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恩难忘】想起教我初中语文的朱冠军老师三件事 | 散文 徐景洲

 文化佳园 2022-03-30


一直想写教我初中语文,也是我写作领路人的朱冠军老师,但越想写越怕写不好,就像当年上学时羞于见老师一样的心情,似乎成竹于胸却始终未能成文。
想写老师三件最难忘的事:
一、朱老师初进课堂时一口标准悦耳的普通话惊艳满堂,范读课文时的声声入耳润心就是最好最美的语文教学啊!因此她的课让我们充满了美的期待。老师的课,是1970年代文化荒漠里一块绿洲。
二、初一语文像政治课,作文都是大批判稿,毫无兴趣。1972年教育回潮,朱老师教我们初二语文课,多了文学作品,课堂习作也开始写记叙文。我那时就很爱读课外书,作文几乎都是85分以上,有一篇《运河的早晨》竟得了90分!又几乎篇篇作文当范文被老师当堂朗读,写作兴趣的刺激强烈得无以言喻且无以复加。超强的刺激是初二年级十个班举行优秀作文展,每班选一篇作文抄写贴宣传画廊,老师让我抄了两篇习作入选:《开学第一天》与《记一次课外活动》。文末都有老师很长的红笔评语!趁没人时,我常会偷偷跑到画廊前,看我的两篇作文,一遍遍默读老师的评语。毫不夸张地文章,有朱老师这样的悉心精心尽心培育,我不一辈子爱好写作,简直天理难容啊!
三、文革后参加首次高考的统考,我去母校运河中学提前一天看考场,巧遇朱老师,她高兴地说:“你也参加统考了!你语文好,数学也好(有一次初二年级十个班数学竞赛,我预赛考了115分的满分,全年级只有两人),一定能考上!”我听得心热脸红不知说什么好,笑着急忙走开了!后悔当时没多说几句,请教一下。终于没辜负老师的培养,我考上了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并且后来发表了很多文章,许多文章选入大中教材,还出了几本书,也当上了中学语文教师。这让我想到一句流行很广的歌词:长大后,我也成了您。
没想到初中毕业半个世纪后,也是因为写作的关系,竟又与老师有了密切的联系,老师几次电话都半小时以上,还经常点赞我的微信,我也好像又回到当年耹听老师悦耳普通话的课堂,而那一个个红心的赞,也像当年老师用红笔给我的作文写的批语。
以上简述的三件事,算是酝酿很久的《教我初中语文的朱冠军老师》散文的写作提纲,每句话都可几倍展开,但也无法表达对恩师的感激。
写出以上文字时,已是2022年3月28日凌晨四点二十分。通过微信,我把这粗陋的文字发给远在南京女儿家颐养天年的老师:您的学生在北京恭祝老师健康长寿!一大早,当即微信上发给朱老师。老师早上发来微信:景洲,谢谢你早上的问候!但不要那样夸我,这样使我很惭愧。
我回复:老师早安!先写个纲,以后还要展开写!老师的好写不出:)水平还欠火候!
上午九点多钟,朱老师打来电话,说她读我写的三件事,每件事都让她感动流泪。她说她真没教什么,我怎么能记得这么清啊!我说老师您教了几十年书,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前教书的事,哪里还会都记得住啊!您是尽心上好每堂课,尽心教好每个学生,年复一日,习以为常,但您的言传身教,却影响了许多学生的一生。学生记忆深刻,师恩难忘,也实在是太正常了。老师的好,怎么赞美都不过分。
老师也表扬了一番学生,说我文章写得好,兴趣广泛玩得好,北漂带娃也带得好。我说还是老师培养得好,您们那一代老师建构的运河中学精神在心,无论到哪,都要做“三好学生”。
老师今年高寿86岁,身体健康,声音清亮,每天临帖两幅,背古诗古文若干,小区散步时,还会唱几首老歌自得其乐,绝对还是我们这些刚迈入老年门槛学生的人生楷模。老师三个儿女,各有所成,轮流接住,天伦之乐,幸福满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