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尖上的鼻烟壶,方寸之间浓缩万般风景

 lcyteacher 2022-03-31

鼻烟壶,指尖上的小壶,中国特有的艺术品,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它看似不起眼,却别有洞天,在岁月的长河中,浓缩了万般风景,沉淀出独特的东方之韵。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玉石、瓷器、料器、漆器、匏器、珐琅、金属等材质,都在小小的鼻烟壶上得到不同层次的表现。其一纹一饰、一器一型、一材一质,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以及对生活美感的讲究。 ——编者

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四爷送给若曦的定情信物,就是一只俏皮可爱的鼻烟壶

17世纪的欧洲,流行嗅服鼻烟。自明末传入中国后,这种烟粉末被掺入麝香、冰片、薄荷等中国传统名贵药材,在经过密封蜡丸中陈化之后,华丽转身为一种具有明目避疫和提神醒脑功效的药材而深受人们喜爱。或许,它有些类似于今天我们熟知的清凉油。如赵之谦在《勇诘闲话》一书中记载:“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万历九年,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裹为小囊藏鼻烟。”

鼻烟传入中国后,曾在清代各阶层生活中掀起生活风尚。而盛装鼻烟的容器,由最初的金属盒或玻璃瓶转变为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鼻烟壶。它小可手握便携实用,制作工艺也日趋精湛,并且迅速融入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发展成独具民族审美特色的艺术品和吉祥物。尤其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特制的鼻烟壶,展现出无所不用其极的艺术之美,名扬海外。“中国鼻烟壶”被争相收藏,当之无愧地成为清代工艺美术品的一大代名词。

鼻烟壶体现了古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人们喜爱它,所以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多种材质,汇集中国绘画,书法、雕刻、镶嵌、铸造、掐丝、烧造、套料、贴黄、剔、镂、碾、鎏金等各种工艺,只为制造出最是称心如意的那一件,蕴藏彼时对于生活境界的追求。鼻烟壶保留着某种情怀,哪怕身处闹市,也会让马不停蹄的灵魂得到短暂栖息。闻一闻清风朗月的味道,仿佛给了生命一个舒展的瞬间。

【琳琅满目生壶物】

鼻烟壶的名贵程度,侧重于看其质料高下和做工粗细

鼻烟壶的材质十分考究,这也是鼻烟壶的一个重要品评标准。民国初年鉴赏家赵汝珍在《鉴赏鼻烟壶》一书中指出:“古玩的鉴别,注意点有二,一是辨别真伪;一是鉴定其优劣。先确定真伪,然后再鉴定其优劣,这是物器鉴定的常规程序。惟独鼻烟壶的鉴别,情况却不同,它只需鉴别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了,不必考证它的真伪。”大概是鼻烟壶的名贵程度,侧重于看其质料的高下和做工的粗细,而其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匠师相比之下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倘若一件鼻烟壶的质料确属珍异,做工又奇巧,无论它出于何时,也不管它出自谁人之手,亦为上品。相反,如果做工一般,质料平凡,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并为皇帝所用,也并不足道也。

最初,国人将这种舶来的鼻烟盛放在传统小药瓶之中。日后为了方便使用,逐渐对盛鼻烟的容器进行完善和丰富,如壶的形体便于携带、在壶盖处制作连体的挖勺等。还产生出金、银、铜、铁、竹、木、牙、角、珊瑚、玛瑙、琥珀、玉石、水晶、陶瓷、料器、大漆、葫芦、果核等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蔚为大观。

清画珐琅绿地开光母婴图鼻烟壶,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清宫造办处制作的鼻烟壶材质最为丰富,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顺治时期程荣章造的铜雕云龙鼻烟壶二十余件,是最早的宫廷御制鼻烟壶。因康熙对西方料器、画珐琅情有独钟,所以这个时期制造的料器、铜胎珐琅等鼻烟壶品种比较多。咸丰、同治以后,清宫造办处制作的鼻烟壶以料器、水晶、瓷制品居多。鼻烟壶艺术在乾隆朝时达到鼎盛,各种材质的鼻烟壶琳琅满目,玩赏收藏鼻烟壶成为社会风气。从全国来看,内蒙和西藏主要以银器等金属工艺鼻烟壶为主,辽宁因盛产玛瑙、玉石,故多玛瑙、玉石材质的鼻烟壶。

清代御用鼻烟壶的很多原材料本身就很珍贵,如以红蓝宝石、珊瑚、玛瑙、琥珀、水晶、碧玺、珍珠等奇珍异宝为原材料的鼻烟壶,单材质就提升了鼻烟壶的价值。象牙雕刻鼻烟壶不但材质珍贵,工艺上也极为考究,多运用深浅浮雕和镂雕,有时还施以彩绘,玲珑剔透,十分华美。

料器,指的就是玻璃。因玻璃鼻烟壶具有密封性好和透明的特点,既可以保证鼻烟不受潮,还能看到所盛鼻烟的份量、成色,因此很受欢迎。料器鼻烟壶虽质为玻璃,却能模仿出各种珍贵材质,比如金星料、花料、雄黄料及各种仿宝石料等,有时甚至比真宝石还略胜一筹。

陶瓷鼻烟壶即瓷胎鼻烟壶,种类包括青花、斗彩、粉彩、釉里红等应有尽有。一般的陶瓷鼻烟壶都是由景德镇烧制而成,而珐琅彩瓷比较特殊,是在景德镇制胎完成后,再运往京城由宫廷画师彩画烧成。

清康熙年间流行的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工艺,源自于法国里摩日的珐琅器皿,康熙通过法国传教士聘请了法国珐琅匠师来清宫造办处传授这门技艺,于是便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画珐琅鼻烟壶。

玉器鼻烟壶的制作工艺极其精妙。玉的温润细腻,洁白无瑕和坚韧的质感本身就代表了中国人的品格美。匠师们因材施艺,随形雕琢而成的瓜果鱼虫等各类鼻烟壶生动可爱,蕴含着奇特的匠心,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石质类鼻烟壶中,数端石壶最为珍贵。早在唐代时期肇庆端砚便已名闻天下。肇庆、斧柯山的宋坑、梅花坑、水坑等唐宋时代的老坑所产的石头质地滋润坚实,纹理美观大方,也是鼻烟壶的制作良材。

大漆鼻烟壶有平雕、雕漆、彩漆以及嵌镶等工艺种类,其色朱红艳丽十分华美。葫芦鼻烟壶虽然外表朴素但造型独特,拙趣横生。竹雕、木雕、根雕鼻烟壶类鼻烟壶制作多顺其天然,随形施艺,风格朴实却不乏自然生动。

【一壶尽显千姿态】

鼻烟壶壶型之繁多,寓意之广泛,令人大开眼界

童子抱瓶绿松石鼻烟壶,上海博物馆藏

鼻烟壶体积虽小,但造型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扁圆形,还有圆形、筒形、四方形、多棱形,以及具有吉祥寓意的葫芦、灯笼、南瓜、玉兰花、蝉、象、龟、狮、鱼、鸡、灵芝、茄子、钟、蜡烛、荷花、人物等形状。其壶型之繁多,寓意之广泛,真可谓千姿百态、新奇巧绝。

这些鼻烟壶的造型从总体上可划分为瓶式壶、肖形壶和联体壶三大类。瓶式壶造型是模仿瓷器、瓷壶、瓷罐而来,类似微缩的瓷器,这与清代瓷器的繁荣密切相关。肖形壶是模仿自然界中动植物、饰物器皿等造型而成。如自然界中天上飞的龙鸟、地上跑的野兽、水中游的鱼、地里长的瓜果蔬菜、人们日用的荷包、器物等,均被模仿制造成鼻烟壶。联体壶有双联壶、三联壶、四联壶等造型,可以盛装不同味道的鼻烟,方便嗅服。

鼻烟壶的造型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比如,康熙朝时期,在为数不多的鼻烟壶造型中,有一种小口细颈、直筒腹壁、平底有旋的爆竹筒式造型比较常见。雍正时期增加了四方、小方口长圆腹、扁圆、长颈垂腹等很多新式造型。其中一种酷似石榴或灯笼形状的鼻烟壶最受欢迎,小口大肚,人称“乐罐”。这种造型能够避免鼻烟与空气过多的接触,从而保证鼻烟的新鲜。乾隆时期的鼻烟壶造型最为新颖多样。传统的仿瓷器鼻烟壶发展出圆、扁、单一与双联数种新颖款式,还出现了瓜果蔬菜、花鸟鱼虫等各种样式。甚至人物造型的鼻烟壶也开始盛行起来,清装官员、贵妇造型的鼻烟壶十分生动,仿佛当时的情景再现。嘉庆时期的鼻烟壶新增了三联通身葫芦式、海棠式与荸荠扁式的新颖造型。道光时期的鼻烟壶,富有新意并大量出现的是直口圆鼓腹型、圆底圆扁茄式的丰满圆浑壶型,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鼻烟壶以橄榄、秋叶、绍兴酒坛、火锅等造型最为新奇。

古人还十分在意鼻烟壶的纹饰之美,几乎每一件留传到今天的鼻烟壶纹饰都具有美好的吉祥寓意。传统的瓷鼻烟壶常见松下八仙纹、穿海龙纹、五爪龙蝙蝠纹、三友纹、狮子滚绣球纹、桃花纹、佛手纹、蝈蝈纹、树下梅花鹿纹、喜鹊报春纹、马上平安纹、榴开百子纹、鱼跃龙门纹等吉祥纹饰。玉石鼻烟壶则常见螭龙灵芝纹、海水云纹、荷叶葫芦纹、珍禽兽纹、松下问童子纹、蝙蝠落日纹、鹰回首望日纹、寿字纹、梅花纹、琼楼玉宇纹等吉祥纹饰。料器鼻烟壶常有荷花青蛙纹、牛羊纹、螭龙纹、缠枝葫芦纹、云纹、荷花翠鸟纹、三阳开泰纹、携琴出游纹等吉祥纹饰。铜胎珐琅鼻烟壶常见的吉祥纹饰有云龙纹、婴戏纹、教子图等。古人不满足于纹饰对吉祥的寄予,甚至直接在壶面写福、禄、寿、喜、如意等吉语文字。

【腹内生花纳乾坤】

有“鬼斧神工”之美誉的内画,为鼻烟壶行业注入生机

朱漆辣椒式鼻烟壶

在鼻烟壶的诸多类别之中,当属内画鼻烟壶最为特殊。虽然它出现的时间最晚,但对于整个鼻烟壶演变历程来说,内画鼻烟壶掀起了一场不折不扣的变革,不但标志鼻烟壶一种全新类别的诞生,更为重要的是,见证了鼻烟壶由古代宫廷艺术向商业艺术、由实用性工艺品向审美艺术品转变的过程。内画鼻烟壶自出现起便技惊四座,且逐渐力压群芳,一跃成为鼻烟壶的大宗。直至今日,它依然在鼻烟壶界一枝独秀、笑傲江湖,被誉为“中华一绝”。

所谓“内画”,指的是用特制的细弯勾笔,在水晶、玻璃、玛瑙等透明材质的鼻烟壶内壁进行作画。因在狭小的内壁进行反方向书画,大大限制了操作水平的发挥,这就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技艺水准,不但有扎实的外画基础,还要经过严格的内画训练,否则差之分毫,失之千里。一支细如针尖的勾笔在方寸之间,便能画出万里山河和各种飞禽走兽、人物花卉等,因而内画有“鬼斧神工”之美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内画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在嘉庆年间,一位叫甘烜文的擅长绘画的地方小官吏进京办事,因所办之事被一再拖延,以致钱粮耗尽,只能被迫栖身于破庙之中。这个小官吏与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喜欢嗅服鼻烟,而鼻烟也逐渐用完了,穷困潦倒的他便用烟签掏挖残留在玻璃壶壁上的少许鼻烟,他发现内壁上形成了许多划痕,就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题诗作画,于是就产生了内画。另一说是在道光年间,北京有位名为胡金录的书画者十分喜好嗅服鼻烟,因生活窘迫买不起鼻烟,就用筷子挠鼻烟壶内壁上的烟垢过瘾。有一次偶然发现烟壶壁的划痕挺好看,于是把竹筷削尖,在烟壶内壁画上花卉,内画鼻烟壶便诞生了。还有一个说法认为内画鼻烟壶源自欧洲玻璃画,因为玻璃画就是在背面反向绘画的,而且据1950年美国出版的《中国18世纪出口艺术品》一书记载:当时欧洲的背画技法已影响到了清代宫廷及广东沿海一带。所以,据此推测内画鼻烟壶是受玻璃画反向绘画技术而产生的。

目前发现最早的内画鼻烟壶,正是1816年由甘烜文绘制而成的。此后,内画鼻烟壶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至光绪年间已逐步完善为一种高雅的宫廷艺术品,不但产生了叶仲三、马少宣、丁二仲、周乐元“四大名家”,还延伸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为逐渐式微的鼻烟壶行业注入生机。

且看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只清光绪玻璃内绘行旅图鼻烟壶,全高6厘米、宽4.4厘米。此器描绘乡野景致,人物、建筑的精细绘制,山石甚至作出渲染的效果,一面近颈处有工匠署名,“写于冬月,周乐元作”,应属十九世纪末地方上贡之物。

内画鼻烟壶光滑的玻璃内壁经过铁砂和金刚砂的打磨,变为细腻的乳白色,十分易于着色,效果如宣纸般。所以内画鼻烟壶能够创作出比较精细的书画作品,发展成为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精品。对此,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赞叹道:“所书之字,均有体派。所画之画,亦有其宗。其制之精妙,由外面书画,亦为珍奇,今乃从反面为之,竟如此善美,诚所谓鬼斧神工也。”

穿越内画鼻烟壶的历史时空,我们发现,内画鼻烟壶作为装鼻烟的小小瓶子,曾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鼻烟壶文化。随着鼻烟在中国历史舞台的退出,鼻烟壶流传至今已经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了,而成为一种工艺品被欣赏、收藏。内画鼻烟壶作为唯一一类还保持生产的鼻烟壶,载着这段深厚的传统文化,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因为一尊透明小烟壶汇集了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于一身,而闻名天下;几根钩笔,十指间变换出诉不尽的中华风韵——鼻烟壶艺术的魅力,有待人们细细回味。

作者:任丽娜(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