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书是我读了又读,每次读都有新体会。而一段时间不读,就又想要重新读一遍的书。 《平凡的世界》
《白鹿原》
#你会重读哪些书? 人的阅读习惯真的会变,以前我总觉得书读完了,收获自然会记在我的脑子里,只有极少极少的书,才是值得重读的。 现在觉得有些书写的好,读过一次之后的重读,会有机会去发现作者再主线情节之外的故事,并且重读的时候,往往会发现第一次读的时候没发现的东西。 温故而知新,大概就是这样的。 《围城》也是我反复在读的书,最开始读它的时候大概是十年前,完全看不出哪里写的好,也看不出哪里有趣,就只记得方鸿渐买了个学位。 第二次读的时候我刚和老魏谈恋爱,感叹起婚姻的杀伤力来了。不得不说那时候对书籍和人物的理解力也是相当有限,觉得孙小姐大概是个聪明人,而婚后居然变成了傻子。还写了一篇关于苏文纨的日记→ 想做“花魁”的钢铁直女:《围城》苏文纨 而此时再读《围城》,果然我的心情和状态又有不同了。我偶尔会将自己和书里的女人坐对比,让我觉得这些女孩子们虽然性格有很多不足,但是也因为历史和文化背景,给她们的缺点填了些可怜的色彩。 #书里的女孩子们和方鸿渐 苏文纨是书里的高知女性,可惜不管学问方面做的怎么样,苏小姐仍然不能摆脱婚恋焦虑这个现实问题。如果说爱情是为了找一个对的人,那陷入婚恋焦虑之中的人,择偶标准就变成了,在一堆人里面找一个勉强看得下去的人一起生活。 苏小姐的婚姻焦虑只是一个代表,待到鸿渐到了三闾大学做教师,身边的女性几乎全部陷入婚恋焦虑,甚至到了开始出丑的程度。比如和鸿渐赵辛楣一起相亲吃饭的范小姐和刘小姐。 婚姻和事业是摆在每个人生命的两座大山。而对那时候的女孩子来讲,不管事业做到了怎样的程度,到了一定的年龄,事业的事情就可以放一放了,婚姻一定要先解决才行。不然要被嫌弃,也要出丑的。 孙小姐也是这样焦虑的,自己接触的人有限,父母又不太关心她的终身大事,她只好自己为自己打算。 从一开始她和辛楣鸿渐一起上船,到最后看鸿渐始终不作为,自己用了些小计量去嫁给方鸿渐。 刚好那时候鸿渐没有喜欢的人,孙小姐看起来也蛮可爱的,也就半推半就的成了。可是俩人虽然结婚了,但是孙小姐始终没有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结婚,也不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后面呢?俩人谁的性格也不稳定不成熟,方家孙家人也没有省油的灯,从文化到性格全方位的不合适,所以婚后的矛盾一波接着一波。 但是孙小姐和方鸿渐就像是你身边无数个天天吵架,吵得鸡飞狗跳但就是不分手的那些人一样,像是个欢喜冤家。 方鸿渐发现,自己在外面对谁都得唯唯诺诺,惟独自己的妻子是个例外,有脾气就可以发出来,也不怕她对自己生气。而且也看的出柔嘉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在自己乱七八糟的方家之外,有个小巧可爱的孙柔嘉和自己在一起,也算是自己有个归处了。 所以虽然结局两人也在吵架,但是我总觉得,这个家是分不开的。 #故事在书外 读过《围城》,总会想起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他们两个人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模范爱情的典范,我在某一阶段也想过,怎么拥有这么好爱情的人,会写出《围城》这么极具讽刺的小说。 但是也或许像本篇开头提到的,因为知道这世间的人和爱情大多不完美,才更珍惜自己身边人的每一点美好。 对自己和对方都有清晰认知的人,才更有机会得到完美的爱情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