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太雷的广州起义总指挥,叶挺、叶剑英、徐向前都是他下属

 兰州家长 2022-04-03

尝个人离别之苦 换人民解放之福——张太雷

1927年12月12日,张太雷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伏击,中弹身亡,年仅29岁。张太雷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兵武装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并称为“三大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省东江地区,准备再行北伐。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太雷,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10月初,南昌起义军在潮安(今潮州)、汕头地区遭受严重损失。

11月26日,张太雷从香港返回广州,秘密召开会议,具体研究了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乘国民党在广州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武装起义。起义的工人赤卫队编成7个联队(徐向前为六联队队长)和2个敢死队。第4军教导团系由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分校改编,叶剑英曾兼任团长。该团共1000余人,装备较好,战斗力也较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

1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在张太雷主持下,成立了以张太雷为委员长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以及起义军总指挥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起义前夕,由于叛徒泄密,广州实行全城戒严,国民党准备抓捕第4军教导团核心成员,并调动远离广州的主力部队回防。在此紧急关头,1927年12月10日深夜,张太雷在财政厅前党的地下联络站召开教导团、警卫团骨干会议,部署立即发动起义。11日凌晨2时许,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等人来教导团驻地,主持起义誓师会议。

文章图片1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3时许,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下,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共5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东路,教导团主力在叶挺直接指挥下,迅速将驻在沙河的1个步兵团打垮,俘敌600余人,缴获部分武器,继之消灭了驻燕塘的炮兵团,然后回师市区,协同工人赤卫队攻占了公安局。中路,教导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攻占了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及其以北的制高点观音山(今越秀山)等地。南路,警卫团第3营及工人赤卫队一部向第4军军部、第4军军械库等地攻击,遇到顽强抵抗,未能攻克。与此同时,广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农民也举行起义,一部分进入市区配合起义军的行动。

起义军民经过4个多小时的战斗,除第4军军部、军械库和第4军第12师后方办事处之外,珠江以北市区的国民党军、保安队和警察武装均被消灭,缴获各种炮20余门,各种枪1000余支。当日清晨,张太雷身穿戎装,系着红领带,在刚攻克的国民党广东省立公安局主持广州苏维埃政府工农兵执行委员会第一次联席会议。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由此诞生,它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12日,回防广州的张发奎所部3个多师和驻守广州珠江南岸李福林的第5军一部,从东西南三面向起义军反扑。一夜未眠的张太雷和叶挺等指挥起义军顽强抵抗,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在得知敌军从观音山向总指挥部扑来的消息后,张太雷立刻和共产国际代表德国人纽曼以及警卫等乘车赶赴大北门指挥战斗。

当汽车行驶至惠爱西路时,前方突然出现一群穿便衣拿枪的人。缺乏经验的警卫以为是赤卫队员,没有防备。谁知这批人其实是工贼组成的称为“体育队”的反动武装,他们看到车,一声呼啸,散到路边举枪射击。“保护共产国际代表!”张太雷一边喊着,一边和警卫开枪还击。怎奈敌众我寡,最终张太雷不幸身中三弹,倒在血泊中。叶剑英亲自率领警卫团冒着枪林弹雨抢回张太雷的遗体。很快,敌军以十几倍兵力围攻广州,并在12月13日重新占领广州城区,5700多位起义军壮烈牺牲。

文章图片2

1921年在苏联的张太雷

张太雷,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首任书记。五四运动期间,张太雷是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并与同在天津南开大学的周恩来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也是党内最早的国际活动家。1921年初他被派赴苏俄,担任国际远东局中国科书记,成为第一个在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共产党少数见过列宁的人,具有杰出的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真正的国际主义者”。

文章图片3

张太雷在共产国际大会

张太雷又是革命危急关头党的核心领导人。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武昌召开。张太雷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会上他与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李立三、任弼时等一起,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支持毛泽东关于进行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武装的正确主张。在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离职的紧要关头,张太雷又与周恩来等五人组成的中央常务委员会领导全党。

文章图片4

张太雷与妻子陆静华

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着张太雷第一次赴苏俄前夕写给母亲的信。在家书中,张太雷向妻子陆静华和母亲表达了自己放弃做官发财之路而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决定。同时,他还嘱咐妻子要自立自强,教育子女。在这封家书中体现了他对理想的追寻、对官员腐败的痛斥以及良好家风的建设。张太雷在信中提到要“谋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正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在张太雷的影响下,女儿张西蕾、儿子张一阳均走上了革命道路。

文章图片5

张太雷的子女

1938年,怀揣父亲家书的张西蕾在上海找到党组织,并在党组织安排下加入皖南新四军,分配在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学习。在党的教育下,张西蕾的革命觉悟提高很快,当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1939年2月,周恩来达到新四军军部,接见了张西蕾,并指示陈毅安排党组织派人去常州老家接张太雷其他家人前往军部,再前往延安。随后不久,陈毅派警卫刘思猛到常州,但陆静华以老母卧病在床不便行动为由谢绝了组织的好意。惟张太雷的儿子张一阳坚决要去参加新四军,到达皖南后,张一阳放弃留在军部机关工作的特殊照顾,要求到基层锻炼,最后分配到三支队教导连任政治干事。

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张一阳在突围中被俘,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恶劣的条件中感染回归热病毒,高烧不退,水米不进。敌人在得知张一阳的身世后,以特效药做诱饵引诱他写悔过书,他被拒绝后在狱中不幸离世,时年18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

真正是一脉忠魂,两代英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