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懒苏 口述:赵延禄 口述人赵延禄 参加民兵 学习埋雷我,今年95岁,胶东人,是一名老兵。 1944年,我刚满16岁,报名参加区里组织的民兵队伍,跟着地雷大王赵守福学习埋地雷,炸日本鬼子。 抗战老电影《地雷战》的男主角叫赵虎,赵守福便是赵虎的原型之一。 学习了个把月,正赶上区里下发一批新的铁雷和雷管,替代以前用的石雷。石雷威力小,受天气影响大,碰上阴雨天,火药返潮经常踩不响。 我是地雷组成员,按理说也应当有份。可负责人嫌我年龄小,没实战经验,不予分发。我不服气,找他理论。 我说:年龄小是事实,可是不摸雷,俺永远也没有实战经验,拉我们干革命不能糊弄自己人啊! 结果还不错,最后分得一个铁雷,有十多斤重。 赵守福 分得铁雷 自信满满有了铁雷这个宝贝之后,我的心气高了,觉得自己能成事了。整天念叨着要去找小鬼子试试威力,心态也跟着飘了。 当时我认为打鬼子虽然不轻松,但也不是什么难事。弦一挂、绳一拉,鬼子就报销了。实际上敌后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日本鬼子不是傻瓜,残忍且狡猾。 赵守福战斗经验很丰富,他提醒我:“埋地雷是个技术活,我不会讲,只会比划,做个样子给你看。你看得再多、学得再熟,真打起仗来不一定能用得上。跟小鬼子斗,除了有胆量,一定要多个心眼。” 老话讲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只记住胆子要大,却把“比小鬼子多个心眼”当成了耳旁风,抛在脑后。以至于在随后的一次单独行动中,我因为莽撞轻敌,也可以说是斗争经验不足,不幸落入鬼子手中。 幸得鬼子翻译官暗中相助,才捡回一条命…… 埋地雷 初上战场 满怀希望此时的胶东入秋有段时间了,花生已经刨完,还剩点地瓜,零星地铺散在地里,日本鬼子就在这个时候出动了。 这拨鬼子是一大早从行村据点(现海阳市行村镇)出发的。骑着大洋马,后面还跟着顽匪秦毓堂部的伪军。由南向北,沿途扫荡,主要抢粮食和牲口。 那个时候村村搞联防,鬼子出动的消息很快传遍各村各户。老百姓赶紧疏散,跑鬼子。东西能带走就带走;带不走的藏起来;既带不走、又藏不住的,只能毁掉,坚决不留给小鬼子。老百姓难呐! 我和小伙伴赵玉达把铁雷埋在进村的小路口,下个老鼠夹子、扯根绳、挂个钉,做了个踏雷。还在上面压了三颗土手榴弹,一堆碎石头,准备干票大的。完事我俩跑到附近一个小山头上,坐等小鬼子上钩。 赵玉达拍着巴掌,得意地对我说:“延禄,你等着看吧,铁西瓜开花,送小鬼子回东洋老家!” 爷爷讲故事 出师不利 中了埋伏小鬼子来到村口已经日上三竿了,我的心悬在嗓子眼,就等着听响了。 没想到鬼子的马队过去了,地雷没踩响,哑巴了。沮丧、懊恼加不解,一起涌上心头。不容多想,赵玉达拉着我躲出去了。 鬼子发现地雷,说明村里有武装,便就地设了埋伏,随后还放了一把火。 这把火其实是小鬼子下的圈套,我也是后来才知晓的。为什么说是圈套呢? 因为鬼子每到一个村子扫荡完毕,临走的时候都会放火烧几间民宅。外逃的老百姓只要看到村子里起火冒烟,就知道小鬼子走了。时间久了,逐渐摸索出这么一个规律来。 我也是看到村子里冒了烟,以为小鬼子走了,遂决定回去看看。我要搞明白那颗铁雷为什么不响。是我埋雷技术不过关,还是地雷本身的问题。 鬼子马队 陷入虎口 遭受毒打哪成想,刚回到村口就落入虎口,明晃晃的刺刀架在我脖子上。 当时我脑子第一反应:完了,交代了! 小鬼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鬼子先搜身再问话,从我怀里搜出一顶破八路帽子。帽檐断了一截,还烧了好几个破洞,洗的灰白,但能看出样子来。 这顶帽子是村团委书记赵本奎送给我的,我把它当成了宝贝,整天带在身上。赵本奎后来也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 鬼子官拿着帽子问我:“你是土八路的干活?” 我当时不知道“干活”是什么意思,但“土八路”这三个字我还是明白的。 我不鸟他,也不放声。 他又问了一遍,我还是不鸟他。 这下把他惹恼了,用三八大盖砸了我几下。真疼啊,喘气也疼!那滋味真不好受。 爷爷讲故事 危急时刻 有人相助鬼子带的翻译官,看面相三十来岁,很白净,听口音不是本地的。 他向前问我:“你是八路?有多少人?” 我回答:“我不是八路,也不认识八路,我是来走亲戚的。” 我这种态度把鬼子官彻底激怒了,他很不耐烦地把我拎过去,准备亲自动手。他动手,那是要开膛破肚砍脑袋的。 鬼子官特别喜欢在下级士兵面前杀人,为的是震慑立威,我见识过。 鬼子这是要动真格的,说实话我害怕了。想说话嘴却不听使唤,打颤。腿也发软,头皮也发麻,吓破胆了。 这时,翻译官在我脖子后面狠狠地打了两巴掌,厉声呵斥道:“帽子不是你的,难道还是捡的?在哪捡的?不想死就带路!” 这一巴掌把我打醒了,我哭唧唧地说:“我真不是八路,帽子是在外村捡的。”然后就乱指一通。 翻译官和鬼子官嘀咕了几句,押着我往村北走,去找八路,找粮食。 打定主意 准备逃跑来到一个岔路口,翻译官问我:“走大路不安全,有地雷。有没有近些的小路?” 我也没多想,领着小鬼子就往大顶上走。大顶是我村最高的一座山,爬到山顶可以看到大海,我对那很熟悉。 上山的路越走越窄,两面都是斜坡,鬼子的马队行进很慢,伪军的埋怨声渐渐多了起来。我漫无目的,走到哪算哪,能多活一会是一会。 这个时候,翻译官过来踢了我一脚,瞪着我说:“你给我听好了,我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没出附近村子的大圈。皇军要的是粮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你身上。想活命,你自己掂量着办。” 我就琢磨翻译官这个话,他好像是在提醒我什么。 还能怎么办?逃命吧! 不逃,小命就交代在这了;逃,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怎么逃?往哪逃?这是个问题。 大顶北坡长有很多扁松,坡底有一条深沟,穿过深沟就是一片桲椤岚。秋天桲椤叶虽黄却不落,簇簇拥拥。我要是能滚下北坡,再穿过深沟,钻到桲椤岚里,小鬼子想捉到我就难了。 主意已定,准备行动。 桲椤 生死一线 逃离成功距离山顶还有段距离,太阳卡在半山腰,迎着走有点刺眼。估计鬼子认为我是个半大孩子,也放松了警惕。我瞅个机会就跳下北坡,连滚带爬,往坡底冲。 枪声“哗”地升起来了。 子弹在我耳边过,噗呲噗呲地,像撕碎布一样;山坡上的松树枝子,被子弹打得飘飘摇摇。直到我冲到坡底,也没敢回头望一眼。万幸没打着我,鬼子也没跟上来。 等我跳进深沟,看到附近村子的妇女、孩子、老人都躲在里面。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后怕,如果鬼子跟上来,这些人可就遭殃了,我的罪过也就大了。 逃出来之后,我不敢回村,躲在邻村一个老乡家里,昏睡了两天。听老人讲,我是受惊吓过度,把魂给跑掉了。 不管咋样,总算捡回一条命。 至于那位翻译官,我不确定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身份,但他确确实实帮了我。没有他的提醒掩护,我也逃不出来。 大顶 建国后,我行了大运,在去抗美援朝的路上被调到北京,给开国领袖毛主席当了警卫员。 有一次跟随毛主席外出视察,路过天津。听到当地人对话,觉得这个口音特别耳熟,以前在哪儿听到过。 猛然间想起那位翻译官,这才明白:噢,原来他是个天津人! 革命军人家属证 总结我经历过真实的抗日战争,绝不是现在电视剧演的那般轻松,以至于神化、搞笑,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惨烈。因为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差距太大,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我们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是无数先烈经过流血牺牲用生命换来的! 所以我始终秉承一个观点: 在抗日战争中,不管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只要敢拿起武器和小鬼子斗,都是好样的! (完) 【原创首发 点赞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