了原本的威严,那么,怎么办呢?古人想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办法,也是非常耗费资源的,龙袍一旦穿过,便拿去香薰,这样能够确保出现异味,当然,这种做法也极其耗费香料。

除此之外,龙袍一旦出现了污渍,那又怎么办?这可是香薰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既然同样是不能洗,处理结果只有一个——换一件新的龙袍。

龙袍的消费者,就只有古代的皇帝一个人,那么龙袍的生产量如何?够不够穿呢?龙袍制作成本极高,单件龙袍需要几个能工巧匠,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为了让皇帝有足够的龙袍换,生产队伍极其庞大,在清朝,就有两千多人,专门负责龙袍的制作。

可见,这么大的投入,古代的皇帝,即使是每件龙袍都只穿一次,也是有足够的龙袍可穿,将龙袍换去洗,就变成多此一举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古代的皇帝,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是必须要穿龙袍的,只有这样才能合乎礼节,在这些重要场合之外,皇帝还有吉服、常服等诸多衣物款式可供选择,基本上每件衣服都是用料讲究,做工精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