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中医两字特别用了引号,大家千万别误会。目的是想大家澄清一下,在我国中医诊疗中,哪怕是中医院,都有不同类型。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1、诊疗全部是中医,没有西医 2、诊疗多是中医,也有部分西医内容 3、诊疗中西医并重 4、诊疗以西医为主,中医补充 5、诊疗基本是西医,中医仅少许涉及 根据国家医保局之前发布的DRG或DIP技术规范中,分组按以下两个文件:
而我国传统中医的诊疗名称有相当一部分不在目录中: 柳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7月起实行DRG医保付费,2018年开始尝试“中医疗效价值付费”新模式。据院方分享的案例:桡骨远端骨折。
2020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率先实施按中医疗效价值付费,发布《攀枝花市按中医疗效价值DRG付费实施办法(试行)》。该实施办法首批将外痔病、肛肠病(混合痔病)、骨折病、异位妊娠病属未破损期等9个传统中医药治疗的病种按照疗效对应DRG病组等值付费,支持发挥中医药治疗部分疾病的独特优势,稳步推进以DRG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入。 2021年12月,国家医保局等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DRG付费,对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 南京市于今年1月5日推出医保关于DRG/DIP付费的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也对部分中医优势病种试行了中医分组,明确:列入中医DIP的病组,其基准点数低于相应西医病组的,按西医病组调整。 1月12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医保局副局长李锦汤明确,将组织专家分批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开展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之前,2021年9月,9月30日,广东省医保局印发《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医保支付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对于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省医保部门统一组织专家分批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对中医优势门诊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对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分值库。对中西医并重的门诊和住院病种,实行中医与对应的西医病种同病同治同价。对以西医治疗为主的门诊和住院病种,增加特色中医治疗服务的,可适当提高该病种的门诊费用或住院分值。对诊断明确、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中医日间治疗实施按病种付费。 二是开展中医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探索实行总额付费,推动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 三是支持互联网中医医院建设,鼓励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开展“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 计划了很多,最后对于中医院、或者中医偏重的科室绩效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于1月1日起施行。其中根据《国家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列出6项指标: 其中尤其是中治率特别重要,原因有: 1、中治率权重75%,其他各项都是5% 2、只有中治率达标,才能得到中医政策系数,否则就是0 中治率 = 中医药治疗收入 / 住院医疗收入 * 100% 其中中医药治疗收入 = 中药饮片收入 + 住院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 + 中成药收入 中医政策激励系数派什么用处呢?这个得先从杭州市DRG实施政策说起。差异系数是测算基金分配的重要参数,能够衡量同一病组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平均费用相对高低程度。以下是杭州市的病组差异系数公式: 医院病组差异系数 = 60%医院等级系数 + 30%医院成本系数 + 2%CMI值 + 6%个人负担水平标化值 + 2%人头人次比 那么对于中医医院来说,杭州市在原有公式基础上增加了中医政策系数 中医医院病组差异系数 = 60%医院等级系数 + 30%医院成本系数 + 2%CMI值 + 6%个人负担水平标化值 + 2%人头人次比 + 中医政策系数 2020年获得中医政策激励点数共有42家,增加点数128万点,增加金额约1.8亿元。不仅如此,其他DRG相关指标也有改善:
简单地说就是中医院通过DRG政策,不仅控制了整体费用,还比西医医院获得了额外的资金支持,算是对中医的政策倾斜吧。 综上所述,全国不同省市都在探索中医的价值诊疗模式,为今后医保支付改革在中医领域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保支付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