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晚景之美

 临朐山民 2022-04-02

作者|高树军

       人生走向晚年,天命使然,非人力所能抗拒。青春永驻、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不过是令人向往的人生童话。

       对于一个活生生的平凡人而言,无论年轻时曾经多么风光,攀登上多高的人生巅峰,绚烂过后,归于平淡。杨绛先生在晚年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年龄越来越长,返璞归真,该是“断舍离”的时候了。

       人生质量最终取决于个人晚景的生存状态。当你只需要一间房、一张床、一只饭碗的时候,地位、名利、财富都是身外之物。诸如身心健康、安宁无忧、绕膝之乐等,虽人人向往,却非人人可得。病痛、失能、无助、死亡等会陆续找上门来,每一位老者都无法逃避现实。

       人生最好的晚景可能是安度有尊严的生活。《论语·为政篇》有两段师生对话,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其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当代生活水平与春秋末期相比,天壤之别,尊老敬老与否,“色难”二字见分晓。3月18日,法国演员安东尼·德龙(Anthony Delon)在接受RTL电视台采访时透露:他的父亲、著名演员阿兰·德龙(86岁)已决定按照自己的意愿、采用安乐死的方式结束生命。这是少数外国老人保持尊严的一种选择。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套用这句话,早晨还能自主用餐,傍晚即一梦归西。若以此收官,堪称完美!

       人们对于“生死”问题颇多忌讳,明知退无可退,也会避而不谈。绝大多数人对于“去世”不抱乐观态度,或许胆怯于临终前的病痛折磨,或许恐惧于人生去向及未知世界的迷茫,人们对于空洞、黑暗、未知领域有天然的抗拒意识。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存在与时间》)战国中期有一位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姓庄名周(约前369—前286),史称庄子。大家熟知的“庄周梦蝶”就是此人。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周之妻死了,惠施前往吊唁,只见庄周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瓦缶一边唱歌。)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去世即是往生。毕竟能够勘破生死关的人罕见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上述所讲虽无虚言,但似有消极之嫌,人生晚景确有美好光鲜的一面。美式脱口秀笑星崔宝印先生在《崔哥天天侃(3.25)》节目总结道:“人生最美的时候是什么?是夕阳。这时候阅尽人间浮华,看遍人间风雨,曾经无数沧海;这时候内心的淡定、平和、智慧、从容,还有自信,全部凝结在夕阳的晚霞里。这是人生真正的美,也是生命最辉煌的价值。Sunset,夕阳红,夕阳美,永远的在远方,在向每一个人张开双臂。”

       人生如梦,梦酣时亦真亦幻,梦醒时过眼云烟。哪一个人不是赤裸裸而来、孤单单而去?纵然奋斗一生,修成正果者几人?我常常奢望:当历尽艰辛攀上山巅,面对夕阳,盘膝而坐,俯视走过的路,坎坷曲折又算得了什么?山登绝顶我为峰,一览众山小。人生不易,生命不息,修行不止。

       最后,借用崔宝印先生的一段话(《崔哥天天侃(3.25)》)作为结束语:“人生第一要素是健康,第二要素是平安,第三要素是快乐,第四要素是幸福,接下来才是衣食住行、亲情、友情、爱情、金钱、地位、名誉……你要往坏处看,永远能找到;你要往好处想,永远会快乐……还是这句话,纵然人间多磨难,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要是,也就是一会儿,一会儿就没事儿!”

                                                                      2022年4月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