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一直是世界公认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80万人因创伤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9%。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TIC)是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创伤是65岁以上人群五大常见死亡原因,老年创伤患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15%~30%。创伤后大出血导致死亡约占创伤死亡患者的25%,而创伤出血患者中约1/3在入院时伴有凝血功能紊乱,此类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 方法 为进一步探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早期TIC的危险因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317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2例,女105例;年龄65~96岁[(72.6±6.8)岁]。 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为参考标准,分为TIC组(32例)和非TIC组(28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时首次体温及休克指数(SI)、入院时首次血气分析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化验结果、输血及血制品使用比率、住院时间与临床预后。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早期TIC发生的相关性。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与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TIC无相关性,说明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TIC的发生过程中,性别和年龄不是老年严重创伤患者TIC的独立风险因素。 头颈部、四肢损伤与老年严重创伤TIC发生相关;老年严重创伤合并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急性TBI患者中,脑组织内大量组织因子释放,会造成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的失衡;而四肢部位损伤往往引起长骨骨折,严重损伤时失血量更大。 面部、胸部及腹部损伤与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TIC无相关性,说明在老年严重创伤早期,以上部位的损伤对凝血功能、机体内环境等的影响不明显;疾病加重及损伤后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对老年创伤凝血功能造成影响。 ISS在单因素分析中与老年创伤TIC发生相关,对于老年严重创伤患者而言,在创伤早期评估完成之后,应当关注患者损伤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通过完善ISS 对患者的整体伤情、重要损伤部位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损害控制性治疗。 本研究中老年严重创伤患者GCS较高,与发生TIC无相关性,说明单纯TBI尤其是轻型TBI(GCS>9分)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既往研究表明,严重TBI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TIC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是不良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老年严重创伤早期TIC发生的相关因素 (1)创伤致死三联征 因此,需要强调目标导向输血治疗在老年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及时发现并纠正TIC,才能不断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参考资料: 1. 中华创伤杂志2022年1月第38卷第1期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 Med J Chin PLA, Vol. 46, No. 6, June 28, 2021 《创伤性高凝血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