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 又是一年年末,应该有所回顾和小结。2019年末,写的是“2019回顾|松软的温度”(链接),2020年末,表达的是祈愿“祝愿2021:早去瘟神,寰宇康宁”(链接),今年的就是“我的2021”了。 和老师们交流,我常常出示这样的课堂质量模型图: 这个模型图可以是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同时也提供了观课议课的选点和视角。 讨论到教师的反思,我会用自己胡诌的这样一首诗: 针对“备教改导艺如何”,我会请老师们思考:“你能不能说说,这节课和上一节课比较会有什么改变?或者这学期你的进步在哪里?再退而求其次,能不能说说今年和去年比较,你有哪些进步?” 想到这样问过老师,就想也应该问问自己:“这一年你的进步和改变在哪里呢?你不是经常给老师说'成长即是成功吗’?”这一问还把自己给问住了。26号想了半天,似乎觉得还是很有进步,似乎又说不出进步到底是什么。12月27日上午四节课,是本学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后一次课,最后一次课,我都会给同学们讲“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就我而言,我最为期待和祝愿的是:同学们未来的教师生活幸福,各位老师当下的教师生活美好而幸福。 在理解和认同教师生活的教学时,我在两个班朗诵了亦师亦友的周雪峰先生的《其实》: 两个班朗诵,我都发现自己的一点变化,那就是过去朗诵“在青山绿水间/永远的激情飞舞”时,自己的声音是高扬的,而这次朗诵不是更高扬的,而是更为深情。想来,这可能就是自己的一种进步和成长。和老师们交流,我有一个建议“到学生身边去,近距离地影响学生”,这是对《道德经》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实践,就“行不言之教”,我们可以理解为“行,不言之教”,也就是教师的德行、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需要以身示范、以身立教;也可以理解为“行不言之教”,教师能不说的就不要说,教师能短说的就短说(链接:学习把话讲短),教师能轻声说就轻声说,吼叫和大声说话用于训练和管理,真正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这一年,自己在努力降低自己的声调,不想去控制别人、不想去过多地干涉别人,用低声的、非权威的心态做教育。这大概是自己的一种进步。 26日下午,给中师时的语文老师黄宣永老师电话,交流了一个多小时。我发现,91岁高龄的黄老师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交流中,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在说他过去怎么上课。有一个故事,是说他代别人的课(估计是40多年前的课了),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只选择其中一句“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旁征博引,上了25分钟。上完结束,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其中还有一位同学上来和他交流,说听课的收获和感激,可惜黄老师记不得这位学习者名字,他说想起来再打电话给我说。听着他的话,一方面是为自己人生能遇到这样一位关怀自己的好老师倍感荣幸,另一方面验证了“学校的产品是课程”(链接),人一辈子应该以自己实践过的课程为荣。同时也在想,怎样避免忘掉学生的表扬和名字? 27日早上醒来还在想这件事,后来在自己的课堂上做了一个调整,发学生一张A4的白纸,用最后的15分钟:“写一下,你在上'教师职业道德’最大的收获有哪些?”这一方面是调查自己的课可能在哪些方面真实地影响了学生,哪些做法是以后应该继续坚持的?另一方面是为生命留痕。 这是临时的想法,学生做了15分钟左右,有长有短,有多有少。但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了“成为更好的人”的愿望和收获,读着这些收获,难免不感到教师的价值和幸福,以及自己努力改变的意义和作用。 “找幸福,而不是找不痛快。”我给老师和同学们这样说,自己也这样去实践,“信则有,不信则无;行则有,不行则无。”听到好的东西,愿意去改变。自己努力去实践自己提倡的,这可能也算一年的进步,这应该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年中读了几百遍论文,翻了一些书。行进途中,通过喜马拉雅听了一些书,今年主要听课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学大师课”,流沙河写的《诗经》《古诗十九首》《庄子》等,听着时有会心,但过后往往记不住。老了,记忆力下降特别明显。 这一年比上一年写的稍多一点。谢谢《湖北教育》的姜楚华老师,提供机会,让我有机会带着研究生做了一个“陈大伟专栏”,写过12篇自己比较用心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链接:"教师为什么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切磋琢磨”说成长;教师如何在“涵育熏陶”中成长;教师如何建构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观课议课中合作成长;怎样修炼教育敏感;从研究和时间两个维度看教学反思;“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教师专业成长如何缓解工学矛盾;教师如何在教育写作中专业成长;对教师专业发展几个问题的回答),感谢《中国教师报》的朋友信任,就观课议课、课程建设、教育电影的写作、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鼓励我写了六七篇文章发表;感谢《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该杂志发表了多篇观课议课的文章,使该杂志成了当下观课议课成果发表的主要平台;感谢《上海教育科研》的张肇丰老师,得蒙认可,我的《观课议课的教师立场》成为今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唯一一篇文章。 书一是修订《教师职业道德》,高教社对此的要求很高,修订稿早已发出,据说现在还在内容审查中。二是和带的研究生写了一本《寓言中的教育智慧》,书稿早交出去了,今天下午收到编辑何琳老师传来的二校稿,不出意外,2022年的上半年北师大出版社可能出版。 另外是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不接广告不设赞赏,有兴趣就写写,现在有48000多位朋友订阅,超出了年初的预期。 送走了3位硕士,新招了3位硕士。读过陈向明教师带研究生矛盾心理的告白,心有戚戚。在远与近、严与宽之间很难找到平衡,中庸最难,犹如学生的课后作业,多与少的平衡永远在路上。 没有疫情时也外出讲课,有疫情就转到线上,也不知有多少朋友听,有多少朋友听了有用?总体应该是不少的,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拍摄的《教师幸福与教师成长》,八天时间,显示有95448次播放。 在四川电教馆拍摄并投放的《师德意蕴与修养》《幸福的能力与创造》《观课议课基本策略》受众应该也不少,而且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年初,补充和调整了在“中国大学MOOC”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开课两期,最近一期刚结束,评价不错。但本期的学习人数不够多,两千多人而已。 观课议课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更加完善,自认为是当下对一线教师最后价值、并且最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成果。完善了观课议课的表达:“观课议课是以课程为对象、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观课议课关注全人(信念与积极性、思维与选择、行为与效果)的教师发展;观课议课是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的文化系统;观课议课简便易行,是得到了一线教师广泛认同和接纳的研究成果。”继观课议课列为《人民教育》“创刊 60 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与人物”(33件),2021年1月7日《中国教师报》,观课议课又列为《20年,那些影响教学改进的概念》(16个)。整理了《“观课议课的教研变革与教师发展研究”研究报告》,错失机会无缘参加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但整理以后,发现做的真是不错。明年如果要出关于观课议课的书,可以收录进去,以便形成观课议课的整体印象和概览。 家人一切安好,为女儿骄傲,在职读四川大学的硕士,评了“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优秀研究生”和“四川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小外孙一天天长大,最愉快的是看着和陪伴成长,在他身上发现孩子、反省自我。 后面几天,有硕士论文的预答辩,有几所学校的年度学术研讨会要去交流。 今天抓紧时间写这么一点东西,为2021年的生活留下一点东西。 新年即至,祝所有的家人、朋友安康,期盼祖国好、世界安宁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