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遗嘱库里,藏着真实的人间百态。

 rjhm 2022-03-29

Image

人生中总是有一场场注定要分离的相聚,没有谁能陪谁走完一段完整的路程。既然不能阻止别离,至少要在相遇的时候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01

“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了。”

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或许它不意味着人们对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他们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此次白皮书首次公布了“00后”立遗嘱情况,其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Image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介绍,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九年来,中华遗嘱库已登记保管了22万余份遗嘱。疫情之下,全年遗嘱咨询量不降反升,2021年咨询办理遗嘱人数比2019年增长了20.8%。

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4707份。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不但可以享受免费办理遗嘱咨询、遗嘱登记、遗嘱保管等服务,而且每一份入库的遗嘱还可以通过免费的录音录像、人脸识别、指纹存档、密室登记、专业见证、保密保管、司法备案等程序,来确保遗嘱的效力。

02

前段时间,钱黎(化名)在姐妹的陪同下,走进了浙江遗嘱库。她写下遗嘱:百年之后,我将名下的一套房产无偿捐赠给浙江省红十字会

年仅58岁、身体健康的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Image

我没有子女,家人的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锦上添花何其多,雪中送炭有几人。我的遗产我做主,希望能帮助到有困难的孩子吧。”

钱黎是杭州人,家中姐妹两人。她有过婚姻,也怀过孩子,因为疾病,孩子没能保住。

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但她一点也不孤单,而且退休后的生活也特别丰富多彩。“我学习了芭蕾和笛子,还在学编织,每天都需要养护阳台上的很多花卉。我还喜欢画画,时间都排满了。”

钱黎有一个男朋友,比她长一岁。“我们俩计划着,等他退休了,就去自驾游,能开多久的车子就开多久。到时候我俩都玩不动了,就直接住进养老院。

正因为有这个计划,才让她萌发了立遗嘱的念头。“要是在自驾游的路上有什么事,那一切都晚了。我想,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钱黎想到的是自己位于萧山一套17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15年,她卖掉了市区的房产,在萧山置换了一套大房子,面积大,环境好,靠近钱塘江。“当初单价一万块,现在怎么也翻一番了吧。”

Image

父亲十年前过世了,年迈的妈妈身体挺好,生活能够自理,不愿和女儿住在一起。妹妹生活优越。

“男朋友尊重并支持我的一切决定。我想了想,就把房子捐出去,用这些钱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在钱黎的心里,没有孩子是人生的缺憾。

不仅如此,钱黎还有意愿捐赠遗体。“不想没有质量地活着,也不想给妹妹增添负担。”她说,在现在一切都好的情况下,她想为将来做打算,“等都安排好了,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旅行了”。

03

一位年近90岁的大爷,走进浙江遗嘱库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可以把我的房子和钱都留给我的保姆吗?”

这位大爷的老伴儿已经过世,膝下有一子一女。提起两个子女,大爷生气得很,“都是从小亲手带大的,怎么就不管我了呢?”

Image

因为早年和子女之间有些矛盾,老伴儿离世之后,两个子女就再也没有来看过他,连电话都没有,“逢年过节就我一个人,孙子孙女也见不到。”

原本,身体硬朗的时候,大爷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也还行,下楼遛遛弯,和邻居下下棋。

但在有一次突发疾病之后,他就萌生了立遗嘱的想法,“要不是保姆在家,当时我可能就没了。”他住院期间,子女也没有来探望,全程都是保姆在照顾,“我年纪越来越大,以后的生活起居、生病住院怎么办?”

大爷说,这五年保姆一直在照顾他,他认为保姆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就想着把钱和房子留给她,让她照顾我的晚年。”

在再三核实了大爷的意愿后,大爷和保姆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

04

浙江遗嘱库负责人叶世娟介绍,现在有些知识分子,没有子女,都很愿意投身公益和慈善,他们将遗产捐赠,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

她说,老年人总想着把一些可能会出现的纠结或者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他们的遗嘱最充满感情,总想把东西留给他们最在意的人。”

叶世娟记得一位因为摔了一跤、差点高位截瘫的徐阿姨。“她是和爱人一起来的,希望订立一份遗嘱把所有的财产留给女儿。”

Image

因为曾经历过不圆满的婚姻,徐阿姨对已经出嫁了的女儿最为放心不下,“现在的年轻人,谈了没几天就能结婚,吵一架就能离婚,我不放心的。”

突然遭遇身体变故后,徐阿姨就和爱人商量立遗嘱,指定女儿一个人继承,并作为婚外财产。

除了深爱,遗嘱里还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比如无奈。

一个40多岁的男性客户因为某些原因过世,“家里有八套房子、十个车位,几百万的现金。”

这个人有过两段婚姻,与前妻生有一子,过世时孩子仍未成年,“离婚时已经分了一些资产给前妻,和现在的妻子关系也不是很好,家里还有80多岁的父母。”

叶世娟说,当时这位男子就是有了危机感,来订立了遗嘱,大部分资产留给了父母,给孩子留了一套房子,“要是没有这份遗嘱,无论是前妻还是现任,再加上父母、孩子、亲戚,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05

这些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立遗嘱,不过和中老年人不同的是,他们留下来的东西却很不一样。

30岁的邱小姐是一名远足登山爱好者,在菲律宾经历了台风天被困。回国后她几经思考,到遗嘱库订立了遗嘱,其中最大一部分的遗产就是她这些年拍摄的照片,“都是在远足途中,我自己拍的,每一张都有属于我自己的意义。”

邱小姐将相机镜头等财产留给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照片的原片则留给了父母,她还录制了想对家人的话,“这样就算我走了,这个世界依旧留下了我的印迹。”

Image

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把精神财富分享给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这些装备留给我的队友,这些游戏币给我的朋友。”25岁的小陈,来到浙江遗嘱库希望订立一份遗嘱,而他的遗产是一些游戏账号、虚拟装备、游戏币,按照市价总价值约5万元。

“大家聚在一起玩游戏实属不易,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意外导致团队解散。”小陈说,让朋友继承自己的账号和装备,也可以让自己通过另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存活下去。

“希望大家都要好好地活在当下,也可以更坦然面对离开和死亡。”

06

疫情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来中华遗嘱库立遗嘱的人也明显增多。

在中华遗嘱库接待中心,死亡不再是一个禁忌话题。

Image

一份份遗嘱背后,是人间百态,社会万象。

根据《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度)》统计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时,全国留下微信遗嘱的数量最多。而最高峰时,中华遗嘱库小程序一天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

遗嘱看似是简单的一纸文书,其实更是爱意的表达。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背着妻子偷偷来到中华遗嘱库。

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年轻时便去世了,妻子去世后,他一人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单位一位同事看到他独自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就去主动给他帮忙。接触时间久了,两人产生了感情。

结婚后,妻子决定不再生育,而是全心全意照顾那两个孩子。就这样,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一家人的感情也特别好。

老人说:“我要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支配权都交给老伴,两个孩子的财产由她来做主和分配。虽然我知道我的孩子不会去争抢,但我老伴因为我一辈子没有生孩子,我要让她有一个保障。”

他还在中华遗嘱库给妻子留下一段情感录像,“老伴很感谢你,如果还有来生我还要娶你做我老婆。”

“其实遗嘱不仅代表着财产的分配,也代表跟过去的告别,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结语

提起遗嘱,我们总会想到死亡。死亡可怕吗?并不可怕。我们真正害怕的其实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和爱的人分离。身为父母、子女、手足、朋友……我们有太多的回忆无法遗忘,太多的感情无法舍弃。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乐退族严选多种好物,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