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黑格尔的反思和反思规定》一文的补充和修改

 思明居士 2022-04-02
本文是对《黑格尔的反思和反思规定》一文的补充和修订。重看此文时笔者发现有很多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兹做补充修改,内容为第二章 反思规定。
1.反思全部修改为反映。根据最近发行的先刚译本做出该修改,希望能够消除“我在后面思考”或者“某人面对某物却想到自己”这种主观意见之感。在先刚译本外在反思一节的注释中也写了脚注来说明这个意思。黑格尔的反思是本质通过否定物而映现,因而可以说是否定物反映本质;即在这里反思(如果硬要说思考)的,是绝对精神、努斯。
2.笔者在此没有指出前文哪里有问题哪里可以保留,提前申明:修改的主要是差异和对立一节。

一、同一

三种反思达到的结果是,否定物作为被扬弃的建立起来之有是本质自身的规定,因而本质和它的反映运动同一;但既然“这个运动规定本质的直接性为否定性,否定的直接性为否定性(p14)”,同一总之是区别之扬弃的结果,因而自身有区别。
 

二、区别

1绝对的区别
与其说这里有规定,不如说完全没有规定,因而是抽象的、绝对的区别,是自身内的区别。这样,同一和区别就是同一(直接性)的环节;同样,区别是同一的区别,是自己的区别,所以同一和区别也可以说是区别(否定性)的环节,是自身内部的否定运动,这样同一和区别就没有区别;但是自在地两者有区别,区别这个规定就只能是外在地建立起来的,现在叫差异。
 
2差异
同一和区别是同一的环节。即是说,同一和区别是同一的,或者说,同一是区别扬弃自身的绝对反映。它们都是自身关系、自身反映的整体。这样,同一和区别自在地就没有区别,或者说没有办法建立起来区别。但是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区别只能从外面来建立,所以是外在的区别,就是差异。(也就是说,它们的自身同一性是否定物持存的基础,就像有在实有中那样。自身同一=自在的反映,因此不是反映的同一而是直接的同一。)
这样就有了两个环节,或者说双重的存在:一方面是自身反映本身,它是自在的反映,是抽象的自身同一性,与区别漠不相关,就是一般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是作为否定那样的规定性或说建立起来之有,但仅仅是外在的反映。这个区别作为外在的,它的环节现在就成了等同(同一)和不等同(区别)。差异物和区别有了关系,这个关系通过比较即一种落在第三者而不是被比较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
外在的区别(作为否定的规定性,也就是一个建立起来之有)不仅和自在反映没有关系,彼此之间也没有关系,好像只说出等同或之说出不等同也是成立的。但是这样的分离就是它们直接的扬弃:每一方彼此漠不相关,都是自身等同的。换句话说,两者都是等同,所以它们是一个反映关系中,在否定的统一——否定了不等同后的自身等同,就是反映本身。所以两者作为否定的统一,就是一个自在地有的反思,是之前所谓的那个和区别漠不相关的差异性/差异物自身;换句话说,这个差异物不如说是自身等同的否定的反映自身的建立,同样地,外在的区别就是差异物自身否定的建立。
那么,自身等同就直接转向了和自己无关的自在反映中,转向了一个自身的他者中,这样等同和不等同就是自身不等同(自身否定)。一句话说到底,等同和不等同好像是外在的区别,其实是差异物自身的不曾规定的区别本身,是自身区别。所以差异物或自在地有的反思就是建立起来之有,是两个环节的同一个关联。这样,区别就是自身中的建立起来的区别,就是对立。
(p45“但正是这个反思,它在一个活动里,区别出等同和不等同两个方面,从而在一个活动中包含着两者,使一个方面在另一个方面里映现并反思。”这个活动就是自在的反思自己,说白了,它能够用两方面来评价就是因为这是它自己的反思规定。)
 
3对立
区别于差异,对立作为建立起来之有是在同一个同一性中的差异。这种自身反映的等同和不等同就是肯定和否定。两者绝对有关系(对立),但却是作为对立物而有关系,因为两者都是自身反映的整体,在自身内排斥它的对立面。
1两者都是扬弃对立面的自身反思,因而是对对方的否定,是没有区别的;
2区别因而是外在的区别,是对自身反映漠不相关的区别;
3但是两方又是自身规定的反映。具体而言,肯定物是扬弃建立起来之有的自身反映的同一,是对立的无规定性的环节,因为是对对立面的排斥,进而是否定物的建立。否定物便是被扬弃的建立起来之有这样的否定物,是自在地要被扬弃的东西,因而又是自身排斥,是肯定物的建立。
这样对立的两方都是相互排斥、漠不相关(自在地是同一的)的独立物。
 

三、矛盾

这一节复读了建立的反映或映象一节的否定性和直接性辩证法。
肯定物就是直接性,但确实否定的自身关联,因而直接是否定物的排斥和自身扬弃,肯定物在这样的运动中仅仅是个建立起来之有,和被排斥的否定物一样;(本质的直接性为否定性,见同一。)
否定物是在排斥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是作为否定物或作为被扬弃的建立起来之有而有的。但它的扬弃不如说就是自身同一性的建立,是对肯定物的反思,或说是排斥肯定物。(本质的否定性为直接性)
但黑格尔很清醒,本质的建立依靠的是否定的反映运动,因而,假设当前现在的只有一个肯定物——如何去找它的否定物呢?换个说法,加入现在有水果这个品类,什么是它的表现呢?所以肯定物仅仅是自在的矛盾;相反,否定物才是建立起来的矛盾,也就是说,否定物总是已经作为被扬弃的建立起来之有出现,反映到自身同一的本质,而就是这个本质的自身排斥才有了否定物的建立。按照前面的例子,当前现在的只有苹果、梨、香蕉,它们作为有限物反映本质就能够得到水果品类。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种颠倒是价值表现的特征,它使可感觉的具体的东西只充当抽象的一般的东西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相反地使抽象的一般的东西充当具体的东西的属性。这种颠倒同时使价值表现难于理解。如果我说罗马法和德意志法都是法,这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我说法这种抽象物实现在罗马法和德意志法这种具体的法中,那么,这种联系就神秘起来了。”

换句话说,法作为自身反映的肯定东西,因为内在矛盾排斥自身建立具体的法。——这种描述是“神秘的”,因为这个过程并非现实的,仅仅是自在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具体的法看作是抽象法的建立,但并不是上帝创造世界一样的建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对否定物这个被扬弃的建立起来之有的反映才能够做到。也就是先有具体的法,接着这些法反映出(而非抽象出、找共同点得到)一个抽象法,但是这个抽象法是自身同一性本身,是持存,具体的法仅仅是它的表现。

所以黑格尔并没有搞什么神秘主义,尽管他跟随着波墨的传统;在这里他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站在一起。尽管他并未点明这一点(尽管这一点已经在他的体系中):这个反映过程不是人脑的反映(不是在不同物之间找相同,不是知性抽象),而是现实运动本身的反映,正如在交换抽象中,使用价值、物成为了价值这个抽象物的表现一样。——黑格尔没有还原到这一点,但他确实把握了这个运动。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声称什么肯定物是有论的矛盾和否定物是本质论的矛盾,太矫情了,与这里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肯定物和否定物都是在消灭中,过渡为自己的对立面,是独立性的扬弃从而回到统一,因而这个统一作为矛盾的结果就是虚无,零。但排斥的反思也是建立的反思,否定物是回归自身的建立起来之有;肯定物建立自己的否定物的自身同一。——正如建立起来之有,尽管是自身同一的扬弃,但同时也是自身联系的回归;尽管是否定物的扬弃,但也是否定物的建立(排斥)。所以肯定和否定在矛盾中就是矛盾的消灭,是向最最开始的本质的回归,是绝对的反映运动。但现在这样的本质被称为根据。

【所以用黑格尔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从一个有限和偶然的东西(否定物)到一个绝对必然的本质的真的推论,并不在于要把有限的东西和偶然的东西当作一个奠立根据的始终在奠立根据那样的有,从之出发来推论,而在于把它当作直接包含于偶然的东西,当作一个正在崩溃的、本身自在矛盾的有,从之出发到绝对必然的有那样来推论,或者说,要证明的毕竟是:偶然的有自在地回到它的根据,它在根据中扬弃自己。……就前一意义说,推论的命题是这样的:有限物之就是绝对物之;就后一意义说,即是:有限物之非有就是绝对物之。”

当我说,因为这里有苹果、梨、香蕉所以有水果,就会出现这个“水果”是和苹果一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还是仅仅是个名称的经院哲学问题。相似地,有世界所以有创造世界的根据即上帝也是同样,上帝是否(像100塔勒一样)存在就成了问题。相反,矛盾到根据是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即对有限物的扬弃才是无限物的建立:苹果、梨、香蕉都不是水果,所以才反映了水果;或者说它们自在地包容了矛盾:苹果应当作为水果表现出特性,但这个表现失败了,所以反映到水果。正如使用价值(例如可以穿)应当表现出价值,但这是个不完全的、简单的或抽象的表现,这个失败的表现反映价值。所以价值形式要过渡为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就是过渡的根据。

但还是要重复前文的补充:黑格尔的缺陷并非是过于神秘,好像有某种精神实体在外面设定了一切;相反本质是绝对反映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就此而言,或许是因为笔者能力有限,并没有看出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相反”;马克思的伟大并不在于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过来,而是为其补充了反映运动的根据,即现实或实践本身的矛盾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