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选民||我的老家

 乡土蓝田 2022-03-28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我的老家
张选民

“我的老家哎,就住在这个屯,我是屯里土生土长的人呀,别看屯子不咋大呀,有山有水有树林……”,这是前几年赵本山唱的《咱们屯里的人》的歌词,听着都是那么让人回味无穷,被传唱了很久,现在听起来,还是一首能勾起人无限遐想的歌,由此,我也想起了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在陕西蓝田县三里镇公社(镇)的王坡大队(村),我们大队共有六个生产队,第一、二、三生产队都在张坡村,我们是第一生产队,自然也在张坡村了。

我们村,是一个有着五百多年历史、古老的大村子,据张氏族谱记载“张坡村起源于大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07年,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至此。清河堂张氏世居于河北清河郡(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立村高祖张文秀与太祖母魏氏自清河郡经由山西洪洞县携四子迁徙于此……。”所以我们全村的人都姓张,全村共有三个生产队,好像是有六摆子,从南往北排列着,都是台阶式的住着人家,把好的、平整的土地,都用来种粮食,养家糊口了。每摆子住着一排子人家,遇到地方稍大些的,就有两排人家对门住着,门前就是巷道。前三摆子是我们的第一生产队,后三摆子是第三生产队,第二队就在我们村的东边,与王坡村隔了一条叫“王渠沟”的半大不深的旱沟,二队就是我队和三队的剩余部分,第一摆子到第六摆子好像都有二队的人家,二队就像个下大上小的葫芦,但大多数的人家,都和我们一队在一到三摆子,其余很少的人家就分散住在三队的那三摆子。好像就我们队有一家姓王的人家,二队也有几家人姓李以外,还真是没有一个杂姓。

我们村坐落在蓝田县城西北的五公里的地方。过去我们从县城要回我们村,出县城往西北走,走过县北关中学东墙外的砂石路,再过供电公司的东墙,走进大、小头三里村,这也是我们公社的所在地,街道还算繁华,有供销社、学校、农机门市部、公社大院等,过了三里头村不远,就要翻一个深沟了,这条沟也是我们村东边那条沟的下游,沟里还住着一个村子的人,叫个周家河村,过了石桥,走过在半沟稍微平整地方住的人家的门口,再沿着一段很陡的坡路,上来不远,就是我舅爷家的村子,叫郑家沟村(我们都把它叫'丈沟’村),这个村子的人,住在一条不太深的土沟里,走过丈沟村南边的小路,在一路向北,就是比较“宽阔”笔直的土路了,路两旁栽着细高、细高的白杨树,路的两旁都是略带些慢下坡的大面积可耕地了,再走二里地多,就是我们村了。

我们的村子,绿树环绕,面南背北,有一幅龙庭之像,背依黄土丘陵,南望巍峨的秦岭山脉,与东西走向的横跨蓝田的灞河,遥遥相望,村子的南、北都是相对比较平坦、广阔的可耕地了。村子的正下方(南方)就是我们一队的耕地,就在我们回来走过那条路的西边,那条路的东边,基本都是二队的可耕地,三队的可耕地,基本都在我们村子的背后,也就是北边了。村子的东西各有一条深沟,东边的沟里,当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修了一个叫“东风水库”的水库,我的年龄小,没有赶上那个修水库热火朝天的场景,不过水库建成后,我们村还用水库的水浇过地,水库上游,也是我们小时候割草、钓鱼、摸海拔(就是蚌)的地方,留下了我们年少时的不少记忆。

我们村的西边也有一条沟,常年流水,所以沟底的东边相对比较平整的地方,就是我们队的菜园子,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白菜整整齐齐,清淌的河水,刚好被利用,所以我们队的蔬菜紫汪汪、绿莹莹、脆生生、红彤彤,看着都那么招人喜爱,也为我们队增加了不少的副业收入。在沟的东坡上我们队还有一个桃园,每年的秋季都会有不少的桃子成熟,勾着人心魄,也是那时我们觊觎已久,但也没钱关顾的地方。这条沟由于离我们村比较近,也就成了我们小时候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割草、拾材、堵河抓鱼,欢乐不少。

我们村的南边,有一个平放开口向上的“”字框,我们把它叫“水坝”,这个水坝把我们的村子,整个都给兜住了,水坝周围都是大大小小的柿子树,尤其是南边的比较平整的地里,是一片很大的柿子园,水花、磨盘、尖顶,啥样的都有,也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藏柿子(把柿子折一抓,藏在树上,等待软了在去吃)、吃蛋柿的地方,欢声笑语更多。

水坝里就是我们生产队的大场了。好像是分为三块,我们三组在最西边,我组场的北边,就是我们队的饲养室,养着很多的牛、马等大牲口,也是我们每次割草回来要交草、过称的地方,在饲养室的东边就是我队的保管室、仓库,还有一个扎棉花的机房,隔条去杨村的路旁,就是我们队的涝池了,正好在二组场的顶上(北),是人们放工之后洗涮、冲凉的地方,也是妇女们洗衣、闲谝、道家长里短的场所,所以也是村里最繁忙的地方。我们村的每个队都有涝池和大场,二队的大场在我们去学校(王坡小学)的路上,也就是我们学校的西邻,他们队的涝池,就在我们这摆子的东头,很小。三队的大场在村子的西北角,涝池离得不远,比较大,也是我们经常打浆水(游泳)的地方,记录着我们不少的欢乐!

这就是我们的村子,一个依丘傍水,又风景秀丽的天然氧吧,春天花香鸟语,夏天绿荫闭天,秋天硕果飘香,冬天白雪皑皑,还正如弘一法师的诗所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这些年,人们的观念在发生着变化,粮食充盈饱满了,人们不在为糊一张嘴而来回奔波了,一心只想着咋样能提高生活的质量了,住也就要在平整的地方,就都把新房盖在了平坦的地方,反倒是村中间人少屋空了,异常的安静,静得连鸟儿啾啾的叫声,都异常清晰迷人,走在村中深吸一口空气,都能把你给醉晕了!

这儿,就是我的老家,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我喜欢!



作者简介:张选民 ,陕西蓝田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

乡土蓝田平台投稿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