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黄散治剥脱性唇炎配方

 柠檬猪nyzbh9re 2022-03-29

养生之家导读:剥脱性唇炎是唇部粘膜的一种慢性浅表性脱屑性炎症,病程迁延难愈。病因至今不明确。临床表现以唇部红肿、糜烂、灼痛发痒、日久浅表皲裂及少许鳞屑,粘膜浸润肥厚、液体渗出、结痂、出

【原方配方组成】藿香叶21克,栀子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服。

剥脱性唇炎是唇部粘膜的一种慢性浅表性脱屑性炎症,病程迁延难愈。病因至今不明确。临床表现以唇部红肿、糜烂、灼痛发痒、日久浅表皲裂及少许鳞屑,粘膜浸润肥厚、液体渗出、结痂、出血,反复发作等为特点。以青春期少女为多见,多发生于下唇,逐渐扩及到整个下唇以至上唇。

本病属中医“唇风”、“蚕唇”、“蚕风”等范畴。其病理特点为脾胃湿热,外感风邪,风湿热毒搏结于唇部,气血凝滞而成病。如口唇动为脾虚风盛所致。治法以清脾泻热、散风化湿、凉血润燥、活血化瘀等为主。

(1)根据《中国民间疗法》,2000,8(3)41:杨桂芹等报道:应用泻黄散治疗剥脱性唇炎20例。服药2~7剂后均获愈,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7剂后肿胀、糜烂消失,结痂脱落,粘膜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再复发。处方:藿香20克,栀子10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防风10克,生地黄10克,知母15克,地骨皮15克,土茯苓10克,文火水煎3次,1~2煎内服,第3煎外洗口唇,每日1剂。

(2)根据《山东中医药杂志》,1998,(9):405,李卫莉等报道:乔鸿儒教授采用泻黄散合增液汤治疗剥脱性唇炎29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3剂症状消失者17例,占52%;服药5剂症状消失者11例,占37%。处方:生石膏15克,栀子6克,藿香6克,防风6克,生地黄10克,玄参10克,麦冬6克,甘草3克。以上剂量适宜于儿童,成人宜酌情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