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纪实散文·黄远青】北连小学的变迁与湮灭

 新用户8249cTO6 2022-03-31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838


北连小学,原来校门上写的是北镰小学。这是因为,北连村位于铁镰山的北边半山腰,故起名为北镰村,村办小学也就命名为北镰小学。校名是由已故上校武福元先生所写。至于啥时候改成了北连小学,没有确切的说法。我认为只有一个可能,“北连”写起来比“北镰”更简单,于是村民们长期形成了自然的习惯,便成了北连了。北连村形成于清朝末期,那时被育红(过去叫卿避村)人称为南窑子。南窑子又分为东窑子和西窑子。西窑子是借因雨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在东西两边埝上打窑洞而成的自然村,最早的西窑子住户有李家、程家、吴家、武家、纪家、冀家、洪家、彭家、徐家。西窑子以能给人治病的李先生而出名。东窑子在公路东边更高的垣上,最早住户有曾家、王家、阚家,这三家是挖地坑院打的窑洞,另外还有张家、高家、邹家、陈家、姚家等住户。东窑子以出烈士最多、人才最多的曾家而出名。1959年三门峡库区大移民,位于原平民县下八户村的大部分村民迁到了东窑、西窑和花城村。迁来的村民就在国家的扶持下在现址筑院盖房,形成了东连和西连两个自然村。1982年分队之后,原东西窑的老住户搬出窑洞,迁往新巷,形成了北连村现有的状态。
所以,北连小学在历史上有三个校址。第一个就在原西窑李培基家的窑洞里,第一任老师就是李培基先生,此后据说还有杨传武、王天喜等老师任教。老支书张德福便在此上学。 
 

这是北连小学第一个校址遗址
 
第二个就在东窑移民王来印家的南邻一个大窑洞里,南壁上掏了一个小窑洞作为老师宿舍。这里原是一个庙,里面供奉有泥塑菩萨佛像。很可惜,现在连窑洞都被挖没了,成了一块果园。据说,移民上来后就在第二个校址上学,任教老师先后有埝桥乡冢留村刘新民、垣雷村刘新海、东高垣村田英等先生。姜清配、曹养亭就在此上过学。这两个校址的学生,只能上到四年级,五年级就到坊镇小学去上了,初中就到冯村镇贺家洼村去上了。这种情况从建国前后持续到1965年。
 
 

这是北连小学第二个校址遗址
 
北连小学第三个校址位于东西两村的中间,座南面北,门前是土埝,埝下是水渠,水渠北边的耕地被称呼为学校门前,学校东边的地被称呼为学校东面。紧邻学校东墙的是大队部。据说,现在的北连小学是1962到1965年之间开始建造,开始只盖了三间坐北面南厦子门房,中间是学校大门过道,东西两间是老师办公室,在过道里各开一个对开门,南面各开一扇窗,校门外东西各有一个水泥黑板,书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校门顶部中间是半圆形,上有一个水泥塑的大红五角星,两边是两个圆顶砖柱,凸显着对称美。下面是水泥塑的“北镰小学”四个字,其书写端庄大气,笔迹苍劲有力,由北连村最早的成功人士武福元上校书写。走进大门,迎面是四大间安间房,起着将近一米的高台子,房子上的大梁都是工子梁。墙是砖、胡基所砌,屋顶是蓝色手工小瓦所盖。周围的围墙全部是黄土夯筑而成,厕所就在南围墙外和后面的土堐之间,中间一堵墙,划分成东西厕所,东边是女厕,西边是男厕。这便是最早的学校所有建筑。
 

这是北连小学第三个校址的最早的安间房,坐北面南。
 
1972-1973年间,由于移民来后出生人口增多,学校校舍不能容纳所有师生,村上就投资投劳,在学校西围墙中间箍了四间小窑洞,坐西面东,作为教师宿舍。在南面箍了三间大窑洞,座南面北,作为教室。从此,大窑洞从西到东为一、二、三年级教室,北面的安间房从西到东为四、五年级教室,成为一个五年制完全小学。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1989年。我便是在此读完了我的小学五年级。1989年9月,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北连小学的学生就去了育红中心小学上六年级,北连小学再次降为非完全小学。 
  

这是坐南面北的三大间窑洞新貌   

这是坐西面东的四间窑洞,大部分已坍塌
 
1991-1992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队部逐渐没落,南面窑洞开始漏水,成为危房,村支书张德福和村长李进荣决定,再在原安间房的正东面盖三个安间房教室,容纳一、二、三年级学生。原来的老校门也就彻底关闭,重新开了中门,安装了大铁门。土围墙也换成了砖墙。 
 

这是北连小学第三个校址的最迟的安间房,坐北面南,位于原来的大队部。
 
大约在2008年左右,随着学校最后一位学生赵菲菲的离校,最后一位老师陈桂玲也退休回家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挡不了的合村并校洪流,把北连小学也夹杂其中。后来,村上在没有了师生的学校正中间又盖了村部,东西两边的安间房也卖给了私人。再后来学校又被一家鸡蛋干加工厂所租赁,浓浓的黑烟和刺鼻的气味让村里人闻到的是现代化带来的污染。那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乡村的文化殿堂从此垮塌,一个乡村的后代从此又走上了离乡背井去上学的旧路。我很难说准,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后退?但是,我明显地感到:家长送孩子们上学不方便了。有的家长要么让年迈的爷爷奶奶开上小三轮去外村小学接送孩子,要么去城里买房送孩子去城里上学。一半人在村里继续种地,维持生计;另一半人去城里居住,陪伴孩子上学。这难道就是城镇化对农村带来的影响?
 

这是从学校后面的西南角从上往下拍的学校一角,最左边的这个砖混结构房子是后来的大队部
 
出于对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源于对家乡小学的一段深厚的感情,我利用寒假走访了村中姜清配老师、张德福老支书、曹砖叔叔、李秀生大哥、我的姐姐黄爱芝老校长,把了解到的一些片段如实地记录下来,留够后来的有心人去慢慢追溯吧!
据了解,北连小学的历任校长有:第一任杨进喜,民办,本村人;第二任李振乐,公办,埝桥镇高强村人;第三任雷世军,公办,本乡镇育红村人;第四任张定邦,原汉村乡西汉村人;第五任刘坤选,公办,本乡镇花城村人;第六任杨进喜,公办,本村人;第七任刘福强,公办,本村人;第八任黄爱芝,公办,本村人;第九任刘世德,公办,本乡镇育红村人。
曾在此校任教过的公办、民办、乡请老师有:杨进喜,曾碧春,李应珍,纪凤英,曾续宗(曾涛),姜清配,刘福强,石永安,王凌华,徐福朝,李忠民(花城人),黄爱芝,刘坤选(花城人),雷普选(花城人),康建成(育红人),孙麦芒(育红人),郭法文(北至人),王小凤(育红人),王建军,王彦铎(东高原人),田本立(李家垣人,后来迁回黄河滩),丁群英(花城人),张振秋,何三桂,吴雪艳,李亚丽,陈桂玲(育红人),王兴旺(西高垣),王新兴(西高垣),李老师(李家垣人,没打听出来具体名字),郑百才(花城村长城村人),张兴全(打虎人),王萍(育红人),刘世德(育红人)等。以前在北连村任教过的老师还有王天西,王老师(三合人),路堂弟(坊镇人),杨传武(?),李培基,刘新民(埝桥镇冢留村人),田英(东高垣村人),刘新海(垣雷人),刘仲礼(垣雷人),雷百社(垣雷人)等。
谨以此篇,略叙北连小学的变迁与湮灭!不足之处,敬请知情人士批评指正!

【大荔文学·诗歌·黄远青】春望
【散文·黄远青】柔柳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关中民房的演变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顺势而为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仁者乐山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游泰陵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啃韬秫
【大荔文学·随笔·黄远青】逮蝎子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美在南湖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怀念我的老师
【大荔文学·随笔·黄远青】看茶与品茶
【大荔文学·沙苑采风·黄远青】枣林
【大荔文学·作协快讯·邢根民】大荔县作协组织会员开展《延讲》发表79周年沙苑文化采风活动

向下滑动查看往期回顾


END

作者简介


黄远青,大荔县教育工作者。

总编:夏春晓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