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美国是「失败者」的天堂?

 PeerBang留学 2022-03-26
这一代的中国父母很多都有高考一举“鲤鱼跃龙门”的经历,也亲身感受到了一纸名牌大学文凭能给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和阶级跃升。

所以很多家长会灌输给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高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这样的观念。如果高考不能上清北/985/211,后面的考研考公、求职升职、评职称、甚至相亲都会面临劣势。

“人生翻盘仅此一次机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种恐吓让中国小孩从小就背负了极大的压力。

反观美国,可以说是失败者的天堂。即使一次失败了,还是会有多次翻盘的机会。

我是做教育的,所以这里就点盘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考大学」这件事上,美国都是怎么给“失败者”机会的。

1.并非一考定终身

与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不同,美国大学申请考核更为综合。虽然也有所谓“美国高考”SAT/ACT这样的限时考试,但是你可以多次参考,避免第一次考试不熟悉、发挥失常、临时生病之类的情况,最后取考得最高分的成绩提交。

而且,SAT/ACT只是众多衡量因素之一。美国大学更看重你平时的学习情况,高中是否有上高挑战度的课程,还有授课老师对你的评价。所以,即使有些人就是不擅长考试,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表现上名校。

2.弯道超车

即使是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失利,没有获得理想学校的offer,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也不会直接“宣判死刑”,反而是官方内置了「弯道超车」的捷径,让失败的学生重新获得名校文凭的机会。

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UCLA都是举世闻名的名校。直接申请它们的大一难度是很高的,尤其是作为留学生/加州以外的学生。

但是,你却可以通过先上社区学院,再转入这些名校。

比如,一个网友就分享道,自己浑浑噩噩地混过了高中,高中GPA是惨不忍睹的2.3,也就是成绩大多是C左右。但是进入社区学院后洗心革面,用1.5年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大一大二的课程,然后用4.0的满分绩点申请到了UCLA, Berkeley, UCSB, UCSD, and Vanderbilt。最后TA选择进入UCLA并且以全A成绩毕业,加上近满分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成功申请哈佛法学院。


社区学院->UCLA->哈佛法学院,这是妥妥的爽文主角了。

评论网友也现身说法,表示身边有人从社区学院->UCLA->耶鲁法学院的,还有社区学院-> UC戴维斯> 康奈尔的。


中国留学生里,也不乏从最开始不到70的托福,然后社区学院->UCLA->哈佛硕士的。

所以不少人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录的不好,但是毕业的时候排名反而超到同学前面去了。

这种案例我们做了不少,先申请社区大学,再转学去名校,至少两年起的一条龙规划。

而且社区大学招生条件比一般四年制大学宽松,并不需要语言成绩。如果没有提前考好托福/雅思,录取了以后先读语言班就行。

对于那些美本申请规划起步晚了、或者英语成绩不够,但是想拿名校文凭的学生,这是一个很爽的捷径。

毕竟很多热门校区和热门的专业,UC内部的学生自己想转都十分难,但是反而对社区学院的学生很友好。这是一个巨大的bug。

有一些UC校区甚至和社区学院签订了官方合作项目,只要你在社区学院完成了规定的前置课程,且学习成绩达到标准,就一定会接收你。是不是爽歪歪呢?

更不要说社区学院的学费更低(社区学院1+万美金/年,而UC的州外学生学费4+万),而毕业文凭和大一入学的学生是完全一样的。同样的文凭,居然省了起码6万美刀。

但是,千万不要误解以为每一个社区学院的学生都可以转进伯克利,走上人生快车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美国的教育体系只是给了你更多翻盘的机会。要成功走出社区学院这一条路,注意事项也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欢迎留言或者加我微信,以后可以再细讲。

ID:PeerBang02

3.转学

中国大学是不能转学的,但是美国大学里转学却是司空见惯的操作。

所以,除了社区学院以外,对申请不满意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先开始读起来,然后在大一或者大二结束以后转学到更适合自己、更理想的大学。申请得当,往往可以冲进更高排名的大学,比如从50名后进前30、前30进藤校。

比如,藤校哥伦比亚大学在大一申请的时候很是高冷,每年发放给中国大陆学生的offer屈指可数。

但是每年从哥大本科毕业的大陆籍学生却是比大一发放的offer数量多了好多,个中缘由就是因为哥大转校生比例高达30%。

4.转专业

专业也是同理。中国大学一般不能转专业,但是美国本科申请(除了少数院校以外)是没有绑定的,申请表格上写的是“intended major(意向专业)”,只是“意向”。所以进入大学以后你可以随意改专业。

甚至大学校方就积极鼓励你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经过充分了解和探索后,最晚可以在大二结束的时候再决定(declare)专业。

而实际上,决定了以后,其实大三、大四还是可以随时、多次转,只要你完成了所有的毕业和专业的学分要求,你就能以你希望的专业拿毕业证书。

所以,美国大学转专业是很常见的操作。据美国教育部统计,差不多1/3美国本科生都转过专业,1/10的本科生还转过不止一次。


来源:https://nces./pubs2018/2018434.pdf

美本的这一特点也让大家在做申请规划的时候,有了很多该注意的地方。事实就是,有些专业就是比其他专业要难录取。而中国学生难录取的专业和美国本土学生难录取的专业又不同,而对男生难录取的专业和对女生难录取的专业也不一样。所以要结合最新的申请形势和个人profile综合考虑和规划。

所以,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就是「失败者的天堂」。当国内普遍面临“35岁焦虑”的时候,美国社会可能会“宽容”地让人惊讶。30、40、甚至50岁再读书、转行并不会受到另眼相看,也不会受限。

比如,我的一个美国大学白人同学,妈妈就是一开始是护士,30多岁才去考法学院,完成3年法学院学习后,考取资格证转行成为律师。现在她已经70多岁了,还因为热爱,在岗位上兢兢业业。

而网上一个关于「录取美国护理学院」的视频下方也有网友留言,提出自己是54岁的男性,想转行做护理,下面的网友也都是鼓励的态度。(注:美国护理学院十分难考,专业性很强)

也有人说,美国的创业中心「硅谷」之所以成功,能孕育出像谷歌、脸书等等的科技巨头,就是因为美国这种对失败宽容的文化。投资者不会看衰曾经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反而认可他们失败的经历是有价值的,会去给他们投资。

践行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投资人,让创业者可以越挫越勇。几乎所有大获成功的创业者都曾经历失败,比如Elon Musk和Brian Chesky。

而在其他一些社会,一旦失败一次就让你“万劫不复”的话,自然会让人害怕失败,从而不敢尝试、冒险。

但第一次考试、第一次选专业、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人,我想,还是极少的。

在美国,有志者真的可以事竟成。即使你暂时“失败”,只要你想,总是有办法突破现状。

关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