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上建筑技术的回响:查姆回教寺院尖塔 & 巴克特里亚艺术的代表: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27
文章图片1

西亚

01

文章图片2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Minaret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Jam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地处阿富汗古尔省(Ghur Province)心脏位置,远离城市,在哈里路德河(the Hari-rud River)与赫拉特以东215米处的贾姆河(the River Jam)交汇的崎岖河谷中拔地而起,海拔1900米,其依山傍水的独特环境为之平添了几分魅力。

65米高的查姆尖塔庄严肃穆,高耸入云,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纪。塔的外层由烧制精巧的砖石砌成,顶部饰有蓝色釉面的琉璃瓦铭刻,建筑工艺高超,装饰精美,代表了该地区建筑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在直径9米的八角形锥柱基底上,四个螺旋重叠的、尖端逐渐变细的锥柱体塔身由烧制的砖块建筑而成,并全部以浮雕式的几何图案装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蓝绿玻璃瓦色库法体铭文(a Kufic Inscription)——查姆尖塔上的几何图案、花纹和铭文,受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主要城市布哈拉建筑技术的影响。

文章图片3

阿富汗,古尔省,哈里路德河流经的崎岖山谷中,查姆回教寺院尖塔拔地而起。

公元1194年,伟大的古尔王朝(the Ghurid Dynasty)苏丹Ghiyas-od-din(公元1154年~1203年)建造了这座尖塔。据说,尖塔的选址很可能是为了纪念菲鲁兹库赫古城(Firuzkuh)——该城被认为是古尔苏丹王朝的避暑夏宫。尖塔周围的建筑遗迹还包括库什卡克山(Kushkak)上刻着公元11至12世纪期间希伯来铭文的石头,以及哈里河沿岸、查姆尖塔以东古尔人居住的塔楼和城堡遗址。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是当地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之一:代表着那个时代当地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对结构的把握。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建筑样式和装饰也是个绝对的例外:把当地早期以一种特殊形式发展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建筑元素融合在一起。这种优美而高耸的构造是中亚地区伊斯兰化时期建筑和装饰的杰出代表,在远至印度的传播中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可以从仿照查姆回教寺院尖塔而建的、位于印度德里的古德卜宣礼塔(the Qutb Minar)得到验证,它始建于公元1202年,14世纪初期完工。

文章图片4

查姆尖塔顶部饰有蓝色釉面的琉璃瓦铭刻,代表了该地区建筑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塔上的几何图案、花纹和铭文,受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主要城市布哈拉建筑技术的影响。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Bamiyan Valley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从公元1世纪至13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发展。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佛教艺术的干达拉流派兼收并蓄了各种文化影响。这一地区汇集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庙宇,以及伊斯兰教时期的防御建筑。此遗址同时也见证了塔利班政权无情摧毁两尊站立佛像的暴行。这一事件在2001年3月曾震惊世界。

在阿富汗中部、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巴米扬山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其中与北部山谷接壤处,有一面长而高的岩石峭壁。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包括谷地及其延伸出去的八个不同地点在内的一系列遗产。

遗迹位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北面是兴都库什山的支脉代瓦杰山,向南是巴巴山脉,巴米扬河从两山间流过,巴米扬石窟就开凿在代瓦杰山南面的断崖上。全长1300多米,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个。这里曾是沿丝绸之路往来于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商队的途经之地。公元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期间,这里的佛教艺术融合了中亚地区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形成的、巴克特里亚文化的特点,成为希腊式佛教艺术的中心,中国玄奘所作《大唐西域记》中形容当地“伽蓝(佛寺)数十所,僧徒数千人”。

文章图片5

巴米扬山谷前,一头驴驮着一个小男孩和一大包饲料缓缓穿过。

公元6至10世纪期间,这里曾是丝绸之路支线上的商队和旅人在此歇脚的停留之地。

凿刻进巴米扬河谷边、山崖面南断崖上的两尊立佛分别是55米高的西大佛和38米高的东大佛,其中西大佛在《大唐西域记》中被生动形象地描述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在巴米扬支流的山谷中,是包括卡卡拉克谷洞穴(the Kakrak Valley Caves)在内的一些很深的洞穴。其中,位于巴米扬悬崖东南3公里处、可追溯至公元6至13世纪的一百多个洞穴是一个10米高的站立佛像的碎片,以及具有波斯萨珊时期装饰风格的圣所。

大峭壁以南、山谷盆地中心,是Shahr-i Ghulghulah堡垒的遗迹。公元6至10世纪期间,这里是巴米扬早期居民在此定居、丝绸之路支线上的商队和旅人在此歇脚停留之地——通过古老的巴克特里亚连接起中国和印度。沿着巴米扬河谷再往东,是公元6至8世纪间的防御工事城墙和定居点遗迹。

文章图片6

巴米扬支流的山谷、卡卡拉克谷洞穴的佛像残片,展示佛教艺术对印度、希腊、罗马、萨珊和伊斯兰文化。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代表了公元1至13世纪古代巴克特里亚时期艺术和宗教的发展,各种文化因素和影响融入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发展中。许多佛教僧侣的集会和寺庙,以及来自伊斯兰时期的防御结构,见证了印度、希腊、罗马、萨珊和伊斯兰文化在这个地区的交汇与相互影响。

此遗址也见证了对标志性艺术遭遇破坏而发出的反复呼吁,曾有很多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呼吁人们注重保护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上有记载的对巴米扬的大规模破坏共有四次:第一次来自阿拉伯帝国的军队;第二次来自13世纪初、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铁蹄;第三次是19世纪英军炮击了巴米扬石窟的两尊大佛;最近一次国际谴责是针对2001年3月塔利班对两尊站立佛像的蓄意摧毁。

文章图片7

这尊巴米扬大佛的影像拍摄于1978年,是2001年3月被塔利班无情炸毁前留下的珍贵影像。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文章图片12

全球首次 视觉展示

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444页全彩高端印制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

《“一 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精心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与文化,采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约10万精炼文字和 近400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球首次用视觉方式整体呈现这些国家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历史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