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局的由来,与加工玉器有关?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西局、东局两村位于丰台区北部,西三环南路两侧,得名于元代的磨玉局。

磨玉局也称为玉匠局,是元代的官署名之一,又名玉局提举司。据《析津志》记载:“南城彰义门外,去二里许,望南有人家百户,俱碾玉工,是名磨玉局。”因玉匠在磨玉局附近聚居成村,后人口日渐增多,向东侧发展,后分化为西局和东局两村,以地理位置相对而称。

文章图片1

玉器加工

元朝在灭亡金、西夏、南宋后,多次“籍民”,将各地的手工业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活动,由官府直接管理,分行业编局。这些手工业者称为“匠户”,是元朝户籍名称之一。匠户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在征战过程中的俘虏;二是从民间签发来的手工业者或普通百姓。匠户按月领取口粮,婚姻不能自主,子女要世袭其业。据史书记载,元代官手工业机构庞大,种类繁多,在大都、上都、杭州等地设立了大量的局、院,因而聚集的匠户很多,各类手工业匠户总数大约在20万户以上,还不包括隶属于诸王的大量匠户。政府控制的手工业有工部、将作院、大都留守司、武备寺等系统。将作院掌管制造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冠佩、器皿、刺绣绸缎等事宜,下属机构有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又名金玉府),金玉府下设玉局提举司、金银器皿提举司、玛瑙提举司等十余处局所。据《元史·百官志》载:“至元三年(1266年),立玉匠局,十五年,改提举司。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名。”玉匠局掌管玉器加工制作,专向朝廷提供宫廷用玉。

文章图片2

元代玉器

玉,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化学成分为硅酸铝钠,有不透明或半透明体两种。广义上的玉泛指所有可作为雕刻工艺美术品的珍贵石料,统称为玉石,如琥珀、玛瑙、水晶、珊瑚、翡翠、孔雀石、绿松石、软玉、岫玉、独山玉等等,狭义上的玉仅指“软玉”(和田玉)和“硬玉”(翡翠)。因玉的色彩绚丽,硬度高,耐久性强,数量稀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古人将玉比作君子的美德,以玉为典范,将玉与人性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和伦理价值。玉器具有使用、装饰、宗教、划分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功能,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厚底韵的“玉文化”。

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称为璞玉,它的美往往不能为人们所识,因此玉还在于玉工高超地雕刻和琢磨,才能创造出有意境、有内涵的玉器,让人们看到它的美,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玉器雕琢在我国有着近8000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大量制作礼仪用具和各种佩饰。将玉石雕琢成一件工艺品,不仅需要高级的技术,还体现了雕琢工匠的智慧和知识。玉的应用,从原始社会的兵器、生产工具到封建社会的随葬品、装饰品、生活用品、陈设品再到今天的观赏品,反映了人们对于玉及其特性的逐步了解和认识。

我国玉器加工分为南北两派,南派雕工(行话玉活儿)细腻精巧,以苏州为代表;北派雕工质朴厚重,以北京为代表,两地均成为元代我国最大的玉雕产地。据传,元初邱长春曾在元大都传授琢玉技术,因此被奉为玉雕业的祖师爷,在白云观玉器业公会善缘碑上详细记载着此事。

文章图片3

邱长春画像

明清两代提高了工匠的身份地位,对玉器加工工具进行了革新,再加上玉器大型生产基地的形成,南北玉匠频繁交流,取长补短,使得玉雕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玉雕业的鼎盛时期,现在不少精美的玉器都是那时留传下来的。清代时玉雕工艺有捣砂、研浆、开玉、打锅、冲锅、磨锅、掏膛、上花、打钻、透花和打眼等工序,已经十分科学、先进。民国时期受经济萧条和战争的影响,玉器作坊纷纷倒闭,工人无奈转业,至1948年,北京玉工已不足百人。

文章图片4

原北京市玉器厂大门

建国后,相继成立了6个玉器生产合作社和1个公私合营厂,1958年成立北京市玉器厂,其产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工艺美术品评比的最高奖项,至今仍出口欧美、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国家,畅销不衰。设计的翡翠玉佩“五福同喜”、青金“万象更新”、翡翠“田园声色”、玛瑙“无量寿佛”、珊瑚“梅兰竹菊”、玛瑙“海市蜃楼”获国家“珍品金杯奖”;大型翡翠作品“岱岳奇观”、“含香聚瑞”、“四海腾欢”、“群芳揽胜”等均为国宝。

为什么元朝政府要将磨玉局设在这里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因为玉器加工时会产生很大噪音,如果靠近居民区,会影响居民休息,西局位于元大都西南郊外,远离城市,正好符合上述条件;二、玉器加工离不开水,水不仅可以冷却玉器加工工具,还可以防尘,当时西局村北侧为古三里河的发源地——莲花池,水源丰沛,是理想的玉器加工场所。

也有人认为磨玉局位于金中都彰义门西侧,故俗称为西局,后西局村人口增多,逐渐向东扩展,后形成东局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